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情绪有价

酸民的养成方法——写在李梓嘉夺得奥运铜牌后

刚夺得奥运会羽毛球赛男子单打铜牌的李梓嘉赛后接受媒体访问时,有感而发地说:“我每天早上醒来看到各种各样的新闻,又出现了我的名字,我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我只能每天早起练习,安静地面对这一切。我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告诉我自己不管他们如何羞辱我,说我的不是,我都会证明给他们看。”

我听到了李梓嘉的诉说,也感受到心疼,感受到他面对抨击和言论的压力,也很钦佩他经历这么多言论压力和羞辱,也愿意这么努力,代表马来西亚出赛,甚至争取到奥运的羽球男单项目铜牌。

也因为这份诉说,我开始思考“酸民”这个现象,也刚好接触了《逆转恨意》这本书,让我对酸民的养成有了不一样的视角。

《逆转恨意》小说。(图片来源:访问网制图)

《逆转恨意》的作者莎莉·康恩因为其工作的独特性——CNN的政治评论家和专栏作家,而常遭受网络酸民的恶意攻击和羞辱。有一天,她好奇这些素未谋面的人,怎么可以在网络世界如此的狠毒、如此的恶言相向,他们在现实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于是,她走遍世界各地,采访网络酸民、极端分子和恐怖分子等。有趣的是,他发现这些大家眼中的坏人,却是他人生活中的好人;甚至心怀恨意的恐怖分子,也是一个会恐惧、会无助以及对他人有爱的平凡人。

为什么这些平凡人,会带着这么多的恶意?这当中极可能是大家都有尚未觉察的“恨意”。

这里的“恨”不是那种极端的情绪,而是群体与群体的对立、种族与阶级的相互歧视以及信仰与价值观冲突所产生的敌意。

“你应该是我期待的样子的!”
“你不跟随我们(群体)认同的价值走,你就是错!”
“过去的人这样,你们怎么比得上!”
“你怎么伤害我钦佩的人!你什么都不是”

酸民的言论其实带着隐形的对立和歧视,做出有敌意的言语。(图片来源:pixabay)

如果以这个视角看待酸民,就会发现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酸民”。因为只要你相信自身群体或自身习惯的想法是绝对正确的,并认定对方想法是错误的,而对他人做出了有敌意的讽刺、攻击和羞辱等言论,那恭喜你!你就已经进阶成酸民之列。简单而言,酸民的言论其实带着隐形的对立和歧视,做出有敌意的言语。

我说大家都极可能是酸民,不是为了贬低大家,而是希望大家带着更敏锐的觉察力来看见自己的敌意。因为导致这些敌意形成是人性和体制,是防不胜防的。我们的人性面都渴望归属,所以我们会归属在某一些文化和群体,归属的过程中会形成自己认同的价值,而这些价值会混入了体制里的刻板印象、个别成见、排他性语言以及认为自己的价值高人一等。如果我们不能求同存异,觉察自己的价值观和敌意,我们会被自身的偏见和体制的歧视带着走。

莎莉·康恩在采访网络酸民的过程中,发现网络酸民的偏见得以维持,最大原因来自于他们常年依附的小团体和常造访的网站。通过这些网站和团体所散播的谣言和言论,强调她做了一些“不好的事”,网络酸民就会简化归因(心理学语言为基本归因谬误)成她人格的缺失(她是坏人),而不考虑外界的影响或有关脉络的考量。

“发生这个事,一定就是他的态度问题!之前我们也有听过这个传闻!不会空穴来风。”

“大家不喜欢他,他一定就是太过骄傲和自以为是!”

除了基本归因谬误,《罪有应得》的错误认知,也会强化我们的偏见。罪有应得的错误感知认为:别人会遭受我不曾经历的不合理对待,那就代表他是罪有应得。

“他一定做错什么,别人才会这样对他啊!他是罪有应得的!你看,我又没有遭受同样的对待!”

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有素质的网民。(图片来源:pixabay)

除了群体的认同和心理的偏差,酸民言论能够持续发酵也归功于网络讯息的引导、媒体的带风向以及有影响力的单位所散播偏驳叙事(不完整的故事)。在《1984》这本小说里,老百姓需要每日固定参与“两分钟仇恨”的环节,观赏把国家(大洋国)敌人加以妖魔化的短片,老百姓的愤怒和仇恨被持续煽动,拥有了没头没脑的狂热爱国情操,仇视神秘的敌人。

根据“两分钟仇恨”的对照,如果你因为网络讯息而妖魔化了某个名人,正义化了某个形象,以及深信他人就是受害者,而做出攻击性的言论,你很可能已经掉入“受害者竞争”和“酸民对立的漩涡”当中。

莎莉·康恩在采访中,发现很少恐怖分子觉得自己充满恶意,因为群体洗脑和偏见,都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一方。或许,当我们陷入酸民对立的漩涡中,我们也会觉得自己立场正确,对方就是一个迫害者,而我捍卫的那一方是绝对的正义,是受害者以及我们的价值观比较高尚。这种认定的敌意和对立,是无法通过任何的言语攻击、争论或相互羞辱来化解的。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其实双方都没错(除非对方做非常有伤害性的行为),你觉察到自己掉入了价值观和群体的对立,理解到对方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同时能够清晰和尊重地说出立场而不纠缠。那你正在提升着自身的网络素养,成为一个有觉知和素养的网络使用者。

很多时候,我们与“恶”的距离,不是真正的恶意,而是未被觉察的对立与“恨意”。

我觉得李梓嘉的某些行为和决定,确实与某些群体、体制和价值观是对立的。但他的眼泪和努力,也告诉着大家,他是有血有泪的人,同时也在竭尽所能为国争光。我们可以不认同他某些行为,同时我们也可以学习看见他的努力、不放弃、对羽球的热爱和想要为马来西亚争取奖牌的精神。

求同存异——也许是网络素养的第一步,也是最艰难的一步。

延伸阅读:张志伟专栏《情绪有价》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8 / 5. 评分人数: 39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张志伟

热爱故事、人性和心理的生命陪伴者,相信情绪有存在的价值。现为马来西亚注册与执证辅导员。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