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种负面情绪,是我爱你三个字治愈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说一遍。”
这是电影里头的一句台词。说的人是男主角老常的孙女,一个高中刚毕业,准备不顾父母反对要跟爱人远走高飞追逐梦想的女孩。多么天真烂漫,又如真理般理所当然的一句话。但六十多岁经历过丧偶的老常却一脸不置可否:“那三个字我们都埋在心里。”
埋在心里,是因为羞怯说不出口;还是生活有点经历、有点岁数之后都已然明白那三个字其实说了也没用?老年人的现实困境如贫穷、病痛所带来的无助、不安、悲伤、焦虑、愤怒等各种负面情绪,是我爱你三个字能治愈的吗?
来看看电影中另一对老年伴侣:山哥和他那同时罹患癌症和失智症的太太。两人一生清贫,在孩子长大各自成家以后留住在简陋的老房子相依为命,靠做资源回收维持生计,不时还要接济有个赌鬼老公的女儿。临终,山哥含泪笑着对太太说“我中意你啊”,可最终也没能改变了断的决心。他们一起喝下安眠药,手拉手躺在床上以烧炭自杀结束了一生。
都说电影情节是现实社会的缩影。让我们来看看数据(如图),无论是25年前还是近年,全球50岁以上人士(尤其是70岁以上老年人)的自杀比率都远比其他年龄段的比率要高。虽然整体的自杀率与二十多年前相比有所下降,但在2017年全球每十万名年龄70岁及以上的老人当中就有近27人自杀身亡。
再来看看今年位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人均寿命最长,并且已迈入老龄社会的香港。其两性人均寿命是85岁(男性83岁,女性88岁)。根据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协会(The Samaritan Befrienders Hong Kong)公布的最新数据,逐年上升的 “长者自杀 “发生率在2022年破了香港自1973年有记录以来的新记录,高达44% 的自杀案例(共477宗)发生于60岁及以上老年人。换言之,香港平均每天有一名老年人自行了结生命。人均寿命同样超过八十岁的新加坡,老年人自杀情况也堪忧,以去年为例,年龄介于70-79岁的老年人自杀案例相较2021年上升了60%。这些上升的数字背后虽然或多或少跟新冠疫情的影响有关,但老年人自杀的现象其实存在已久,并随着各国人口及社会结构快速老龄化而显得日益严峻。
如同电影里山哥的遗言提到“好几年了我和我老婆都没好好地睡过一次觉“——病痛折磨的往往不仅仅是病人,年迈的另一半照顾者其实也都跟着心力交瘁。根据有关老年自杀的研究报告和文献,除了慢性身体病痛和疾患之外,老年人自杀最常见的诱因还包括失去至亲或独居伴随的“孤独感”、因行动不便给家人造成负担的心理压力、抑郁症;以及:收入问题。
随着寿命延长,很多国家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的老年人都面对退休金不足的窘境。有些发达国家也许还有能力给予老年补贴金或其他社会福利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衣食住行,可是在巨大的通膨压力以及老年人口日益庞大之时,政府补贴金或个人储蓄和退休金往往都不足以应付老年生活的基本开销。于是各国政府要么提高退休年龄,提倡“活到老做到老”,要么就是老年人得自食其力,想办法打零工赚取生活费——试试问谷歌搜寻“elderly poverty” (老年贫穷),你会找到很多在《我爱你》电影里收废品和纸皮的李慧如身影。在日本,贫穷的老年人甚至不惜屡次犯小偷小抢的罪只为了获判刑入狱,好在狱中能得三餐温饱还有人照顾和陪伴。
我们心里都希望,当我们老时能像电影里的老常(常为戒),有房有闲钱有儿孙,临老还能谈一场相知相惜的恋爱。四个老人主角里也只有他说“我去讨好自己了“。我不知道个人要有多好的运气,或年轻时要多努力才能有像老常一样的老年生活。但那些能让老年人自在活动、找到伴的公众地方,让老年人能谋生的机会和环境,让独居或两老相依为命的老人得到支援与心理开导的资源等等,是否可以不必依靠个人运气,而是由社会及国家政策赋予我们呢?
或许人到老年,说不出口的那三个字不是埋在了心里,而是沉没在生活的忧愁里。
延伸阅读:丘桦真专栏《无关痛痒》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