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无终点站

遨游太空的旅人

禁足在家的这两年,国际交流项目没办法实体进行,从最开始的恐慌到后来的适应以至现今的麻木,努力培养网上沟通能力与透过镜头高效表达的技巧,同时也研究如何利用屏幕呈现更多元互动的内容。如今阶段性开放国界,蠢蠢欲动的灵魂又逐渐活跃起来。

工作室的共同创办人兼艺术总监黄楚原自小有一个太空人的梦,2010年大胆投入创作《太空幻影》这个原创音乐结合多媒体投影作品。当时竭尽全力拉资源找赞助,最终呈现了一个完整的实境展演作品。当然在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回头看,十一年前的第一个版本由于投影仪的质量与技术支援的匮乏,那最初的研发作品只能归为约略呈现一个雏型架构。2013年获得部分官方资助,作品得以迈向更细腻的调整,终于重磅重演。

(图片来源:作者)
(图片来源:作者)

创作这个作品的时候参考研究许多太空相关知识,从布满专业名词生硬而严肃的研究文献至探讨太空相关课题的电影、从视觉艺术作品至文学音乐作品、深入阅读与浏览美国太空署、欧洲太空署等专业机构发布的内容等,甚至与马来西亚天文馆沟通交流,试图透过多面向的刺激尽量让想象力延伸,以现场影音创造那未知的空间。

过去100年内最著名最成功的太空宇宙相关西方古典音乐作品包括英国作曲家古斯塔夫·霍尔斯特在1916年完成的《行星组曲》(The Planets)。虽则作品以七大行星命名,此组曲实际上却不是描述天文学现象之作。霍尔斯特在公演的时候受访,亲自解说这些乐曲并非标题创作,而是受占星学意义所启发。比如作品中最脍炙人口的第四乐章《木星》正是最好的例子。在占星学中,木星是行星之王,外观上色彩斑斓富丽壮观,也被视为‘幸运之星’;一般与成长、发展、繁荣相关,也支配宗教、法律、国外事宜。因此霍尔斯特在此乐章中创造了庄严、宏大而雄伟的气势,欢乐的情绪延绵不绝,生机勃勃而又朴实生动。

在创作《太空幻影》的过程中,一直也考量当代的元素是什么。激发这个作品的当然还有特雷鸣这个双手在空中滑动,完全不需要肢体接触而可以自由发声的电子乐器。听觉的飨宴外加视觉上的多媒体投影,造就了空间转移的沉浸式体验,企图把观众一并带领前往一趟空前的旅程。作品在2016年开始相应接获意想不到的国际邀约,前后在韩国、台湾、印尼、日本分别演出,虽然每一次出行都为筹款发愁,为呈现完美现场的技术细节烦恼;但是当每一场演出都受当地观众满满正能量热爱回馈,场场爆满甚至一位难求,对创作和制作团队都是最大的鼓舞。

在创作《太空幻影》的过程中,一直也考量当代的元素是什么。(图片来源:作者)

记得筹备韩国演出之后碍于经费不足,团队没办法亲身飞到Puerto Rico现场演出。当地艺术节无奈只能选择播放预录视频片段,竟然在节目手册里把作品当成韩国原创。想来可能因为高科技形象就是韩国的身份认同,而马来西亚除了传统文化这一块,在国际平台上当代艺术文化的身份象征又是什么?在台湾演出现场,有观众以为这是德国的作品;也有比利时的策展人,当场邀约至法国演出。而这次我们严肃声明整个创作和制作团队完全是马来西亚的骄傲。

目前最大的希望还是能够在疫情缓和之后不久的将来于国际巡演的同时,把作品再一次在马来西亚本地重演,跟本地观众一起遨游宇宙,共赴一场太空旅行!

延伸阅读:陈鱼简专栏《无终点站》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未经许可不可转载;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9 / 5. 评分人数: 8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陈鱼简

大马当代创意艺术制作人。创办Toccata Studio,提倡当代创意艺术,推广原创作品,目前为亚洲制作人平台的委员会成员。2019年获澳洲国家艺术委员会挑选为艺术领导力项目国际成员。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