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生死书》中有一段内容:一位修行人每天睡前都会把自己的杯子刷洗干净,倒扣在桌子上。对于死亡,他时刻准备。在这个医学发达的年代,在这个消费者推动的社会,谈论死亡似乎是冲撞忌讳,又似乎在藐视医学。死亡成为一个人们避免触及的话题。如何学会坦然的面对死亡,如何平静的参与自己的死亡,是我们一生的课题。
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有时;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
——《圣经·传道书》
想象一下每个人临终之际的场景,也许床边围绕着轻声啜泣的亲人,也许隐约瞥见医护人员忙碌穿梭的身影,也许在临终关怀师轻声慢语的宽慰中安然离去,亦或一个人静静地与人世间告别。
如何自在面对死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有些人贪恋最后之际的家人可亲,有些人享受弥留之际的最后孤独……
学习“面对死亡”这门功课 不要亡羊补牢
临终关怀推动者冯以量硕士感慨“所以说一种米养百种人”,他慢条斯理的解释“自在面对死亡”的定义。
“那个所谓的自在,什么叫自在呢?自在不一定是完美,自在反而是我里头有什么。我可以自由自在的决定我要说或者不要说,我要做或者不要做,那这个人就自在了,所以自在不见得一定是完美。有些人临终时希望很多人陪伴着他,在亲友的注视中安然离去;有些人希望躺在自己丈夫的怀抱里睡去;还有些人则是希望所有的家人都离开,然后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离去。其实有些人在临终之际是需要孤独的。”
医学心理辅导师曾广志博士提出更深层面的思考,“相比临终病人如何自在面对死亡,其实更重要的问题是,所有人如何自在面对死亡?”
“‘如何面对死亡’是一门功课,反映出对待生命的态度和生活的哲学,如果要到临终的时候再考虑,恐怕就有点晚了。如果你活着的时候没有放开的习惯,死的时候也是很难放下。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这样的习惯。譬如说,你平常吃东西喜欢清淡口味的,那临死的时候,放一个辣椒在你嘴巴里面,然后叫你咽下,这个比较难嘛。”
他引用“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典故,人们常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些人可能在临终的时候突然开窍了,那为什么不在活着的时候、在当下就放下屠刀,而不是等到临终的时候再去寄望。
慧开法师更希望大家对死亡怀有一颗平常心,并强调生和死不能切割开来。他将死亡比作“搬家”、“移民”和“毕业”,相较于生和死,更像是聚和散。
“临终就是说你离开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像移民一样,像搬家一样。你的人生本来就是一段接一段的,小学毕业念中学,中学毕业念高中,高中毕业念大学。那你到了社会上也是一样,一段工作告一段落,换下一个工作,到另外一个地方。人生本来就是聚散无常。”
令人茅塞顿开的一席话冲淡了大家对死亡的恐惧,死亡带来的似乎不是无尽的黑暗,而是暂时的结束。
在临终之际,世人放不下的更多是对亲友的不舍。死亡更像是一种剥夺,隔断了自身和所爱之人。
“不是只有死亡才是分别,生离死别,世间的很多分别也是一辈子见不到的,那跟死亡的分别有什么差别?很多东西的性质是相同的,是我们硬要把它贴一个标签。”
当我们畏惧死亡时,我们在畏惧什么?
什么样的人在面对死亡时无所畏惧?冯以量在多年的临终关怀工作中不断观察,不断提出假设。最初他假设当一个人很富足时便会做到死而无憾,结果并不成立。“富足不足以决定那个人能够坦然接受死亡,为什么呢?因为我发现富足的人会更贪。”
后来他又假设虔诚的信仰可以缓解人的恐惧,促进坦然接受死亡。”可是我又发现不成正比,有信仰的人也很焦虑,也害怕死去。”
在不断假设又不断推翻中,冯以量找到了坦然面对死亡的决定性因素,讲到此处他放低声音,有些动容。
“我觉得是柔软。我们的主流文化一直要我们坚强,面对生命一定要坚强。我们讲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讲失败了之后没关系,再来。可是有些人失败了之后其实是没有机会再来的。我发现那些可以很坦然接受死亡的人,在活着的时候学会一件事情,就是他们很坦然接受失败这件事,接受自己是很脆弱的,接受自己是很挫败的,接受自己是不完美的。”
与其在未知中恐惧,不如做好万全准备。慧开法师认为面对死亡,应早有准备。“(一些人)很忌讳讲死亡,忌讳就跟生病一样,有一个成语叫做讳疾忌医。生病了不愿意面对,问题严重的时候来不及了,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他豁达解读生命的奥秘,“这辈子的经验智慧,累积到下辈子还可以用啊,不急着一次用完的。”
“我们的身体是物质结构。我问你,世间有哪样是不会损坏的?汽车会磨损,房屋会老旧,地会老,天会荒,到老了还不让人休息,那不是很残忍吗?”
