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访问有深度·内容有温度
24
APR
2025
首页
专题
特写
人物
影音
Open menu
专题
人物
资讯
随便问问你
琪遇记
心心知我心
传召大人物
网红十分红
非常访问
工具人
啊叭咔吧KakMei
企划
Open menu
宗乡情浓
人生直播第3季
人生直播第2季
人生直播第1季
一桌饭·一席谈
作家的作家
电动车时代降临
后企之秀
好孕程
herstory女性护理日
纪录片
Open menu
原乡柔情第3季——槟城纪
和
原乡柔情第2季——霹雳行
福聚大马,建业全球
承·创——隆雪华堂百年堂庆系列
原乡柔情第1季
百年中总·共商共赢
倾听马来西亚
不同凡飨
播客
专栏
网热
Open menu
大马
国际
资讯
Open menu
商讯
人文
文旅
艺文
华社
娱乐
影视
健康
书香
文教
更多
Open menu
分享
读者观点
自媒体
荧光笔
媒人在乎
戴祖亿
李伟康
联络我们
简
|
繁
编辑推荐
教宗方济各逝世举世哀悼
前首相阿都拉逝世举行国葬
特朗普关税将对世界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
齐豫4.26重返大马开唱
偶像塌房之后,粉丝为何不能醒来?
华研与广东义山联手推出《死生契阔》
火锅剧团:有些“笑”果,一旦错过就不再有了
认识全乳癌患者龙舟队
最新
原乡柔情第3季——槟城纪
【原乡柔情3:槟城纪】第二集|好山好水槟榔屿
特写
3月中文书店排行榜:《马来西亚华人史》热度不减
网热
|
国际
哈佛起诉特朗普政府 百所高校联署反“政治干预”
网热
|
国际
方济各造访中国成未竟之志 梵中关系走向受瞩
网热
|
大马
习近平访马交通瘫痪引民怨 东盟峰会居家办公是解方?
人物
文史研究学者安焕然: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
网热
|
国际
全球领导人悼念教宗方济各
全部
资讯
天籁——黎农生手稿及近作展 4月26日起展出
汤木杯媒体赛复办5.10挥拍 访问网首度参与其盛
姜大声“D’sWAZE”亚洲巡演大马站 6.7云星剧场开唱
齐豫演唱会得奖名单出炉
华总-皇帽发放100万令吉奖学金 助333独中生升学
更多
视频
【预告 | 原乡柔情3槟城纪】第3集:满城庆中元
农历七月,槟城人最忙碌,也最热闹。七月初一到七月十五,这段融合教育、文化与历史的宗教节日——中元节,深入许多槟城华人的生活日常,街头巷尾皆是人情味。
影音
|
编辑部
【预告 | 原乡柔情3槟城纪】第2集:好山好水槟榔屿
影音
|
编辑部
【预告】走过槟城先贤开拓脚步 《原乡柔情3—槟城纪》第一集3.28上线
资讯
|
编辑部
牧师也讲栋笃笑? 林以诺:我讲的不只是笑话
人物
|
阮敏瑞 · 朱家怡
从脆弱到酥脆——脆乐团的音乐之路
人物
|
朱家怡 · 梁馨元
更多
专题
从宽柔事件看见裂缝:教育如何修复性别暴力创伤?
校园,理应是最安全、最纯粹的成长空间,但现实却往往不尽如此。性别暴力在校园中并不罕见,只是太容易被忽视。每一桩被揭露的性骚扰或性侵案件背后,往往藏着更多无声的受害者。他们卡在沉默、羞耻与自我怀疑之间,受伤的不只是身体与心理,更是被制度性的缺位与冷漠态度再度打击。柔佛宽柔中学古来分校爆出多名女学生与女教师的照片遭盗用生成不雅影像的严重性暴力事件,再度引起讨论与省思。
专题
|
黄琬媇
【我没人姓】我是不认输,只认“舒”的舒腾波
专题
|
阮敏瑞
谁推高了医保费?——拆解医疗保险涨价背后的连锁效应
专题
|
梁馨元
青少年心理健康亮红灯,谁来接住他们?
