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我没人姓】我不姓尤,也不姓游,我姓由——爱自“由”的由洛羽

在马来西亚这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国度,名字与姓氏背后,往往隐藏着一段跨越时空的故事。从“由剑”到“由洛羽”,从中国山东远嫁马来西亚,这位中国媳妇不仅承载着一个家族的姓氏传承,也在异乡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新篇章。她的故事不仅关乎一段跨国婚姻的融合与磨合,更是一段关于身份认同、文化碰撞与追根溯源的深刻旅程。透过她的视角,我们看见一个“稀有姓氏”所代表的家族记忆,也见证她如何以一间私人厨房,在异乡烹出家的味道与归属。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推行“一胎政策”。由姓家族在第七代没有男性后代,因此爷爷一直渴望迎来男孙。在媳妇怀孕之时,爷爷“先下手为强”,提早为肚子里的宝宝取名为——由剑。这一男性化的名字伴随着由洛羽成长,直到远嫁大马后,家公才根据她的生辰八字帮她改名为——由洛羽。

由洛羽诞生于中国山东,曾到中国深圳发展,目前定居马来西亚。在这个流动的过程中,她经常结识新朋友,当然也少不了自我介绍。由于和“由”近音的姓氏较多,她在自我介绍时,常被误认为姓“游”或“尤”。面对这样的局面,由洛羽便会说道:“我是自由的‘由’。”

在马来西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在所难免的,但由洛羽补充,甚至是中国人听到她的姓“由”时,也会说“原来有这种姓”、“这种姓氏很少见”等等。

由姓没被列入百家姓中也不足为奇,由洛羽因而感到自豪,并强调,其中带有一种“稀缺感”。

由洛羽认为,“老家的人基本上在山东——闯关东,后来北上”的这说法较为可靠,因为她的祖籍是山东。(摄影:张哲斌)

姓氏的

根据网上的资料,由姓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出自春秋时期的晋国,是晋国外迁到秦国任宰相“由余”的后代,他的后人分为两大姓,一姓“由”,一姓“余”;二是出自同期的楚国,出身于楚王孙“由于”。

“听老一辈的人说,老家的人基本上在山东——闯关东,后来北上。”由洛羽认为,这说法较为可靠,因为她的祖籍是山东。

她曾听闻另一种说法,原本的姓氏是“田”,但为了躲避政治风险,祖先在逃难之时,在原本的姓氏加上一笔,变成“由”。

说到姓氏的由来,由洛羽忆起童年说道:“每当过年,全部人齐聚老家,将手绘的族谱贴在墙上,并准备一些特别的食物,在族谱面前祭拜祖先。”

在她记忆中的族谱就像古董,因为它很皱烂,并不像其他姓氏像书一样正规的族谱。

由洛羽手写姓名。(摄影:张哲斌)

多年以后,父亲在由姓家族中发起追祖,并到山东聚集由姓的亲人,共同完成属于由姓家族的族谱——山东省海阳市里店镇朱坞村由氏族谱。

说到父亲发起追祖的事迹,由洛羽感慨表示:“要有这个心的人才可以,如果你没有心,你姓什么都无所谓……”

“只有男的名字会在族谱上,女的名字不会在族谱上……”由洛羽说道。

但是,“由剑”这一名字仍会保存在族谱里,其原因令人感到惋惜。

在由洛羽的这一代恰好全是女性后代,换言之,她家在族谱上被迫停留在她这一代。

尽管如此,由洛羽仍表示:“想为老由家的人做一点贡献。”

异国恋人看大马

由洛羽与丈夫参加恋人比赛,两人的婚照登上报章。(受访者提供)

2009年,由洛羽与丈夫参加恋人比赛,获得冠军,两人的婚照更是登上报章。由洛羽作为中国媳妇,成为当时的一大亮点。

婚后前期,由洛羽与丈夫到深圳发展,直到2016年才定居马来西亚。

由洛羽还未远嫁马来西亚前,她坚信双方都是华人,并使用同一语言,沟通上没问题,在相处方面肯定也没问题。

事实并非如此,由于双方的生长环境不同,难免出现一些思维观念或文化上的差异,但在双方的包容之下,终究能够解决矛盾。“会很多磕磕绊绊,跨国婚姻没有那么容易。”由洛羽说。

