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第一部以五一三事件为背景的电影,这部由张吉安执导的《五月雪》话题性很高。它在首映后的整个七月份,就一直占据了中文媒体圈的话题高位,有议论拍摄手法晦涩难懂的、有解释电影里各种隐晦符号的、也有被五一三事件幸存者的故事触动,对这个国家55年前发生的事故感到悲痛的。
当然,说到电影晦涩难懂、充满符号,这是可以理解的,它并不完全是制作团队刻意为之,而是其一,这是大马史上最敏感的议题,很多内容只可意会不能言传,以免被误解为挑战社会现状;然后其二,这段事故的官方资料不足让编辑只能大量依赖幸存者与其后代的回忆,以及遗留下来的田野资料来拼凑画面,而当中一些可能时代过于久远导致内容真假难辨。
更何况,这部电影在原有的策划中,是一部纪录片,但其最终被拍成电影,也是因为这两大理由。所以,与其说《五月雪》内容隐晦,不如说它含蓄。含蓄地透过各种符号,比如巴士、拿督公、洗脚水、榴梿等物件来展示当时的种族氛围、文化融合,再含蓄地铺排幸存者的心路历程,然后以哀悼仪式结尾。
这种含蓄不是很多人愿意看到的,因为有很多踏入戏院观赏这部片的民众,他们是抱着想要读懂五一三事件而来的。毕竟,这是一件蒙着神秘面纱的事故;而且,它奠基了我国以单一种族为中心的基本国策,而这足以让一些对现状不满的年轻人,有着想要窥探过往,从中追究谁造成当前社会不平等的想法。
电影的含蓄,就让这些带有这种想法的观众失望。当然,从某个角度来看,拥有这样的要求是苛刻的,因为作为一部艺术电影,它不可能承载叙述完整历史的重责,更何况,在本地官方资料严重缺乏的前提之下,真正的背景故事必须由外人来完整叙述,而这方面往往又必须依赖大量对外交文件与相关报道的深入考究。
比如在1969年4月杪履任的已故美国驻马政治随员约翰哈勃,就在1996年的访谈中提到——1969年5月10日全国大选结束后的第二天,反对党举办了“喧哗与吵闹”的游行来庆祝自己在战绩,而大使馆此刻已感受到怪异氛围,因为他们透过各种管道获悉吉隆坡流传着各种具有挑衅性的谣言,例如,游街的华裔向清真寺抛掷猪肉、有青年向甘榜马来女子展示私处等。
哈勃进一步解释说,这些流言在游行时已广为流传,虽然查证无门但相信真有其事的马来人却越来越多。当时美使馆在评估情况后也发现大马政府已洞悉此事,惟对方觉得情况仍受控制而无意干涉,导致执法单位在冲突爆发之时无法迅速应对。这为武装部队的介入提供了条件,但军人不是被训练来维持治安的,所以哈勃表明,军人介入让情况变得更加混乱。
这段回忆,基本能解除《五月雪》剧中,戏台附近的街区在白天明明熙来攘往,却展现着诡异氛围的疑惑,因为当时族群关系已非常紧张。在这之后还有一幕。被拿督公附身后的乩童对戏班在《玄坛打虎》旺台戏曲中的老虎“食用”和抛掷猪肉到台下的安排而雷霆大怒(戏台旁是拿督公庙,拿督公不能吃猪肉),其实也可以切入哈勃在当时听到的谣言。
当然,《五月雪》通过侧写镜头让观众感受到513之夜的混乱,作为一部电影这虽是含蓄,但在大马的语境之下已是相当大胆,所以要进一步了解状况,就必须转向英国驻马最高专员署向英国外交部发送的电报。根据已解密的电报,混乱是从傍晚6点30分的甘榜巴鲁马来人大集会开始,并迅速扩散,虽然政府很快发布宵禁,但情况直至晚间9点30分才稍微受控。
尽管军警在之后的管控滴水不漏,但英驻马副高级专员安东尼达夫在5月14日的电报中写道,吉隆坡的情况并不乐观,因为这些管控措施在光天化日中貌似“不太成功”,这让执法人员感到焦虑,他们不知道入夜后(hours of darkness)会发生什么事。
这种情况让澳洲、纽西兰和英国驻马使节想会见会见刚刚掌握大权的敦拉萨,但英外交部也在同日发出指示,澳纽英的驻防军人会调往边界,让大马政府能够抽调边界的军警到槟城、吉隆坡和森美兰维稳。虽然这些电报并没有揭露更多混乱的细节,但它展现了拔刃张弩的氛围,连使节都深感不安。
显然,要读懂五一三,想单纯地依赖《五月雪》是不可能的,因为毕竟它是从幸存者的角度来书写事故。而要更全面成为一部填补五一三事件的历史空白,这就不可能是一部艺术电影所能够肩负的了。
▌延伸阅读:刘惟诚专栏《修辞立诚》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