专题
|
余坤恬
更多
主题精选
<
>
内容推荐
专栏
教主是我
|
黄奕达
学府并不神圣:别把学校权威化
原则上学校是提供学习机会的地方,不是法庭,不适合调停纠纷,更不是执法机关,不适合独立调查,也无力处分刑事罪犯,(开除学生也只是会被看作逃避责任的切割动作而已),甚至不是什么神圣事业,当然也有人会把学校变一门生意来经营,那是题外话。
马来茜亚
|
王茜
潮州人的鼠壳粿,不负人间四月天
乌黑的鼠壳粿,像一块油亮的墨砚,下面垫着蕉叶。店员拿去厨房按照十字形划开,再端回来时,已露出里面金灿灿的菜圃和虾米。
马不停啼
|
马俊泓
从错画国旗到拒绝原谅:愤怒之外,我们能否宽恕?
英谚有云:一图胜千言。没想到,一张寓意马中两国风雨同舟的插图,因大马国旗疏忽遗漏了象征伊斯兰的“新月”图案,而一图激起千层浪。这起事件迅速演变成政治风暴,不仅《星洲日报》总编辑和副编辑主任被停职,警方也已介入调查。今日上午,土著权威组织青年团9名成员更到该报总部前抗议,拒绝接受道歉,并要求即刻开除两名编辑,否则将促请内政部吊销《星洲日报》的出版准证。
弹无虚发
|
唐南发
国旗风波:谁洗了你的脑袋?
《星洲日报》在封面错置国旗,触犯了法律之后,没多少人去检讨这条过时的法律如何继续钳制民众讨论的自由,倒是很多人趁机表态爱国,要求严惩,甚至还到英文和马来文媒体网站留言表态,怕死非中文人士不知道自己有多爱国,我看了只觉得好笑。
更多
文史研究学者安焕然: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
“你问很多人他们忙不忙,没有一个人会回答不忙;但你知道自己在忙什么吗?忙跟盲是两回事,最重要是忙在重点上。”
专访
|
罗咏琦
人物
当每个人都找到答案 齐豫:我就不用再唱〈橄榄树〉了!
“是不是齐豫以后都不用唱〈橄榄树〉了?〈橄榄树〉变成了所有人的橄榄树,所有听过的、喜欢过的、唱过〈橄榄树〉的人,都成为了自己的橄榄树。
专访
|
余坤恬
人物
有些“笑”果,一旦错过就不再——认识中国火锅即兴剧团
“火锅即兴”剧团是中国北京的即兴喜剧品牌,剧团主理人是皮盆,对他来说,即兴喜剧就像一场竞技运动一样,表演者永远无法预料场上会发生什么事情,任何挑战,都需要所有团员协作才能完成,这不是单靠一个人能做到的。 在搞喜剧之前,皮盆卖过车、卖过烧烤、卖过节目、后来才发现自己最喜欢卖笑话。 皮盆从小和父亲一起看过不少的小品,因此埋下了语言艺术的种子。长大后他开始研究新喜剧,脱口秀成了第一个尝试的新喜剧。后来,他发现脱口秀需要不断对生活进行吐槽,但乐天派的他自认没有太多负面情绪,所以很快放弃了。 在做过许多行业之后,三十出头的他因为朋友的邀约,决定到中国中央电视台工作,正式成为“北漂”一族。 因为一次工作坊的体验,让皮盆认识了即兴喜剧,从而爱上这个全新的艺术形式,对于开始厌倦朝九晚五的他,无疑是最好的出路。 小六:一切的机缘巧合,都是因为对喜剧的爱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包括小六。本是话剧演员的他,因为疫情无法上台演出,后来一次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皮盆,因此走上即兴喜剧的道路。 相比起半路出家,企鹅从大学毕业之后就开始接触了即兴喜剧,后来因为一场表演的邀约和体验,也成为了圈内的一份子。 “决定成立剧团的那天晚上我们吃了一顿老北京涮肉(一种火锅),然后(剧团)名字就这么来了。”皮盆和兄弟们之间的一次聚餐,让这个剧团有了雏形,谁也没有料到几年后的他们已经在中国各地办了大大小小的演出。 带着黑框眼镜看似正经的皮盆、总是笑嘻嘻但自认内向的企鹅、看似寡言却总是语出惊人的小六、还有因为工作在身缺席的小钟,虽然性格不同,但他们都因为热爱喜剧而相聚,就像小六说的,“即兴喜剧就像一门语言,即便不了解对方也可以玩到一起。” 看着几人的相处,我似乎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火锅”与“即兴”。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不同的故事前来,像是火锅里看似毫不相干的食材一样,当大家融合在一起时,却一样可以产生出让人惊喜的化学反应。 即兴喜剧不是独角戏 即兴喜剧诞生于1963年,早期在西方国家已经开始盛行,和其他喜剧类型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剧本,一切都靠现场的观众出题。在舞台上,演员会向观众索要一切能组成故事的灵感,或是物件、或是地点,数秒之后,演出必须开始。而作品接下来所有的走向,都完全依赖着表演者之间的默契和观众当下给予的反应。 “我们和观众一起创作,谁也不知道今天会发生什么。” 