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弹无虚发

“事头婆”走入历史:伊丽莎白二世时代的终结

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元首伊丽莎白二世昨天(9月8日)离世,结束了她96年的人生。她从1952年2月6日父王乔治六世骤逝后继任王位,长达70年,是英国在位最久的君王。

这70年当中,英国社会从沉闷、守旧和保守,迅速走向叛逆和摩登。伊丽莎白二世体验过薇拉琳典雅的唱腔,到后来适应和接受披头四滚石Dusty Springfield辣妹合唱团甚至Dua Lipa;以前英国广播公司不准离婚人士播报新闻,如今同性婚姻已是常态,她从未对这些冲击传统社会价值的转变说过一句话,因为不成文宪法不容许她表态。

我最初对英女王的印象来自母亲。她生前不时提到1953年在马六甲市区见到花车游行,有“伊丽莎白二世”在场向热情的民众挥手致意,庆祝登基。

“真的是英女王?”幼时的我单纯地问。

“当然是别人假扮的啦!马六甲这种小地方,她哪里会来?”母亲很直率地回答。

当年我甚少看英语节目和资讯。1984年的香港贺岁片《女皇密令》找来粤语残片时代演惯恶女人的罗兰饰演假英女王,竟然维肖维妙,那一刻才对香港人口中的“事头婆”有那么一点印象,也让我对罗兰全面改观。

香港演员罗兰在广告中饰演英女王。(图片来源:网络)

直到高中以后旅居英国,才发现这个被国际媒体塑造成雍容华贵的一国之君,除了每天使用的纸钞和硬币上面的头像,其实在英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甚少出现;一旦出现,通常负面新闻居多,难怪有“no news is good news”(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这么一句话。她的生日也并非国定假日,当天一切如常(殖民地香港反而是公假),报章电视和电台也没有任何特别节目祝贺,花车游行之类更是从来没有,除了登基的钻禧纪念日。

此外,国王只是虚位,就连拒绝签署国会通过的议案的权力,也早被1911年的《国会法令》剥夺,贯彻国会主权至上的精神。英国国王最后一次直接干预政务开除首相是1834年,也就是将近200年前的事。近年来,伊丽莎白二世唯一近乎干政的行为,就是在2014年苏格兰独立公投前几天说了一句“希望人民谨慎思考未来”,被视为反对苏独而遭独立派人士批评。也仅此而已。

因此,元首召见国会议员以确认首相人选,是蔑视英国宪政民主,自掘坟墓的行为,没有人敢轻易妄为,长寿的伊丽莎白二世也不例外。

当然,她不认同苏独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她母亲的家族就是苏格兰贵族,对苏格兰有感情,也对自己象征联合王国领土完整的角色,有种近乎无情的忠贞。

伊丽莎白二世唯一近乎干政的行为,就是在2014年苏格兰独立公投前几天说了一句“希望人民谨慎思考未来”,仅此而已。(图片来源:德国之声)

例如1997年8月31号凌晨,戴安娜和情夫多迪在巴黎车祸中惨死的噩耗传回英国,英女王正延续传统,在苏格兰的巴尔默勒尔城堡(Balmoral Castle)静度夏末。她一开始的沉默,让人百思不解;迟迟不下令伦敦白金汉宫的皇家标准旗(Royal Standard)降半旗,更是让民众愤怒;当她终于出现在电视上致哀之时,语气淡然,神情冷漠,结果反而成了公关灾难,王室的声望骤降。

事实上,英格兰王室的传统本来就不允许一国之君表露对死者的感情;可以发表场面话,但不能七情上面,因为即使死者受到一半人口尊敬,也可能遭一半人口厌恶,于是目无表情是最安全的做法。长期关注英国王室的作者Clive Irving在《最后的女王》(The Last Queen)一书中,就写道“女王对马匹比对人表现出更多的热情”,颇为传神,因为她喜欢在德比赛马中为她心爱的马匹兴奋加油,是举国皆知的事实,那是她难得童真的一刻。她不轻易表达私人情感,正是电视剧《王冠》(The Crown)刻意描绘她和英国史上第一个女首相撒切尔夫人针锋相对的原因,增加戏剧感,也满足观众的好奇心。