中国人与马来西亚人的点餐习惯。(访问网制图)

在饮食方面,由洛羽深有感悟。作为中国的北方人,她用餐时习惯点菜,一人点一份,保证每个人吃到不同的菜色;马来西亚人则习惯点一份大分量的餐点,几人一同共享。为此,由洛羽表示不理解。

此外,由洛羽表示,中国人在用餐的礼仪上比较讲究,晚辈等长辈动筷后才可以动筷,但马来西亚人则相反。

她笑言:“马来西亚人通常会说‘爸妈吃了啊’,便吃了起来。”

元宵节,马来西亚人吃汤圆;中国人则吃饺子。(访问网制图)

谈到节日,由洛羽以元宵节作为例子。

她说,马来西亚人过节非常忙碌,在元宵节准备汤园之余,还要准备祭拜神明、祖先的祭品;中国人在过元宵节时相对轻松,家人聚在一起吃饺子,守在电视前看春节联欢晚会(春晚),一起为新的一年倒数。

由洛羽身为母亲,不但积极参与学校的志工活动,更是对马来西亚的教育制度百思不解。

她说:“马来西亚的老师特别‘全能’,一位老师教授几个科目。”在中国的教育制度中,一位老师仅负责一个科目。

此外,中国的级任老师以及科目老师是固定的,维持至学生毕业,以此确保教师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表现;马来西亚在这方面则恰恰相反。

来马将近10年的由洛羽对于当地的饮食、节日、教育、生活等方面深有感悟。(受访者提供)

由洛羽说,来马初期,最不习惯的就是“马来西亚很慢”。例如,商场早上10时才营业、处理公事的程序复杂等,这与她在深圳的生活节奏形成巨大的反差。

随着时间的推进,她早已适应这片土地,她的口音、用词、罗惹(Rojak)式的语言就是最好的证明。

由洛羽定居大马将近十年,但对她而言,这里仍是新的地方。爱自由的由洛羽时常出游,她发现马来西亚的友族非常友好,并且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热情。

她认为:“马来西亚是非常舒服的国家”。

创办私人厨房“Y.O.S由膳”

对于由洛羽来说,马来西亚已是她的第二个家,能够让大马人民品尝到她亲手烹饪的饭菜,也是一种幸福。

因此,由洛羽创立一家私人厨房——Y.O.S由膳

Y.O.S由膳专注于提供精致的日餐、简餐以及时尚餐品,并坚持提供慷慨的分量。所有菜品均为新鲜手作,确保每一道美食都充满诚意与品质。

由洛羽指出,Y.O.S由膳善待每一个食材,精心搭配,让它们之间碰撞出味蕾的火花。同时,自身创立的私人厨房也秉持自由选择、可靠性和用心制作的原则,为大马人民带来独特的餐饮体验。

由洛羽创立的私人厨房——Y.O.S由膳。(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马中的距离

相较于中国,由洛羽认为马来西亚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保留相对完整,姓氏宗亲会即是最好的证明。

她说:“马来西亚的这种味道就很重”,大家会因为同样姓氏而合作、聚会、互相交流等。

来马后,由洛羽对于自身姓氏的自豪感更为强烈,这莫过于文化情节的影响。加上今年是马中建交50周年,大至国家,小至家庭之间的关系依旧紧密。

由洛羽认为,大家必须了解自己的姓氏,去寻根,挖掘祖先来自中国什么地方……鼓励大家去寻根,现代人都属于个体动物,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较为疏远,寻根让大家有血缘上的关系,不忘本……

编按:您身边是否有姓氏与众不同的朋友?请推荐予访问网,让访问网来访问他们,让更多人认识他们;请电邮至editor@theinterview.asia提供资讯,让我们的采访团队联系他们。

版权声明: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网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8 / 5. 评分人数: 6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张哲斌

zhebin@theinterview.asia

《访问》实习生,苏丹依德理斯教育大学——中文学程大四生。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