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正言不讳

别让社交媒体荼毒我们的下一代

前阵子见到七岁的小侄女,她吵着要我拿出手机打开 YouTube。我心想,她应该是看卡通还是播童谣吧。只见她熟练地打出马来西亚知名 YouTuber的名字,兴奋地播放他的影片,顿时感到惊讶。小侄女对这些 YouTuber 如数家珍,她知道他们的家人、朋友、宠物,能够背诵他们的歌词,甚至记得影片里的一些小细节。她说她的朋友们也喜欢这些 YouTuber,所以他们会一起讨论影片内容。

我瞬间感受到岁月的残酷,并理解80后对90后说的,“我们那个时候没有你们那么好命。”

我小学时期,网络并不普及,当你透过电话线连接网络,别人就无法拨通你的住家号码。没有智慧型手机,也没有脸书、IG、抖音。这一切感觉好像很久远,但也不过是十几年前。

小时候,我在屋外摘树叶扮家家酒;现在,小朋友可以透过荧幕模拟人生。这或许是件好事,证明科技正在进步,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然而,这不全然是件好事。

社交媒体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更轻易地联络亲朋好友,也可以更快速得到最新资讯。同时,社交媒体也悄悄地操控着我们的思想。Netflix推出的纪录片《The Social Dilemma》提到,社交媒体上的小设计都是为了把用户的注意力停留在平台上,时间越长,他们可以获得的利润就更多。有个朋友告诉我,她中了抖音的毒,刷着刷着一天就过去了。

抖音的本质就像毒品,依据演算法(algorithm)了解用户的喜好,再向用户推荐他会感兴趣的影片。每支影片只是短短的几十秒,每一个都是他感兴趣的,自然会让人沉迷。不止是抖音,YouTube 和脸书也采用类似的演算法,让用户离不开它。成人都无法摆脱社交媒体的毒,更何况是小朋友。

社交媒体上有很多有趣、有意义的内容,也存在着不适合小朋友观赏的错误示范。然而,社交媒体的方便却成了漏洞,模糊了成人与小朋友的界限。即使部分社交媒体有设置年龄限制,这也无法阻止小朋友谎报年龄注册账号。有些小朋友则使用家长、长辈的账号浏览社交媒体。令人担忧的是,小朋友的三观尚未成型,无法判断是非对错,他们可能会模仿一些不恰当的行为。

长期使用社交媒体会让小朋友产生错误的价值观,认为赞数、粉丝数量格外重要,因此他们会透过各种方式去博取大众的喜爱。如今医生、老师不再是小朋友的愿望,他们更想成为 YouTuber、网络红人。这或许也证明了社交媒体对小朋友价值观的影响。

我没有使用抖音,但偶尔会在脸书上看见朋友转发抖音的影片。有些小朋友浓妆艳抹,有些小朋友举止浮夸,底下的留言都是嘲讽小朋友的负面言论。有人说,“十年后他们一定会后悔。”我想,确实有可能,毕竟他们太年轻了,并没有意识到影片会对他们所带来的影响。或许他们只看到社交媒体光鲜亮丽的一面,并不了解恶评的存在。

教育小朋友的责任交给父母,科技巨头负责约束社交媒体,而我们这些普通的网民能够做些什么?我认为,我们可以做的是——保护小朋友。不转发、不评论,即使觉得小朋友的行为与年龄不符,也不应该公开评论他们。

每个小朋友都是我们未来的希望,不要轻易扼杀了他们的童真。

延伸阅读:郑颖专栏《正言不讳》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未经许可不可转载;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1 / 5. 评分人数: 31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郑颖

拉曼大学新闻系毕业生,出生在吉打一个小城镇日得拉。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