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许喝惯了广告轰炸下的大厂啤酒,一边喝一边认定:“啤酒不就那个味道?”直到第一次走进精酿吧,被冰柜前色彩缤纷、名称陌生的酒罐震慑,才发现,原来啤酒的世界不是只有A与B。 对于精酿啤酒迷来说,一家酒吧的冰柜,不只是卖酒的地方,而是能看出选酒口味、城市酿酒生态,甚至是文化取向的橱窗。不同酿坊、不同酿酒师如何打破“苦”这个刻板印象,把水果、香料、咖啡甚至海藻放进啤酒里?他们用罐身设计讲述风味,也在泡沫里开拓想象。 本文带你深入冰柜,解构精酿啤酒的门道:从酒罐标签到喝法讲究、从风味变奏到啤酒文化,精酿不只是“好喝”,更是一种关于选择、多样性与态度的展现。
喝惯大厂啤酒,不是A就是B,才不会有精酿啤酒的选择困难症。 走进精酿吧,霓虹音乐渲染,面前一排冰柜色彩斑斓,知名或不知名的,一时间难以下手。冰柜,像是一家精酿吧的命脉——从中能看出什么?
访问网专栏作者CT说过,对啤迷而言,一家专卖吧或瓶子店冰柜内,有什么样的瓶罐可看出店家选酒口味;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一个城市的本地酿坊作品水平,与进口商选酒方向。

对规模相对小的专卖吧或瓶子店来说,冰柜的存在更重要。没有啤酒泵桶?也能提供较多瓶罐供顾客选择。走近,多数时候结霜,啤酒冷藏度一般建议在摄氏4-12度之间。
千禧年前后 顶尖酿坊崭露头角
“工业啤酒的设计就是要让你清爽、解渴,所以喝起来会有比较多气泡;相反的,精酿以风味、口味为特色。”Farmers’ Bar老板莫乙泽说。
采访当天正值酷暑,冰块在桶里很快便融化。莫乙泽解释,精酿一般上不能太冷,会破坏风味;精酿啤酒不像工业啤酒要冷才清爽,即使偏温了,还能享受到不同风味。


近代发展观点显示,精酿啤酒1970年代左右在美国和欧洲兴起。然而据CT所述——许多顶尖酿坊都是1990年至2010年间才冒起,如:
经典美式IPA Pliny The Elder酿坊Russian River,成立于1997年;
曾是最被追捧黑啤Dark Lord酿坊Three Floyds,成立于1996年;
被誉为全球最佳酿坊的Hill Farmstead,成立于2010年;
类果汁印度淡啤(Hazy IPA或New England-NEIPA)佼佼者Monkish,成立于2012年;
本地偶尔有机会买到的比利时天然发酵酸啤酿坊3Fonteinen,成立于1998年。
精酿啤酒如何出现?
- 有人不甘于只能喝市场上口味单一的大厂啤酒。
- 萌生疑问:“为什么不可以有更多喝起来美味超越现有选择的啤酒”?
- 继而开始自酿,然后进化为啤迷也认同的酿坊。
- 不会酿只会喝的喝酒人,开始寻求大厂啤酒以外的选择,打破工业啤酒垄断的局面。

“从商业角度来看,大批量生产统一产品带来的商业效率是明显的,就像开餐厅那样,只卖三种食物跟卖30种食物所需的备料、时间、劳力等成本当然不一样。”CT表示。
以面包来比喻的话,大厂商业啤酒就像一块白面包,吃来吃去就那样并不会带来多样化味蕾享受,精酿啤酒则是另一个完全不同世界,在这里什么口味的面包都可能找到。
啤酒的变奏——不可思议的海鲜、中药入酒?!
如果说一般人对大厂啤酒的刻板印象是“苦”(先别下定论,要喝过传统美式IPA才知道什么是苦),精酿啤酒就是一个能从啤酒风味中尝到酸、甜、苦、辣、鲜等等不同风味的美味液体世界——这是CT对精酿啤酒的解读。


不同酿酒师想做出自己想象中的味道,这是精酿啤酒生发的最直接动机。因此,他们在传统啤酒味道中添加如蔬果、香料、茶、咖啡等食材,或使用其他酒类旧桶陈放提味,或单纯只是改变酿造手法玩起啤酒的变奏。
变奏一:类果汁印度淡啤 Hazy IPA
传统印度淡啤原本是苦味为主轴类型,在美国有东岸和西岸不同风味呈现之分,之后有酿酒师改变酿造手法与想法,以延缓投放啤酒花的方式,造出几年前盛行至今的类果汁印度淡啤(Hazy IPA)。
变奏二:冷酿 Cold IPA
有酿酒师想喝酒体轻盈、更易喝、清爽型的IPA,把原本只会用爱尔酵母的印度淡啤,改用拉格酵母或混合两者酿造,造就了如今的易喝型印度淡啤。
不走寻常路例子不少,比如以龙虾生蚝等海鲜入酒,有人使用中药根茎草本,也有玩金箔的。近期,大师级比利时天然发酵酸啤酿坊Cantillon,以海藻入酒并将酒装箱吊入大海中浸泡提味,才有了他们家的Zwanze Day限量特酿,CT表示。

精酿啤酒罐装设计,有魔鬼,还有细节
除了味道有趣,抢眼的还有包装。前卫的色彩撞击、简约字体设计,通常包装上会透露什么资讯或细节?

除了表达酿坊、酿酒师对某种文化符号与象征喜好,更重要的是酿造资料或细节,包括用料以及其他添加食材。在一些酒瓶上,也许会看到barrel aged in xxxx barrel之类的字眼,也就是让人们知道——这款啤酒使用什么其他酒类旧桶、酿造日期、装瓶日期、建议最佳尝味期限(喝IPA尤其重要)、饮用温度、冷度建议,最佳饮用日期等等。
一般啤酒倒杯子喝,但也有经典IPA作品Heady Topper,在标签上说明鼓励从罐子直接喝,以更好感受啤酒花鲜香。瓶子上有来自酿酒师的第一手建议——有的酿酒师也会说明风味层次呈现,有时一瓶酒的宇宙就从瓶罐开始。

一股“铁”味? 啤酒为何倒杯子
有人嫌啤酒难喝,喝起来有一股“铁”味。但也许,那是啤酒的不良风味——“可能是酿造过程中发酵不足或温控不到位,可能是包装过程被污染,也可能是经由酒吧久未清理或没洗干净导管或啤酒泵感染,让原本没问题的啤酒出现怪味。”

CT形容得具象——像湿纸皮霉味、日晒“温热”怪味、铁锈味、过期麦芽、啤酒花导致的“老化味”、过期奶油味等等。
当然,那“铁”味,也许是对铝罐的味道特别敏感。如果有注意到,喝啤酒一般上都会倒杯子,加不加冰块看个人喜好,但鲜少直接从铝罐喝。

在怪兽手工啤酒采访当儿,也注意到多数人都将啤酒倒入冰冻的杯子。老板陈传顺也有同样的动作,继而说:
啤酒在罐子里,味道都锁死了。倒出来的那一刻,就有空间让它们活动、伸展,让味道活起来。
一旦活起来,也有了更多可能性。那是摆脱啤酒就只有苦味的刻板印象,也是让喝酒就是“烂醉”的负面印象,延展出更多的文化意义。

而怪兽手工啤酒的理念,也正是让啤酒文化走入年轻一代,成为一种生活态度。精酿啤酒品鉴指南,从冰柜、包装、风味、喝法——品尝啤酒有方法,自然也有其态度。
▌你也可以看:其他《精酿啤酒之恋》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