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有一种无形的流动性力量,它能够在我们的感官世界里构成一个空间与事件,也能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激发情感的发生与思绪的组成。
长期关注声音与设计、建筑、人文之间创意美学的SOL声活圈制作了全新系列节目《Sound Makers声音匠人》,本次共探访了四位不同类型的声音艺术家、音乐创作人,看看他们如何将思想的种子收录在声音里。
节目从2024年6月7日开始,每周五下午三点在YouTube频道上线,让四位“声音匠人”陪伴你度过炎炎夏日,静下心来聆听、感受声音的力量。
第一集:台湾电影音效大师杜笃之塑造观影共感
《悲情城市》、《海角七号》、《艋舺》、《刺客聂隐娘》、《大佛普拉斯》⋯⋯若你喜爱台湾电影,必定听过杜笃之所“制造”的声音。他不只是台湾知名电影录音师、音效师,更是华语电影中“音效”的代名词,曾获得十三座金马奖最佳录音、最佳音效,以及坎城影展等技术大奖、国家文艺奖等殊荣,法国南特三洲影展更为其特别策划“杜笃之回顾展”,可见他在电影人心中的份量有多重。
在节目中,我们将会看到他是如何透过生活经验与感官练习来累积声音的资料库、进而塑造出共感符号,引导观众进入故事氛围、感受细节质地,相信“在电影院里发生的一切是真的”。此外,对于快速变化的数位时代,如何因应不同的载体与技术,将声音做最好的发挥?杜笃之也会分享他的看法,他是如何转换心态,使AI成为更好的帮手,而非敌人,并在不断地求知之中取得进步。
第二集:制琴师陈振盛用匠人的温度制作乐器
曾在第10届国际提琴制作比赛的非职业制琴师组别中,获得中提琴及小提琴金奖的制琴师陈振盛,是少数在马来西亚投入提琴精工制作的匠人,在这一行耕耘已有15年。
在寂静的工作室里,陈振盛会从感受木头质地开始。由于没有一块木头的纹路、质地是相同的,即便是同一棵树,不同部位也会有不同的生长脉络,他需要判断其适合的位置——是琴头、面板、侧板,还是背板,接着以刀刻画、磨合,然后组合、油漆、上弦,每把提琴都需要花费300个小时左右,也就是两至三个月之间。
他是如何在安静而孤寂的空间里,一次又一次地进行自我对话,形塑出自己的轮廓,并将想法传承在提琴里的呢?敬请锁定第二集的节目。
第三集:香港“最强女配音员”周恩恩带你穿梭各动画影集、电影和剧集
如果你是香港动漫迷,一定不会错过《ONE PIECE》、《名侦探柯南》、《火影忍者》这些经典动画,但你可曾想过,路飞(台译鲁夫)、柯南、涡卷鸣门(台译漩涡鸣人)这些角色的声音都是出自于知名配音员周恩恩吗?
自90年代投身配音界以来,周恩恩累积不少代表作,其声音可塑性极高,不论是女声、男声或童声,皆转换自如,在本次的节目中,我们甚至能看到她示范如何“变声入戏”。即便身在观众看不见的幕后,她仍会要求自己与徒弟在配音时,脸部表情跟肢体动作也都必须到位,如此一来,“音位”才会准,气氛才会对。
对于身处在声音领域的工作者来说,最为残酷的莫过于“失声”,曾经历这般低潮的她,是如何靠着推广、传承配音的使命感,收拾眼泪,面对下一个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重大冲击的AI浪潮?让我们听她娓娓道来。
第四集:声音艺术家锦安建置声音图书馆,扩展声音的各种可能
作为一名声音艺术家、同时也是创作歌手的锦安,在音乐制作的过程中,看到国外平台有许多声音样本的图书馆,因而有了制作新加坡版本的“声音图书馆”的念头。
锦安前往不同地方进行“声音采集”,她相信每次声音都是一期一会,错过了这次,下次录到的就是不同的声音。可能是不同人的脚步声,可能是车子行经,抑或是虫鸣鸟叫,就像指纹一般,每个地方都会有它专属的指纹。而这些声音采集,以及与声音互动的方式,都会产生独特的感受,锦安会将这些想法写在日志里,或许哪一天就能应用在歌曲创作中。
如果不想错过《Sound Makers声音匠人》系列影片,现在就订阅SOL声活圈的YouTube频道,并开启小铃铛,最新集数上线时便会立刻收到通知,让你不错过任何一集精彩的匠人故事,探索更多关于声音的力量与可能性。
观看《Sound Makers声音匠人》系列访谈:https://bit.ly/3VnLZ0Z
若你想透过文字进一步认识《Sound Makers声音匠人》系列的人物,立即点击阅读: https://bit.ly/4bHRxu8
《Sound Makers声音匠人》系列照片:https://bit.ly/3wTxM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