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河足挂齿

从“Anti”与“Kill”洗手液的差别看马哈迪的“稳赚心理经济学”

“你知道Kill与Anti的分别吗?”朋友问。

“字面上来说,Kill就是杀死,Anti只是对抗,并不会夺取性命,这应该就是差别吧。”我说。

“那你知道市面上Kill Virus与Anti Virus洗手液的分别吗?”朋友继续问。

咦,不说还真没发现。杀菌与抗菌的洗手液等级不就是一样,实际上有何差别吗?

有,差别可大了,朋友说。

他随手拿起一个杯子,假装是个洗手液容器,在杯口按了几下后说道:“杀菌的话,就算是洗手液曝露在空气中,依旧有杀菌的作用。”

不过——他用手封住杯口说着——若是抗菌洗手液的话,洗手液在容器里头依旧是能抗菌,但按出来接触空气后,其实就没有效用了。

换句话说,抗菌洗手液就是见光死的产品?

没错。他点点头回应。

“诡异的是,你还会看到许多产品写着99%抗菌,而剩下的1%,就保留给产品的潜台词——呐,不是我不能抗菌哦!我已经说了99%,就代表不能完全抗菌。若你用了洗手液依旧感染病菌,那就不一定是我的责任。”朋友继续说。

怎么你会知道啊?我好奇着。

他笑了一下,像是炫耀着洞悉这门生意的赚钱秘笈。

“当然是身边有朋友这么做。他们最近看准了这波疫情的需求,因此就透过某些手段,制造了大量的抗菌洗手液。但就像我说的,表面看起来是抗菌,实际上这些成分都是见光死。但没有人会特别留意,因为大家都会觉得,就算用了洗手液后依旧感染病菌,只能算自己倒霉,可能不小心碰触到一些感染源,最后谁都不会追究到洗手液的头上。”

(图片来源:Pixabay)

这样是不是可以向消费者协会去告发啊?我问。

告什么?他说。人家表明只是抗菌,而不是杀菌。抗只是对抗,而非保证消灭,这个字眼有太多的诠释空间,又不想“杀菌”般把自己锁死在无路可退的定位。所以,这就是商家聪明的地方。

那不就是变相的发死人财吗?我开始有点愠气。

“没有人会因此而死啊!”他说。 “若有人没洗干净手而患上新冠肺炎,最后治疗的还是医院提供的药物,而非洗手液负责到底。所以,洗手液表面上风光重要,赚到钱后私底下却能撇清关系,面子里子都有,就是不用负责,多好。”

是啊,用抗菌洗手液洗手并不能完全保证不会感染病毒,但不用洗手液又浑身不自在,这个东西虽小,但藏着一种稳赚的心理经济学。在这个疫情笼罩的氛围下,无论进退,都赚到大家的依赖,就算有人察觉到一些不对劲,却还是必须硬着头皮使用。

那几天,当我还在思考抗菌洗手液的事,国内政治突然风起云涌。

(图片来源:Astro Awani)

原本首相马哈迪在希盟理事会召开上宣布众领袖已默契让他留任到年底,两天后却传出他将拉拢不同政党组新执政党;隔天又宣布辞去首相与党主席职位,土团党也退出希盟;安华沉着应对,却也受制于形势,突然又传出朝野一致支持马哈迪继续担任首相。

嗯,稳赚的心理经济学。高招。

延伸阅读:郭朝河专栏《河足挂齿》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5 / 5. 评分人数: 17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郭朝河

热爱生命,喜欢经历。无论是影像或音符,都能欢欣与之共舞。不管复古或流行,能激荡灵魂的,都值得拥抱。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