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珊言良语

霸凌事件中懒惰的大人

《东方日报》报道,新山一位男学生今年一月转校到私立中学,因为拒绝加入私会党,导致接下来的两个月在学校遭到霸凌,他在食堂被抢现金卡,有同学把辣椒酱倒进他的书包,椅子被拉掉,用粗话对待他等等,短短两个月就让他从商场高处跳下来,了结自己十七岁生命。

以我们这些懒惰的大人来看这事件,这段文字读起来就是一则霸凌事件,解决方法不就是把这两个霸凌他的同学大大的惩罚一番就完结了吗?

如果我们真的这样想,整个社会应对这个事件的方式也是这样做——没有舆论、没有专家出来剖析,让我们知道这样的事情怎么会发生、我们可以做什么,而一般民众吃着花生等下一则记者挖出的新闻,如他的家人在丧礼上如何谴责霸凌孩子的两个同学,两个同学的家长如何完全没有办法回应死者的家长等等,那么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这样的事情还是会发生,因为整个社会用看一场电影的态度去看这起霸凌事件,根本没有想从事件里学习,以便以后能够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也许大家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很乖,是不会去霸凌别人的,自己的孩子跟家人沟通很好,什么都愿意跟我说,他不会因为被霸凌而想不开的,可是我们在报导的细节也看出死者的家庭凝聚力是不错的,跟家人的关系还好,平时也有沟通,家人对他也很包容接纳,在原校的成绩没能赶上,就安排他到收费不菲的私立学校上课,结果这样的事情却也发生在这个家庭。

我们是不是可以再用心想一想,我们到底错漏了什么?这样的事情,我们这些懒惰的大人真的可以认为直接惩罚那两个孩子之后,事情就告一段落了吗?这整件事情里到底哪里有问题,却看起来是正常的呢?

除了看到死者很可怜,这两个霸凌他的孩子很可恨,最好马上给他们死刑,这些家长不会教孩子之外,你看到什么?你看到那个挺身出来说明情况的孩子吗?你看到陪着孩子出现灵堂,让孩子负责的家长吗?你看到愿意听家长的话,出现灵堂为自己所作所为负责的两个孩子吗?你还看到什么?

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简单的思考模式:印裔少年打抢,我们就送他去感化院,然后出来继续干坏事,我们就送他去监牢,再出来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没能赚钱养活自己,继续打抢,又进了监狱,我们真的觉得这样不断惩罚一个人就可以改变他吗?我们是不是应该去看看这个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他是天生就这样坏,不事生产就是要去打抢维生吗?

把他关起来当然是法律社会应该要做的事,但把他关起来之后,我们是不是应该再深入去了解这个孩子是怎样长大的?他的小环境如家长、学校老师、同学是怎样对待他的?是怎样教育他的?他的大环境如住的环境是否恶劣,只能接触到打抢维生的人?如果是,国家应该有怎样的计划让这个区的小孩能够避开这样无助的命运?让今天出生的孩子,二十年后可以是一个为国家贡献的人?非政府组织又能为这些人做什么?

这样一路探讨下去,我们才能有终结未来的孩子也靠打抢来求生的解决方案。

但我们就是懒惰的大人,最方便的做法就是最不用脑的方法,看着新闻啧啧啧的说“哎呦这些年轻人好好的有手有脚,怎么就是不去工作要打抢呢?”然后报纸翻过去,手机屏幕划过去,就是定局了,二十年后我们还是一样没有改变,走在路上还是要担心有人来抢我们的手袋。

《寄生上流》这部韩国电影,是一个一家四口无业游民在一个上流社会阶层家庭的故事,有一句经典台词是:“因为有钱所以善良。有钱的话,我也会很善良。”

没有人愿意不善良,但可惜不是每个人都有善良的条件。

说回因为受不了霸凌而轻生的这个年轻孩子,从报章的报导我们可以问几个问题。

1)这个孩子因为成绩不达理想而从原来的学校转来这间私立中学,我想问的是:有人注意到这个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吗?是因为某些原因无心向学,还是因为有学习障碍?

如果有学习障碍,大概是从小学就被怪罪到中学,常被问为什么没用心读书,这样长期下来,价值感应该低下。

2)私会党在校园肆虐,学校知道吗?知道的话有什么方法处理吗?

3)学校平日是怎样处理霸凌事件的?老师们知道怎样就形成霸凌吗?

4)孩子在怕什么?为什么不敢跟老师和家长供出霸凌他的人?