对于皮盆来说,即兴喜剧就像竞技运动一样,上场之后所面对的一切都无从得知,应对每一道关卡也会用不一样的方式,“这感觉像冲浪,虽然知道前面有浪,但每一次都不一样。” “既定的文本会带来既定的表演节奏,时间长了会变得很枯燥。”因为即兴喜剧所带来的未知感,让企鹅期待每一次的舞台,自己的心情也会随着观众的反应起落,让企鹅觉得每一天都可以过得不一样。 同样喜欢新鲜感的小六,因为即兴所带来的艺术形式让他觉得日子不再枯燥,每一场演出对他来说都是挑战,也是再一次探索的新鲜感。 一部作品的成功并不只一个人的表现,而是大家都肩负着责任,每个人付出一点点,回过头来就会发现一个完整的建筑无形中已经盖好,而这份功劳属于每个人。 你只(要)搬来一块砖,而不是整个教堂。 从获得灵感到舞台呈现只有短短的三秒钟,对表演者来说,所有的焦虑会在表演开始那一刻都消失不见,而是投入到队友的表演里。随着表演场次的增加,团员之间也会互相包容并给予安全感,从而慢慢提升自信,不再执着于每一句话都能让观众捧腹大笑,在他们眼中,“即兴喜剧的舞台上能容忍一切错误。” 即兴喜剧的笑点不是提前设计的,而是去发现的。 因为无实物的表演,让即兴喜剧变得一切皆有可能,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队友的表演给出不一样的反应,让故事有新的变化,队员之间的化学反应有时候连他们也无法预料。 不预想剧情、不刻意搞笑、不破坏剧情,这是一部好作品成立的最大前提。 这样一个极度考验人与人之间协作的表演,不单单是靠着找到比爱情磁场还契合的伙伴,还有平时刻意练习的默契。 在平时的练习里,剧团成员们通常会进行不同的游戏增进彼此的默契,采访时他们演示了其中两个游戏,分别是“大脑联通”和“一人一字故事”。 所谓“大脑联通”,即要求两个人同时说出与对方相关性质的词,直到双方同时说出同一个词为止。而“一人一字故事”以每人分别说出一字,互相接力,直到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才算成功。 即兴喜剧可以被更多人知道 火锅即兴喜剧剧团目前在中国各地已经办过不少的演出,因为本地主办单位的牵线,让他们得以在2024年7月份在马来西亚举行第一场海外演出。 “华语不分文化和地域,只要是有汉语言文化的地方,我们都想尝试。” 这一次来到马来西亚,他们不仅筹备了表演,还与本地学院合作筹办了一系列的工作坊,让更多人了解并开始接触即兴喜剧。 现如今,“即兴喜剧”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被问及是否担心没有市场时,皮盆却一点都不担心。 在皮盆看来,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可谈,当市场小的时候,意味着竞争者也少,因此相对来说市场也会变大。虽然市场内受众群变少,但对于“垦荒者”的创作人来说,他们也因此更容易往上爬。 竞技运动也许无法让所有年龄层都参与,但即兴喜剧却对所有人都友好。在皮盆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资历和阅历也会提升,这对表演者来说是创作路上的帮助。 即兴喜剧的门槛很低,因此小六非常欢迎想尝试但碍于没有基础的新手进入。这不是一个只属于外向者的游戏,对于不同的表演者来说,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最舒适的表演方式,在台上创造属于他们的“安全的环境”。 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总会有不同的喜剧出现,有人喜欢精心设计的笑果,有人喜欢即时的惊喜,无论是哪一种形式,不变的是人们对快乐的追求。 版权声明 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网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
专访
|
余坤恬
人物
更多
宗乡情浓
支持
Sponsored by
>
播客
【对话】梁国忠 X 钟泳健:旅游
播客
|
罗咏琦
【对话】王翠玲 X 吴家润:人工受孕
播客
|
关家汶
更多
工具人
发型师彭俊威:一把剪刀就能做出不同造型
如果只能从众多工具中留下三样工具,那彭俊威一定会选择梳子、平剪以及发夹,因为这三样工具……
工具人
|
封雪莉 · 李佳纹 · 陈诗倪
裁缝师石和平:专业是一步一脚印
在裁缝行业有20年经验的裁缝师石和平(Tracy),缝衣针、大头针、剪刀、弯尺、锁边机、缝衣机、划粉片都是她工作时必要的工具。
工具人
|
封雪莉 · 李佳纹 · 陈诗倪
摄影师林天时:是兴趣就不会疲倦!
