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珊言良语

鞭打不是教育,是暴力

路过脸书一个谈起鞭打孩子会被逮捕,扣留以及控上法庭的帖子,文章有个留言说,现在的法律很夸张,我留言说这是二十年前就有的法律啊!对方说,现在的老师真难,以前他们都是这样被鞭打大的。

于是我留言告诉他,在马来西亚当老师其实还好,因为虽然有这样的法律对付鞭打小孩的大人,但很少家长会真的行动的,而且就算有家长去告了,老师最多也是转个学校继续执教,但在其他国家就不一样,好像在新加坡,如果老师鞭打学生,被发现了,他会被辞退,可能一辈子都不能在教育界服务了。

于是他提出了一个想法:他说,其实不鞭打的教育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如果不让老师鞭打,老师怕惹麻烦上身,会忽视难搞的学生,这样会衍生老师用冷暴力对待学生的问题,而且不打之后,那些学生是否会更难教?他也提起:“以前鞭打我们最狠的那个老师,也是最受欢迎的老师,我到现在仍然感恩。现在这样不允许鞭打,孩子又教不听的情况下,可能养出妈宝的。”

谈到这里,就卷入了我谈了十多年小学鞭打事件常谈到一半就会出现的说法:

1)你不允许老师鞭打你的孩子,老师就无法教导你的孩子了。
2)不鞭打,老师冷暴力对待你的孩子,那么更加不好。
3)不打孩子,孩子会更难教,他们会因为你不鞭打,所以更不听教。
4)不鞭打,孩子又教不听,会养出妈宝。

我一直觉得这样的讨论到了这里就侮辱了老师们的专业,专业的老师听到你这样说会觉得你太小看他们了,大部分的老师根本不需要鞭打就能教导孩子,不需要冷暴力孩子,也能把学生教好。

而且如果“不允许老师鞭打你的孩子,老师就无法教导你的孩子”这样的逻辑真的成立,那么日本,新加坡,英国,意大利,澳洲,德国的学生们这些年来都被冷暴力了吗?我写下的这些国家,都是我一一去询问有孩子在那里上学的家长的,非常确定这些国家的老师是不会因为课业问题鞭打学生的。

这些国家的教育法令和马来西亚的教育法令没什么大差别,但他们真的做到了不鞭打学生,而且注意一下,除了意大利,其他我提到的国家教育各项排名都在前20名的,这些国家不因为不鞭打学生而耽误学习效果。

当然,他们的老师也不需要用到冷暴力来对付学生。

此外,“不鞭打孩子孩子会更难教”,这样的结论也让我觉得无厘头,如果一个孩子需要鞭打才愿意听教,那么到了中学他已经打得过你来,你打算怎样教育他?

孩子不愿意听教的可能性很多,老师不一定要完全都处理,需要的话请家长处理,有些孩子需要转介专业处理,而学校辅导老师也需要具备的能力是看出孩子表现出的问题源自哪里,才能够顺利转介,也不会把父母应该担的责任和专业才能处理的问题完全扛在身上。

至于“不鞭打会养出妈宝”这结论根本就是九不搭八,《养出妈宝秘笈》里一定没有“不鞭打”这三个字,好些家长鞭打孩子也养出妈宝,好些不鞭打孩子的家长也没养出妈宝,鞭打与否跟养出妈宝完全是两回事,溺爱才是可能养出妈宝的其中一个原因。

当你决定不用鞭打为教育手段了,你才会找出如何不鞭打能教好孩子的方法,因为打太方便了,几鞭下去就解决了各种问题,虽然触犯了法律,但这些年又不见谁因此要付出代价,所以这些大人们,谁还要努力学习如何不鞭打就教得好孩子?

那天一位家长的二年级孩子簿子忘记写名字被老师鞭打,家长想着要如何处理时,就有人劝:你去问老师,你不担心你的孩子以后在学校会很麻烦吗?

我骇异:我以为“鞭打学生的老师已经触犯了教育通令”已经是常识,原来有人还不知道家长只要直接去教育局报告,后续会让学校很麻烦,居然还想给学生麻烦?

在马来西亚,还在以鞭打为教育手段的大人,不管你是家长还是教育工作者,我们一起学习成长吧。

延伸阅读:许慧珊专栏《珊言良语》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 / 5. 评分人数: 44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许慧珊

曾获星洲日报十大最受欢迎本地作家,文章常见于各报与杂志。著有《单身俱乐部》、《无聊才结婚》、《快乐女人》及《左雍右为》等。现致力推广社运、关怀特殊儿单位与亲子成长活动。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