5)这两个霸凌别人的孩子,是怎样长大的?当中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还有很多其他问题待问。

我主导的组织办了两场霸凌的课,请了很好的讲师,结果反应都不好,只有十多二十个家长出席,我常和小学生聊天,好多次都发现好些学校老师不真正了解什么是霸凌,霸凌已经形成了,老师却还说“他只是玩玩而已”、“他还小,不要跟他计较”、“做人要有大量,这只是小事”。

如果整个社会对霸凌的了解只有现在这样近乎文盲的程度,那么这样的学校霸凌事件是不会停止的。

悲剧发生了,我们却什么都没有学会,这是更大的悲剧。

延伸阅读:许慧珊专栏《珊言良语》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1 / 5. 评分人数: 492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许慧珊

曾获星洲日报十大最受欢迎本地作家,文章常见于各报与杂志。著有《单身俱乐部》、《无聊才结婚》、《快乐女人》及《左雍右为》等。现致力推广社运、关怀特殊儿单位与亲子成长活动。

Leave a Reply to Jason Cancel reply
9 条评论
  1. *学校老师不真正了解什么是霸凌* 这个就是重点!不是他们不了解,是他们不想深入探讨,了解,调查…尽快让当事人忘记,不再提这件事,就是解决了。受害者就傻傻继续上学,每天带着战战兢兢的心情去学校,从此对学习,任何活动失去了信心,只为了上学而去上学,甚至抗拒踏入地狱,每天的重点就打起十二分精神,某某会再靠近我吗?身心疲累,还有斗志学习吗?学校为了保持名气,对霸凌这回事,轻轻的我来了,悄悄地我走了!他们不知道对被霸凌的孩子伤害有多深吗?身和心的痛学校的永远不想听到。最后也是离开了这间所谓的历史悠久,每年报名人数爆满的名校。
    之后这间学校发生了一件很离谱的偷窥事件,学生用手机拍下同学在厕所拿手机看A便自淫的短片然后转发,偷拍是严重的罪行,校方记了他一个大过,事情就结束了。被拍的学生也有记过,(因为看手机)我可觉得,自淫是心里正常,反而偷拍的学生就是霸凌!更担心之前有偷拍谁,或以后会再偷拍吗?谁能保证,校方能保证吗?

  2. 价值观的不同,教育体系的薄弱,每个家庭教育观念的不同,一两场的演讲并不能解决根源。最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减低霸凌。只有法治,让防止霸凌成为教局,警局,学校老师校长的绩效考察目标,可能有机会。但是看看大马现在的情况,还是自救吧。只能是家长需要给多一点关心自己的孩子了,毕竟孩子是自己的。

  3. 我觉得,孩子会成为霸凌者,是因为内心没有同理心没有爱,为什么会这样?追根究底的还是父母亲的责任,现在孩子被眷养,幼儿时期没接触大自然,没饲养过小动物的机会,过了那感性认知的时段后,冷漠无情就成了他们的包装。希望经过此事,那两个可怜的孩子能够觉醒吧!

  4. 霸凌其实不只是存在于学校。工作也会发生。被霸凌的心态,是很自卑,很恐惧,无助。被霸凌的痛,是常年累积下的。为什么被霸凌者不说,因为觉得就算说出来了,也没有人帮得到。到最后,只有一些无关紧要的可怜。霸凌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很厉害很正义,联合他人来攻击无助的人。尤其上司下属间。只是身为成年人,虽也想过自杀,却想到了身边的人,唯有委屈痛苦的留下来。然后默默承担这些如地狱般的语言暴力。我本身就是在工作上承受被霸凌的其中一个。可是为生活,为家人,不得不承受。

    话说回来。霸凌事件,很看个人的承受压力程度。也是一线之差。一个拿捏不好,也会反效果。譬如 : 当大家在网上感觉非常正义在痛骂和指责那两个霸凌者和他们父母的同时,是不是自己也变成了霸凌他们的网络霸凌者? 他们的父母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当父母。我非常同意此作者的看法,一味指责他们的同时,是不是该看看什么是我们可以做的。是不是遗漏了什么。我们当今的教育,是否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是不是该以人为本?什么是生而为人该有的尊重。

    杜绝霸凌,尊重他人。不成为网络霸凌者。

  5. 生长在爱的环境,孩子学会爱;生长在霸凌的环境,孩子学会霸凌。是什么让环境充满霸凌而孩子习以为常?

  6. 我很好奇的是霸凌人的心態,會不會是在家裡沒有得到應得的認同,意見從不被採納,是在一個大人說了算的家庭中長大的小孩。一旦嘗試換了角色,做了強勢者,感覺無敵爽,自信回來了,而一發不可自拔。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