摄影师手里的相机,宛如他的第二双眼睛,记录他所看到的一切。
工具人
|
李佳纹 · 陈诗倪 · 封雪莉
舞狮头制作师傅林明国:我是“医”狮头的铁打医生
羊角锤、锯齿型大力钳、手动柳钉枪三样工具,是舞狮头制作师林明国在制作舞狮头时至关重要的工具;有了这三样工具,制作出来的舞狮头才能稳固耐用……
工具人
|
封雪莉 · 李佳纹 · 陈诗倪
电工师傅李家健:只要肯做谋生不是问题
维修电工总有一个不离身的工具箱,沉重的工具箱里放满了各式各样的维修工具,扳手、螺丝刀、钳子、美工刀、测电笔。每样工具承载了电工师傅的刻苦与汗水,工具越是老旧,手艺越是娴熟。电工师傅虽有双灵巧的手,但再灵巧的手,离开了工具,也无法施展手艺。
工具人
|
李佳纹 · 陈诗倪 · 封雪莉
修车技师许荣耀:双手脏黑可那是拼搏的痕迹
卡簧钳、汽车测电笔、汽车诊断仪器,对于从事修车技师的许荣耀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三样工具,因这三样工具能够让他检查出汽车发生故障的原因……
工具人
|
封雪莉 · 李佳纹 · 陈诗倪
蛋糕裱花师区凯宁:灵感来自于生活事物
身为蛋糕裱花师的区凯宁(Rubbii),她的工作离不开“裱花嘴”、“裱花剪”、“裱花钉”、“裱花袋”、“裱花台”这几样工具。
工具人
|
封雪莉 · 李佳纹 · 陈诗倪
制琴师王祺伟:调音是我最值钱的技术
音乐家手握琴弓勾动琴弦,拉出了美妙的音乐,而制琴师王祺伟则用手中的两脚规、凿子 、手刀、游标卡尺、小铁锤、锉刀、刮片、音柱钩,造出了音乐家手中的琴弓和小提琴……
工具人
|
李佳纹 · 陈诗倪 · 封雪莉
>
网热
哈佛起诉特朗普政府 百所高校联署反“政治干预”
哈佛拒绝特朗普政府校园改革与审查要求后提起诉讼,抗议22亿美元科研资助被冻结。美国100多所高校周二联合谴责政府干预学术、滥用科研经费施压,破坏法治与学术自由。
国际
|
编辑部
方济各造访中国成未竟之志 梵中关系走向受瞩
国际
|
编辑部
习近平访马交通瘫痪引民怨 东盟峰会居家办公是解方?
大马
|
陈亿佩
全球领导人悼念教宗方济各
国际
|
编辑部
更多
娱乐
姜大声“D’sWAZE”亚洲巡演大马站 6.7云星剧场开唱
娱乐
|
编辑部
齐豫演唱会得奖名单出炉
娱乐
|
编辑部
张学友《60+巡回演唱会》吉隆坡站8.15-17开唱
娱乐
|
编辑部
更多
分享
安放失意者的角落 那些与谁共鸣的时刻——隔壁老樊“归途”演唱会
当演唱会安可时,全场大合唱〈多想在平庸的生活拥抱你〉。时间仿佛回到了2019年,那段意气风发的日子,还没有疫情,一切尚且安稳如旧。我认识这位民谣唱作人隔壁老樊(樊凯杰),是从这首歌开始的。
分享
|
阮敏瑞 · 黄琬媇
秀真文学基金背后的故事
分享
|
戴小华
反思掌掴事件后的政治噤声
分享
|
程盟凯
在白宫被特朗普训话,是泽连斯基的一场政治好戏?
分享
|
翁煌德
更多
本周热门
本月热门
加入会员
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
下次再说
登入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