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外国人在马来西亚:他们为什么喜欢长住马来西亚?

众所周知,马来西亚有马来人、华人、印度人三大种族,还有东马的卡达山与伊班人,更有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原住民,虽然肤色不同,但这是属于马来西亚的颜色。有人形容我们像一个大染缸,但又彼此和谐地生活着,这些日常,在外国人看起来似乎有些“神奇”。

时代变迁,打破地域限制已不是难事,有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到访我国,其中有不少人因此爱上这片土地,选择定居马来西亚,后来也找到了自己所向往的未来。趁着马来西亚日,访问网从三位长时间生活在马来西亚的外国人,听一听他们在这里生活的故事,以及他们怎么看马来西亚。

纽西兰人伍澳利:四海之内皆兄弟,是那个熟悉的感觉

眼前这位穿着碎花衬衫的男子,一进门就亲切地用马来语和店员聊天,要不是那突出的五官以及白里透红的双颊,我也许只会当他是个热情的马来西亚人。他是伍澳利(Oliver Woods),一位在马来西亚生活了超过二十年的纽西兰人。

听见伍澳利流利的英语夹杂着华语和马来语,让人感到眼前一亮。(摄影:余坤恬)

虽然早有耳闻,但听见伍澳利流利的英语夹杂着华语和马来语,还是让人感到眼前一亮。“伍澳利”这个名字,是大学老师为他取的,但伍澳利不仅仅是记得自己的名字,还可以一笔一划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听着伍澳利近乎标准的发音,细问之下才发现原来他从小就在中华文化的氛围中长大,这段缘分从自己的爷爷开始影响至今。

在二战时期,伍澳利的爷爷与一名来自中国的传教士相识,三十年代的那个男孩开始对中华文化燃起了浓厚的兴趣,伍澳利说,在那个年代,爷爷的举动听起来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但也正是因为伍爷爷的兴趣使然,对他来说学习中文似乎变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是我的爷爷成就了我”,伍澳利这样说。

2007年,伍澳利来马来西亚旅游,托一位来自斯里兰卡朋友的福,当时的他还学习了基本的马来语,所以对他来说,自己的身上已经具备了马来西亚的主要三大元素,融入这个社会反而轻而易举。“我不止认识了来自斯里兰卡的马来人,还认识了一些讲淡米尔语的朋友。”

对伍澳利来说,在马来西亚生活不仅仅是给自己一个全新的环境,更多地是提供了不同的机会。(摄影:余坤恬)

听到这里,不难猜出伍澳利拥有极广的朋友圈,而与人交谈,是伍澳利喜欢也擅长的,“我学习不同的语言从来不是为了赚钱,而仅仅是因为我喜欢和人交流。”当他学习别人的语言时,自己也会对这个世界多一些了解,也代表自己对别人的文化更靠近了一步。

从西方国家到三语并存的东南亚文化,伍澳利原以为自己会面临极大的挑战,却没想到比想象中简单很多,在马来西亚生活让他感觉和自己的生长环境没什么不一样。

“虽然外表和亚洲人不一样,但这里的人们并不会用异样的眼光来看你,这让我感到很舒服。”也正是这样初印象,虽然身处他乡,但自己依然可以做一个普通人,也可以和其他人融洽相处,就像面对自己家乡的兄弟一样,这让伍澳利想起自己最喜欢的中国名著《水浒传》里提到的兄弟之情。

《水浒传》是伍澳利最喜欢的名著。(图片来源:手机搜狐网)

对伍澳利来说,在马来西亚生活不仅是给自己一个全新的环境,更多的是提供了不同的机会,尤其是工作上。伍澳利在马来西亚成功地开启了自己的第一门生意,慢慢地,他也能够与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交流,其中还包括前任首相敦马哈迪。这些从未想过的机会,让伍澳利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也让自己变得更有自信去拓展自己的商业。

伍澳利现担任马来西亚新西兰商会(Malaysia New Zealand Chamber of Commerce)的秘书,现在的他不仅在马来西亚有了自己的事业,同时也是首位DE Rantau(数字游民签证)的签证持有者。

2023年,伍澳利正式成为首位DE Rantau(数字游民签证)的签证持有者。(图片来源:伍澳利LinkedIn个人主页)

