分享

赢了香港区议会之后⋯⋯

香港区议会对不少大马人而言,无疑是个比较疏离的概念,毕竟自1965年以来,地方议会选举就一直消失于大马的选举制版图。

今时今日,大马人对州议员会有“指马路笃水沟拍照”的刻板印象,就是因为地方议会非民选,导致原本属于地方议员的民生工作变成了州议员“接地气”的指标与民望比拼。这较为粗略的类比,或许能帮助大家了解香港区议会议员的工作范畴。

在香港街道旁的铁栏,不时会挂上某某议员“成功争取XX”的横额,正是“指马路笃水沟“的变奏。香港公共交通发达,为社区的新屋苑争取小巴路线(或增加班次),是区议会议员的典型政绩。同时,区议会面对政府施政,仅能用民意代表去咨询和施压,无法否决社区发展以外的政府决策。

相信不少大马人接下来会问,这类属民生服务的区议会议席,赢了有必要如此开心吗?

众所周知,香港特区政府是非民选的,即便有类似国州议员的立法会议员选举,取得大多数票的政党并没被赐予组织政府的权力。既然无法执政,一些香港政治人物转而开拓“双料议员”路线,亦即当选区议会及立法会的议席,以便更有效方便地集中资源、统一地方政治、打通地区权贵与政府官的利益关系。

当中,属于建制派的最大党民建联,就是长年累月靠区议会议席拉拢人心、建立地方势力,进而将政治影响力带入立法会。没执政党之实的民建联长期为没民意基础的香港政府护航,放诸四海皆没这种诡异的政治共生怪胎,但却让香港政府有持无恐一次又一次典当香港人的权益。今次民建联再次无限支持政府极具争议性的送中条例,反对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追究警察暴力,区议会选举近乎全军覆灭,可谓遭到民怨沸腾的反扑。

此外,香港政府近年来不仅在大型基建投下大白象工程,就连社区也出现了乱花钱的迹象。其中经典的“不能遮雨亭”,据报造价33万港币,结果连最基本的遮风挡雨功能都失败,又仓促搬走,而此项目的发起人正是区议会议员。

而近期最叫香港人咋舌的社区工程,是政府路政署在元朗兴建一条仅长约540米的人行天桥,叫价17亿港币!但凡有正常思考能力的人都知道这是资源错配的时候,当时由建制派把持的元朗区议会却表示支持天价天桥工程。有鉴于此,区议会议席的洗牌有助社区抗衡政府浪费公帑。例如转由民主派控制的观塘区议会,已开始动议检讨政府即将耗资5000万港币在该区建造没实际作用的音乐喷泉。

民建联再次无限支持政府极具争议性的送中条例,反对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追究警察暴力,区议会选举近乎全军覆灭,可谓遭到民怨沸腾的反扑。(图片来源:Getty Image)

赢得区议会选举的政坛新人除了需要实干地服务社区,还能够做些什么呢?建制派尸位素餐多年,面对警暴失控闯私人场所、对著社区内的小学及老人院放催泪弹,不是束手无策、就是装聋作哑盲撑警察。

经历了6个月无为政府的失能失效、以及执法机关的堕落崩坏,香港社会已不知不觉启动自治自救的风险管理,社区逐渐蜕化成新一代有机共同体。出色的区议会议员不仅能够激活社区文化,还能连结其他社区,发展守护公民价值的生活圈。近期冒起的黄色经济圈、以及不再仰赖政府官僚的自发活动(民办年宵摆档),皆是区议会所能承办的项目参考。

仍记得509马来西亚首次出现政党轮替,我有香港朋友表示非常羡慕,说大马年轻人可以选择从政这条路,施展抱负,能够为政策决策发声。

言犹在耳,香港的18区区议会选举出现了翻天覆地的成绩,民意海啸将许多老树盘根的建制派区议员拔起,不少政治新人上位,当中一些就是我香港朋友曾经教过的学生。看著这些毕业后满怀壮志的年轻面孔,我期许他们能够如同大马青年一样创新政治体制。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3 / 5. 评分人数: 16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章舜源

前媒体工作者。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