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要求学校举行“巴勒斯坦团结周”活动的决定,引发了激烈讨论。随着社交媒体上流传学生持着玩具枪挺巴的照片,再度将“巴勒斯坦团结周”推到风口浪尖上。目前,教育部已发布了一份详细的指南,规定了在活动中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事情......
以巴冲突加剧,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海内外舞台极力为巴勒斯坦人民发声,而教育部也在10月26日发文告宣布定于10月29日至11月3日举行“巴勒斯坦团结周”(Minggu Solidariti Palestin),涉及教育部属下的所有教育机构,包括学校、技职学校、大学预科班和师范学院。
教育部认为,随着媒体和通讯科技的进步,学生们会接触到与国际冲突和人道主义危机相关的信息,因此他们认为有必要介入,为学生提供相关指导。
文告指出,该活动旨在教育学生人性,包括人权和道德价值观。同时也教导学生,无论种族、宗教或社会地位如何,都需要同情和关心他人所遭受的苦难。这些核心价值与学校公民教育课程所强调的价值观一致,即相互尊重、关爱、负责任等。
教育部也指出,“巴勒斯坦团结周”期间将举行各种活动,以配合现有的指南。部分活动可能只涉及伊斯兰学生,例如祈祷和诵经的宗教活动。教育部强调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和和平之爱,并鼓励学生了解并响应当前的全球议题。
不过,这项决定随即引发不满。
随着社交媒体上流传多张师生打扮成“圣战分子”,手持玩具枪的照片,更是引起外界的强烈质疑和抗议。
婆罗洲高原国会议员拿督威利莫因认为,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他表示,他个人相信团结一致反对残暴及战争罪行并没有问题,但他质疑是否需要让这些议题引入学校,将那些本应关注自身未来的学生卷入其中。他强调,他维护世界和平,也相信所有国会议员都要求和平。
行动党木威区国会议员拿督倪可汉则表示,加沙地带的局势非常复杂,即使是成年人也会难以完全明白。他担忧有任何团体会试图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仇恨的种子,因此不支持将这一问题引入学校教育。
砂拉越巴卡拉兰州议员巴鲁比安表示,尽管他同情武装冲突的受害者,但教育部的相关指令却让学生被迫在复杂的地缘政治问题上选边站。他强调了同情受害者并传播和平信息的重要性,但也认为将孩子们卷入这些复杂的政治事务对他们的福祉和教育不利。
“学校应保持为一个学习、成长和理解的中立空间。”
公正党12名国州议员也联署,敦促教育部重新研究“巴勒斯坦团结周”的指示,以确保学校和公共机构能够免于暴力和报复的元素。文告指出,尽管理解教育部的目的是教导学生人道主义价值观、基本人权和对苦难者的关怀,但他们担心很难确保“巴勒斯坦团结周”不会传播报复和暴力情绪。
同时,12名公正党国州议员要求教育部对那些校方无法遵从教育部指南,同时在学校煽动暴力的情况进行严厉惩罚。他们强调,将国际冲突议题引入校园是不合适的,需要重新考虑。
行动党秘书长陆兆福也发文告表示,一所小学在挺巴活动中出现了暴力和极端元素,包括使用武器模型,让行动党深感不安。他明确表示,行动党反对一切形式的暴力,更不赞同在校园内举办任何的武装暴力活动。因此他敦促教育部采取严厉的纪律措施,同时禁止再次发生类似的活动。他认为,教育部理应重新检讨在校园推动“巴勒斯坦团结周”的决定,并采用更合适的方式向学生传达信息。
陆兆福重申,行动党将继续基于人道原则支持巴勒斯坦人,并积极发声,以协助巴勒斯坦争取解放和恢复主权与领土的权利,同时遵循政府的立场,支持国际上为巴勒斯坦的自由而斗争的努力。
柔佛王储东姑依斯迈做客凯里的博客节目“出去一下”(Keluar Sekejap)时,也质疑学生持玩具枪挺巴勒斯坦的行为,究竟是想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
“虽然(学生所持的)是玩具,不是真的武器,但你们究竟想要传达什么样的讯息?”