其实,绝大部分的英国人并不知道象征王室的皇家标准旗从来不降半旗,就算是国王驾崩也不例外,原因是英格兰的传统是一王驾崩,一王继位,中间没有分秒间隔;把皇家标准旗降半旗,就意味着王室没有了继承人,是大忌。这就是国王一断气,王宫人员必须马上宣告“国王(旧王)已死,国王(新王)万岁”的原因(The King/Queen is dead. Long Live the King/Queen);既然有王在朝,怎能让皇家标准旗降半旗?

去年初,菲利普亲王去世到如今伊丽莎白二世离世,白金汉宫和其他皇宫的皇家标准旗依旧不降半旗。(图片来源:德国之声)

因此,从去年初菲利普亲王去世到如今伊丽莎白二世离世,白金汉宫和其他皇宫的皇家标准旗依旧不降半旗;可以降的是英国米字旗。尽管如此,当年英女王终究顺应民意,破例让白金汉宫顶上的皇家标准旗降半旗,可说仁至义尽。但这不足以弥补戴妃粉丝们的悲痛,往后很长一段时间,王室的声望每况愈下,尤其是被视作摧毁戴妃的查尔斯太子和他的老情人卡蜜拉,更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伊丽莎白二世当年继位没多久,英国就迎来了电视和小报时代。女王形象严肃,神圣不可侵犯,她那位花蝴蝶般的妹妹玛格丽特就成了王室历史上第一个明星(celebrity),从结婚、离婚到绯闻不断,让媒体赚得盆满钵满,但比起之后的戴安娜,简直小巫见大巫。加上其他王室成员私生活淫乱和糜烂,都加剧她维系王室地位的难度和压力,但她都承担下来,于1992年继位40周年时,斩钉截铁地表示“元首是一辈子的工作”(This is a job for life),断了逊位,让不长进的查尔斯提早继位的希望。

凭着这股信念,她撑过一个又一个家庭危机,通过各种方法,包括威廉王子凯特的正面形象,提高王室的声望,加上社交媒体的助力,终于慢慢走出戴安娜的阴影。直到前几天,即使已经身体欠佳,依然抱病委任新首相特拉斯,尽忠职守到最后。

英女王抱病委任新首相特拉斯,尽忠职守到最后。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公开亮相。(图片来源:德国之声)

我们可以说伊丽莎白二世一生享尽荣华富贵,养尊处优,但她也目睹家庭几乎支离破碎,还有社会上的冷嘲热讽。当年在庞克族伦敦的重镇Camden Town,我因为看到有摊位兜售印着她画像的胸罩和内裤而瞠目结舌;残酷的电视玩偶节目Spitting Image把她塑造成尖酸刻薄的一家之主,极尽能事嘲笑整个王室至今,更遑论报章电视电台不时有要求废除王室的讨论甚至辱骂,她不能抗议,民间也无人声援。这就是她在君主立宪制下所接受的交换条件,其他国家未必能够模仿,很多国家想模仿也模仿不来。

就在执政的苏格兰民族党积极推动苏独之时,同时具有苏格兰和日耳曼血统的伊丽莎白二世选择在她钟爱的巴尔默勒尔城堡走完一生,仿佛在世的最后一个任务就是柔性而非文攻武吓,让倾向独立的苏格兰民众回心转意,在未来的独立公投之时,可以考虑到她对苏格兰的感情。

愿她安息。

你也可以看:

延伸阅读:唐南发专栏《弹无虚发》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7 / 5. 评分人数: 13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唐南发

标准猫奴,自由撰稿人。研究兴趣范围包括难民与移工议题,以及东南亚区域政治,视人道主义为国籍(humanity is my nationality)。热爱阅读,下厨,骑车和了解世界各国茶酒文化。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