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河足挂齿

永远看不到的大象

或许这一切都是胡波早已预见的闹剧。

先说说金马奖将最佳剧情片与最佳改编剧本颁给《大象席地而坐》,无论是不是“迟来的正义”,对胡波来说都已不重要。

他想对这个世界表达的怒吼,想传递的美好世界想像,都在电影中说完了。至于电影是否得奖,能否获得世人的掌声,或许在他为了维护作品的完整度而选择自杀时,都已成虚空。

但这场虚空并未随著他的生命结束而落幕。

当金马奖将本届最高荣誉的奖颁给《大象席地而坐》,舞台上下到荧幕外都蔓延著一股难以言语的哀切时,“一点都不能少”横空出世,隔日统独议题反超成了媒体焦点,原本凝重的氛围立即被一部庞大的国家机器粗糙压碾过。

图片来源:金马影展面子书

评审团颁给这部电影的美好初衷,李安拥抱著胡波母亲的动人画面,所有原本拥有的警世反思,在中国政府轻易的一个摇头,空气中的艺术氛围立刻真空,徒留的是一股喘不过气的荒谬压迫——咦,这不就是《大象席地而坐》里的场景复刻吗?

或许,胡波真的看穿了资本社会的底,深知电影的力量尚且薄弱得如此,无论如何都抵不过那利益交错的现实深渊,才会站在吊绳前,跨前一步,用义无反顾的姿态,尽力地保存著30岁前的干净自尊。

无论是否象征式,他的确让心里头的大象依旧席地而坐。或悲鸣或刺痛,但总算还是坐下了。

可苦了的是活著的人。无论傅榆是否有心的一句话,一个从来不算是金马奖主菜的环节,竟就轻易点著了对岸泱泱大国的燃点,随即而来的是启动疯狂招魂仪式——一句8字咒语,提著无数中国演员的躯体,重复著念念有词。

不管生硬,也不管礼节。

共产党的鸭霸高度总是让人无限惊叹。但更叫人吃惊的是,好多放诸世界都已有风范的大腕,却也不得不屈膝下跪。

那一晚,超渡了中国电影人员的尊严,也一并超渡了观众的幻想。

庆幸的是,李安在大厅。

面对中台两岸失去理性的叫嚣,他看似说了空话——艺术归艺术,不希望政治来干扰——但这句话听在我耳里,竟有种莫名疗愈的安抚。

面对媒体的各种追问,疲惫的他依旧说得很柔,但眼神炯炯,每个字铿锵有力;比起外界的大声喧闹,他这般的谦谦有礼,不就是最符合中国5千多年一直追奉的孔子礼度吗?

若这是这么多年来最高的精神奉行指标,那比起当年春秋战国各式诸侯的纷乱,现在已接近一统江山的中国,为何还需要在乎那“一小点”的自主呐喊呢?

这是最吊诡的现代寓言。

图片来源:奇摩新闻

一水之隔的两岸,一个不存在的抽象国土分界线,一句爱国之词,竟在一夜之间掀开了两个现代文明的遮丑布。或许就像《大象席地而坐》里头的剧情一样,没有人看过那只大象,没有人见过它是否席地而坐,但就只是靠听说,莫名成了一种催眠神话。

或许,中国与台湾人心中仰望的大象,也如电影般,成了一种永远抵达不了的美好;或是说,在抵达前,早已被自身说不出的愤怒盲点,给抛锚在途中了。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5 / 5. 评分人数: 2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郭朝河

热爱生命,喜欢经历。无论是影像或音符,都能欢欣与之共舞。不管复古或流行,能激荡灵魂的,都值得拥抱。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