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电影记事

惊悚小岛恐怖人偶吸魂衣柜,漫画特工一笑解惊吓连环套

本期惊吓题材特别多,帮你实现妄想的神秘岛屿暗藏致命危机,恶灵上身的人偶找小孩做朋友,充满怨气的衣柜专门带走不开心的儿童;最后还是需要一部称职的动作喜剧来平衡一下,于是三流漫画家恢复一流特务身手让你笑翻天。

《Hitman: Agent Jun》

想做回普通人的头号特工假死多年,醉心的漫画事业却一事无成,那份憋屈提供了足够的搞笑处境。韩国喜剧擅长从职业取材,连冷门的炸鸡店和动物园都被看上后,大家爱看的特工和漫画家这次来个二合一,同一个人的双重人生植入动作与搞笑,效果还是满意的。

当过去的经历不小心成了网络人气漫画题材,一连串的麻烦随着名利找上门,没有冷场地进行到底。漫画家妻女的误解很快引爆笑点,奇想画面层出不穷,夸张得来又有效地推动故事情节,让观众一直有高潮。

权相佑的两种面相结合有化学作用,超级英雄和小男人对比强烈,剧情确实无厘头,但至少还可以博君一粲。

《Fantasy Island》

电影的奇幻多过恐怖,逻辑在这里失效,当我们为各人的遭遇寻找说法时,才发现根本不是那回事,电影于是变得强词夺理,最后乱了套。

故事的佈局蛮有心思,但败在心急,个别来看还可以,但缝合在一起后就格格不入,悬疑感尽失,难以自圆其说之余,也破坏了角色的设定。当你开始认同角色行为时,剧情的转折让你再次无可适从,前面的剧情仿佛白做。

岛上的神秘力量缺乏背景,时空不明导致人物关系错乱,最后归咎在一个人的妄想,结局难以服众。其实当各人发现自己深陷他人的妄想之中那一刻,整个设定是有点意思的,可惜电影没有走向更精致的安排,最后沦为一般惊悚片的廉价口味。

《The Closet》

很流水作业的韩国恐怖片,驱魔人作法的仪式、父亲闯灵界救回女儿、屋内各种装神弄鬼的声响、恶灵现身的画面,几乎都可以在其他同类型电影看到。

儿童失踪案件背后的原由值得探讨,但变成衣柜里的恶灵就有点牵强。小孩的心理描绘过于平面,导致后来的拯救行动流于形式,拉扯时少了戏剧张力。化解恶灵的方式只见浓厚的说教味,一点新意也没有。

过去20年失踪小孩形成的灵界,在银幕上显示不出可怕之处,只剩下看头不足的迷雾和特效化妆,还不如那个会开门的衣柜。灵异事件背后的真相深度不足,根本无法发掘更骇人的结果,全片也就止于感官惊吓,而且处处都有别人的影子。

《Brahms: The Boy II》

对着一个连眨眼都不会的陶瓷木偶,除非有十分吸引人的故事或者高超的拍摄手法,否则观众全程都会受罪。本片故事单薄,手法也不突出,最后连惊吓也欠奉,作为恐怖片失败之极。

我就是不明白这些阴森的人偶怎么会被当成玩具来看待,也只有电影才能够容许这样的剧情发生。自闭多时的小男孩突然选择开口说话,电影好像也不当一回事的说下去,其他情节的随意可想而知。

一家三口与人偶真的没有什么戏可演,空气中充满纳闷。人偶的来历说穿了也不值一晒,整个故事几乎没有重心,只靠一些自己吓自己的妄想来填充时间;人偶被打碎后的特效面目让人失笑,最后还硬塞一条俗气的尾巴。

延伸阅读:陈伟光专栏《电影周事》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thenewspocket.com)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5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陈伟光

马来西亚资深剧场人,影痴与音乐发烧友,先后创办《剃刀实验剧场》和《戏剧家族》,发起《黄火》和经营槟城地下音乐基地Soundmaker。曾任职槟城光明日报副刊主任,先后在各华文报耕耘艺文专栏。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