DE Rantau最开始成立的目的,是为数字游牧民所提供的远程工作签证(DE Rantau Nomad Pass)。所谓数字游牧民(Digital nomad),指的是完全依靠互联网赚取收入的群体。数码部部长哥宾星也在今年宣布,DE Rantau计划正式开放给非信息技术(IT)或非数字领域工作人士申请,此举也是为了向其他提供DE Rantau签证的国家看齐。

这些举措让伍澳利看见马来西亚官方机构也正在努力让世界看见这个国家,“马来西亚人需要更骄傲地告诉全世界,这是一个多么棒的国家。”这片67岁的国土,其实有太多值得分享给全世界,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一切,其实都是值得引以为傲的独有文化。

苏格兰人阿拉娜:永远感恩 ,永远感受着大马的炙热

用头巾包裹头发,换上一身的长裙,这是外人在阿拉娜(Alana Dunsmore)身上“看见”的变化。于阿拉娜而言,从苏格兰到马来西亚生活的每一天都在帮助她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2019年,阿拉娜和马来西亚的缘分正式展开。(摄影:余坤恬)

选择皈依伊斯兰教,不是一时兴起的决定,而是长时间学习穆斯林文化之后的结果。

当阿拉娜还在苏格兰生活的时候,她认识了一位穆斯林朋友,那时候的她还是一个大学生,也正是认识了这位朋友,阿拉娜正式认识了伊斯兰教。

2019年,阿拉娜得到了一个机会到国外进行一年的学术交换,或许是机缘巧合,或许是命运使然,远在苏格兰的阿拉娜选择到马来西亚度过一年的交换生活。当时除了主修的国际商业之外,阿拉娜还可以自由选择其他科系,也就是那时候,阿拉娜开始接触了伊斯兰文化。

“人们或许会看见我的外在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我还是我。”作为一个内容创作者,阿拉娜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而在她正式成为穆斯林之后,人们首先会注意阿拉娜在衣着上的改变,也会评论日后的饮食习惯。可对于阿拉娜来说,别人所指指点点的,只是因为宗教而导致的个人选择,并不会影响内在的自我。“我的价值观、人生观依然如故,我不会一夜之间变成不一样的我。”阿拉娜一直在用自己作为自媒体的影响力,去告诉自己的群众,自己的价值观一直从未改变。

对于阿拉娜来说,马来西亚食物选择众多,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图片来源:受访者)

初次来到马来西亚,阿拉娜的身边都充斥着不同文化背景人和食物,甚至是庆典。也正是因为这里存在着太多不同的文化,而对于初来乍到的外国人来说,找到他们熟悉的味道并不难,而这个优点也帮助了阿拉娜加快适应这里的生活。“因为背景的不同,你可以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一个人都可以和彼此成为好朋友,尽管文化不同,但这一切都没关系。”

我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外来者,无论在成为穆斯林之前或之后,人们总是如此热情欢迎每一个人。

来到马来西亚之后,阿拉娜开始经营了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现在的她已经是一位全职的自媒体经营者,这让她找到了自己梦想中的工作。不仅如此,阿拉娜在马来西亚开始学习马来语,那是自己从未接触过的语言,而她也能在这里品尝到更多美食,开始走上了与自己前半段人生中完全不一样的道路。“如果我没有来到马来西亚,或许现在的我只是一个在苏格兰朝九晚五的普通上班族。”

2020年,阿拉娜与现在的丈夫Abbas,在一场活动上相识。Abbas是一位本土巫裔演员,当时的他在吉隆坡独立广场上为自己的作品展开造势活动,两人的缘分因此而展开。今年一月份,Alana和Abbas正式结为夫妻。

今年一月份,Alana和Abbas正式结为夫妻。(摄影:余坤恬)

“我真的很爱现在的一切,我从来没想过这一切会变得如此不一样。”

想到东南亚,人们或许会想起泰国酸酸辣辣的泰式美食、凉爽的海风和清凉的椰子;又或是新加坡那寸土寸金的土地,还有看上去都是富豪的人民;但提起马来西亚,许多人的脑海中会闪过片刻的空白。“人们总是略过马来西亚,因为他们不了解。”,这是令阿拉娜感到惋惜的部分。