他透露,他收到了许多有关这些照片的报告,其中提到教师鼓励学生携带”武器”。而他已联系教育部长法迪娜和柔佛州的教育领域负责人,要求他们监督每所学校。
他认为,如果国人想要支持巴勒斯坦,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捐款、祈祷和提供援助。
不过,也有部分政治人物支持教育部的决定。
青体部副部长阿当阿里接受《今日自由大马》采访时则表示,“巴勒斯坦团结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以巴冲突实情,并灌输学生正确的道德观,避免他们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
“学生必须理解,巴勒斯坦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他们必须有机会审查、研究、撰写和探索描述现实情况的内容,以更好地理解团结和同仇敌忾的意义。他们应该接受正确的观念,即世界需要和平。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教导孩子有关全球和平的事情。”
阿当阿里表示,教育部必须谨慎执行这项活动,因为有些学生仍然不充分了解这场冲突。
“如果我们不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就会有一些人利用机会,试图左右他们的思维。”
玻璃市大臣莫哈末苏克里认为,在“巴勒斯坦团结周”期间持玩具枪来表达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声援是没有问题的,但教师必须向学生清楚讲解以巴冲突的来龙去脉,也解释所展示的武器只是玩具枪。同时,教师还必须灌输学生们反暴力意识,以避免学生受到暴力元素的影响。
他认为,举办“巴勒斯坦团结周”是有必要的,因为这可以让下一代明白战争是不好的,也可以明白世界上还有恐怖分子的存在,让他们理解战争带来的痛苦,以便更能理解和体会独立的重要性和美好。
巫统最高理事卜艾则表示,网络上所流传的师生持玩具枪声援巴勒斯坦事件,是在更早之前举行的活动,同时不符合当局的活动指南。他认为,该事件是害群之马者所为,教育部不应屈服于外部压力,而取消“巴勒斯坦团结周”活动。
过去曾担任教育副部长的卜艾指出,当全国和世界都在谴责以色列暴行时,马来西亚各阶层人民没有理由,不与被剥夺优质教育权利的巴勒斯坦人站在一起。
此外,槟州公正党妇女组主席诺希达雅认为,教育部不需要屈服于外界的警告和批评,并批评一些领袖和政治人物,在此课题上发表声明时使用具有贬低性质的术语,也未事先了解教育部主办此类项目的真正意图。她认为,这种不负责任的声明只会为一些不负责任的当事人提供机会,将这个人道议题政治化。
她强调,教育部的努力符合公正党斗争的目标和目的的,根据该党党章的相关条款,旨在提高人类尊严、价值观和尊重文化、捍卫人权,以及在经济、政治和行政领域坚守诚信和问责原则。她也强调当今时代的儿童更容易接触当前的全球性问题,因此培养他们的人道精神和价值观非常重要。
随着学生持枪挺巴掀起争议后,教育部于10月27日澄清,网传学童拿着玩具枪声援巴勒斯坦的活动,实际上并不是在教育部所宣布落实的“巴勒斯坦团结周”活动期间。同时也强调,该活动并没有遵守教育部制定的指南。
教育部强调,不会对在“巴勒斯坦团结周”期间举办任何极端主义形式的活动妥协,“(所组织的活动)不允许使用含有挑衅和对峙元素的武器复制品、图标和符号。”
文告也指出,教育部旗下的所有机构需时刻遵守已制定的活动举办指南。“巴勒斯坦团结周应视为一个平台,用于教育学生有关纯粹价值观、宽容、爱与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首相安华也表明,虽然政府鼓励学校声援巴勒斯坦,但不会强迫任何学校主办“巴勒斯坦团结周”活动,也提醒学校妥善地控制该活动,以免造成问题。
教育部长法迪娜于30日在社交媒体X上发布个教育机构举行“巴勒斯坦团结周”的指南,列举活动有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7项应该做的事情:
- 专注于人权斗争,强调人权斗争及和平的重要性,而非突显暴力元素。
- 鼓励举办教育活动如讲座会、摄影展和纪录片放映会,反映巴勒斯坦的实际状况。
- 邀请权威演讲嘉宾,选择有知识且能够平衡陈述事实的演讲者。
- 鼓励公开对话,组织论坛,从不同角度讨论问题。
- 邀请合作,邀请具有经验的人权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协办活动。
- 举行慈善活动,筹募物资供人道援助,如粮食、衣物或教育物品。
- 宣杨和平,在所有活动中强调和平、公正及和谐的重要。
7项不应该做的事情:
- 避免极端主义论述,勿使用会被视为挑衅或支持暴力的符号,如枪械、剑和矛。
- 避免归咎个人或宗教,勿因为少数人的行为,就概括而论,归咎整个群体或特定宗教。
- 勿篡改事实,确保所传达的资讯是真实且不具误导性。
- 避免会造成冲突和紧张情绪的活动,例如街头抗议等活动。
- 不得涉及政党,不能偏袒或给予任何政党平台。
- 不要只是强调一方的观点,尽管活动目的是为了声援巴勒斯坦,但尽量平衡地描述局势。
- 避免使用会引起争议的符号或图标。
根据《马新社》28日报道,尽管教育部发出指示要求学校举办“巴勒斯坦团结周”,但高等教育部却表示不打算跟进。
高等教育部长莫哈末卡立表示,该部会让大专学府自行决定以何种形式和方式来支持巴勒斯坦。他解释,这是因为每所大专学府都有各自指南和自由,可以自行规划安排任何合适活动。
卡立强调,“必须了解,在高教部,我们不控制或决定大学的所有事务,每所大学都有各自的规则和指南,不同于中小学校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