很多人对“无畏死亡”这个概念都是一头雾水,慧开法师耐心讲述这其实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
“其实死不是最可怕的,死不了才可怕。很多人讲到安乐死,安乐死是自杀的方式,跟执行死刑的过程是一模一样的。可以自然死,为什么要安乐死呢?而且自然死是不痛苦的,不自然才痛苦。就像baby正常是自然生产,难产时不得已才要剖腹产。”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死亡的残忍之处是伤离别。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要如何解读畏惧死亡的心理隐患呢?曾广志从心理学的角度客观解读“生离死别”这种情绪,从源头解决问题。
“首先平常要对自己的情绪有所觉察,知道自己开心还是不开心,开心的原因是什么,不开心的原因又是什么。就像剥洋葱一样,表皮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这个反应,但是你剥开的话,就会慢慢从它表面的行为看到内在的核心,驱动这个行为的信念是什么?内在的想法是什么?唯有碰触到这个核心,才会知道为什么会对外界作出这样的反应。”
“比如说开车的时候,(别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我会很生气。你仔细去观察,会发现原来我内在的信念就是:做人一定要奉公守法,开车要遵守交通规则,这是我的价值观。一旦跟我的价值观有冲突,我就会有情绪反应。”
曾广志表示这些情绪是永远存在的,要如何化解呢?就是事先对世间的生离死别做好心理准备。
科学无法所及的渴望 灵魂在永生处重逢
“我知道很多人都希望灵魂可以重逢,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信仰可以安抚我们害怕死亡这件事。世间大部分的信仰,无论是佛教、基督教、天主教还是回教,乃至道教,都会告诉你有关轮回的概念、罚与罪的思考,或是有天堂和地狱(的存在)。同时我们也会有永生的想法,我们相信会在那个永生的地方重逢。”
“我知道它不太符合科学的解释,不符合科学没事,因为人不只是依靠科学逻辑。
这也是科学无法所及的一些渴望,所以我不会击碎这个念头,不会毁掉这个人们深信的画面。它安抚了你的恐惧。”
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曾广志在对死亡的探讨中始终从生死学的角度出发,“我们要尽量跳出宗教,为什么呢?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信仰。”
“如果你真的是什么都不相信,就坚信人活着就是一口气,死了就是灰飞烟灭。那请你很勇敢的、很真诚的、很完全的投入到生命里面去吧,因为在你的世界里面生命就只有这一次。当你能够活得这样真切、这样热情、这样投入,那其实什么时候死都可以。”
曾广志表示有无信仰不重要,是否相信前世今生也无所谓,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清晰地知晓自己的生死信念,并且活出自己的生死信念。
慧开法师对于前世今生的解读更为直观,既然有过去、现在和未来,在逻辑上前世今生的概念也合乎情理。
“西藏那些仁波切不是转世佛陀吗?我们都以为,只有那些佛陀是转世的,不是的,我们每个人都转世来到这个世上的。不要误以为我们不够资格,转世不是谁的专利。差别在于大多数人是糊里糊涂的来到世间,糊里糊涂的长大,糊里糊涂的结婚,糊里糊涂的生了小孩,糊里糊涂的老了。这是大部分人的真切生活。”
他继续解释说,如果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生命就没有意义了,那生命很荒谬嘛。如果是上帝创造的这一切,那上帝也很荒谬。从佛教的观点来看,哪里是一了百了,其实是没完没了。死后当然是有生命啊,至于死后的生命是什么样子,那就看个人的造化和努力了。
生命是无数次轮回,是应永续经营的。相较于如何面对死亡,如何过好这一生,是生命中更宏大的课题。
编按:即将在7月15日与16日举办的“生死论坛”,主题为“自在面对死亡,真诚拥抱生命”。十位论坛主讲人的阵容,也包括了慧开法师、冯以量与曾广志。有兴趣者,可点击购票链接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