阿拉娜一直在用自己的力量,让更多人认识马来西亚。(图片来源:受访者)

阿拉娜发现,很多人误会马来西亚是个穆斯林国家,但事实上马来西亚是个以穆斯林为主的国家,伊斯兰教只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这里有太多文化,就像一个大染缸。阿拉娜提议,对于想要到亚洲旅游的人来说,马来西亚甚至可以作为亚洲旅游的第一站。浏览阿拉娜的社交账号不难发现,她所制作的内容大多围绕在“认识马来西亚”这个主题上,在探索新的可能的同时,她也在告诉自己的观众这片土地上能带来的惊喜。“因为人们对这里有些负面的误解,而我也在用我的力量去打破它们。”

中国人成嘉颖:在大马要用不同角度看事情,不然就白来了

2019年前,来自中国北京的成嘉颖对马来西亚一无所知,只是一次马来西亚的旅行,随后就毅然决定申请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MM2H),谁曾想一年后就遇上了新冠疫情,一呆就是六年。

只是一次马来西亚的旅行,成嘉颖毅然决定申请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MM2H)(图片来源:受访者)

“马来西亚,我的第二家园”计划(Malaysia My Second Home,简称MM2H)是2002年马来西亚政府为符合申请条件的外国人所提供的签证计划。在MM2H签证底下,成功申请签证的外国人可以在马来西亚居住,并在签证期限内无限出入境马来西亚。

成嘉颖,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嘉哥,一个在社交平台上靠着账号“嘉哥生活在马来西亚”分享自己在大马的生活而走红的内容创作者。

成嘉颖一向喜欢简单,而马来西亚的天气恰巧就符合了自己对“简单”的追求,因为常年夏天,所以自己的衣柜里也非常简单。比起一年四季的北京,成嘉颖不需要为不同季节准备不同的衣服,这对于喜欢省事的他无疑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北京作为中国首都,自然发展迅速,但成嘉颖也意识到自己因为空气质量的问题导致了自己有了鼻炎,而这个症状也不幸地出现在自己年幼的儿子身上。为了找到一个更健康的生活环境,他带着自己的家人申请了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MM2H),正式在这个异乡定居已快六年时间。

成嘉颖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许多自己在马来西亚的日常。(图片来源:受访者)

“按照佛道来说,这一切都算是因缘和合吧。”

我们一边聊着彼此眼中的马来西亚,一边交换着各自的观点。聊天过程中,嘉哥的左手上握着一串佛珠,而拇指也在一颗一颗捏着佛珠,从嘉哥的身上,可以感受到因为生活历练而透露出的松弛感。在交谈的过程中,成嘉颖时不时分享自己在佛法的感悟,并把这些感悟应用到自己的生活里。

在马来西亚生活就是要学会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否则就白来了。

在这片土地上,每个人看起来都是不一样的,可抛开外在,我们又有什么不一样?

生活在不同文化的圈子里,虽然需要时间适应,但成嘉颖乐于接受这一切,也恰恰是因为自己一直带着开放性思想来到这里生活,所以也会带着同样的思想面对生活的一切,就像他说的,佛不渡无缘的人。如果仅因为听信别人的评价而没有自己的主见,在他看来,这属于迷信。

他说,若一个人永远带着东方的思想去西方,对他来说去哪里都是东方。

人总是在走在不同的路上,每一条路都是自己的选择,而如何面对路上的挑战,很大一部分依赖着自己选择的思维方式。

在马来西亚,嘉哥(左三)也认识了来自不同领域的朋友。(图片来源:受访者)

学习、了解、实证,这是嘉哥给出的打破误解的永远的真理。

抱持着这样的信念,成嘉颖也是如此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用更开放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

目前,成嘉颖和自己的家人一家三口都居住在吉隆坡一带,他一直坚信着,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哪里就是家。

这篇文章一共集结了三位来自不同国家“异客”的故事,在“让世界看见马来西亚”这条路上,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尽可能让多一个人了解这“神奇”的大熔炉。

👉关注访问网WhatsAPP频道,随时接受最新内容。

版权声明 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网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8 / 5. 评分人数: 19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余坤恬

kuntian.er@theinterview.asia

访问网实习生,努力把故事写好,也想要写好故事。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