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马来亚大学相继发现多具猫尸,死状惨不忍睹,不仅肢解、开膛,甚至有明显疑似人为施暴的痕迹。《访问》整理了完整的时间线,让读者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根据《东方日报》报道,第一次虐猫事件发生于2024年11月25日,马大中央图书馆外发现一只被虐待致死的流浪猫,其尸体被随意丢弃在地。
未料,进入12月中旬,社交媒体“小红书“出现多篇关于马大校园内虐猫事件的帖文。
12月12日,常在马大商学院附近活动的一只流浪猫“花花”被发现惨死。其尸体四肢被截,腹部被破开。
仅四天后,12月16日,另一只流浪猫的尸体被发现在阿兹曼哈欣大楼旁的草坪上。
小红书用户“Genius“当日发文指出,这只猫的死状同样惨烈:四肢被截断,尸体爬满蚂蚁。他推测:由于尸体周围没有明显血迹,可能并非第一案发现场,而是猫被虐待致死、血液流干后才被丢弃至草坪。
他进一步表示,近期校园内已有多只流浪猫失踪,而“花花”的死亡一度被认为是流浪狗所为,但他强调:“图中的猫绝对不可能是被野狗咬死的,这明显是人为虐杀。”
对此,马大商业与经济学院学生会于12月17日发布声明,对近日的虐猫事件表示极度震惊和心痛,并强调绝不容忍任何形式的暴力和对动物的虐待行为。
声明中提到,“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每一个生命都应受到尊重和善待。创造一个安全、关爱、包容的校园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学生会透露,已与校方紧密合作,彻查事件,确保肇事者被追究法律责任,并承诺竭尽全力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此外,学生会派出两名代表于同日向警方报案,“此案不仅仅是单纯的虐待行为,更引发了对校园和谐及学生安全的担忧。“
“案件背后的潜在原因可能对学生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向警方报案是为了保障全体学生的福祉,同时敦促学校管理层正视此事。”
学生会还表示,已联系吉隆坡市政局兽医团队(DBKL),对方也于17日到校园进行检查。
根据《大都会日报》18日报道,十五碑警区主任库马沙里曼证实,班台警局于17日下午6时20分接获关于两只猫咪的投报。
他表示,警方的调查发现,这些猫的死因是遭到校园附近的野狗袭击。目前,案件报告已移交兽医局及马来亚大学管理层处理后续行动。
然而,悲剧并未停止,12月20日,马大再有一只名为“Lily“的流浪猫惨死于微生物学与遗传学系。其四肢被切断,胸口被剖开,死状惨不忍睹。
校方于当日发告声明,对近期校园内多起流浪猫死亡事件表达深切关注,并承诺采取措施,确保校园成为一个安全的环境。
鉴于此,学校已再次向警方报案。“学校采取的措施(报警)旨在协助当局进行深入调查,并确保任何涉嫌虐待动物的行为都将受到适当的追究。”
对此,十五碑警区主任库马沙里曼表示,接获最新报案后,校方已将猫尸送往兽医局进行检验。根据校方转述的检验结果,兽医局确认Lily的致命伤痕是由动物撕咬所致。
然而,这一结论遭到了部分人士的质疑。根据《中国报》报道,逾50名来自不同背景的爱猫人士当晚在马大校园内举行抗议活动,呼吁校方尽快查明虐猫案件的真正凶手。活动由爱护动物人士韩协峰发起,吸引了广泛关注。
韩协峰指出,12月20日被发现的猫尸切口整齐,明显不像是流浪狗撕咬所致。此外,Lily的遗体和残肢被分开丢弃在不同地点。
“猫咪身体被发现时,它的尸体和残肢相信分别被凶手丢弃在教学楼的2楼和3楼,并由校园内的清洁工人发现。”
他认为,猫咪尸体被抛弃在不同地方,突显人为干预的可能性,但马大校方却将其事件定性为“狗咬的”,令人感到不安。
“警方和兽医局从未查看过猫咪尸体,仅凭照片就匆匆下结论,校方也迅速附和,试图让这起事件不了了之!”
此外,韩协峰透露,学生曾要求校方调取闭路电视录像以协助调查,但校方始终没有回应。
当晚8点左右,不少爱猫人士自发聚集在马大校园,展开救猫行动。行动持续至21日凌晨12点22分,期间成功在校园内找到22只流浪猫,并将它们安全带离校园。
面对外界的质疑,兽医局于21日发文告证实,也接获了由马大提出的两宗猫咪死亡事件投报。
文告中指出,当局于12月17日接获第一获投报后,吉隆坡兽医局动物福利团队立即前往马大商业与经济学院展开调查,以获取进一步资料。
“根据马大管理层所提供的讯息,首宗猫只死亡事件发生于12月12日,猫尸埋在商业与经济学院附近。马大管理层表示,事发时没有相关的闭路电视监控纪录,也没有目击者。由于猫只尸体已经严重腐烂,因此无法通过尸检来确认死亡原因。”
兽医局随后于12月20日接到第二宗投诉,指校园那内另有4只猫咪死亡,发现地点分别在图书馆、商业和经济学院、微生物学与分子遗传学部及日本文化研究馆附近。
“吉隆坡兽医局动物福利团队也立即展开调查,但未在现场发现任何猫尸、血迹或相关证据。”
文告表示,根据校方提供的信息,这些猫只的尸体据称已被马大学生会送往一家名称不明的兽医诊所检查。然而,调查小组当天未从马大学生会获得进一步资料。
与此同时,吉隆坡总警长拿督鲁斯迪于12月22日发文告指出,警方已在17日、20日及21日接获3宗关于马大校园传出虐猫案的投报。然而,案件并无目击者。
鲁斯迪透露,警方调阅案相关区域闭路电视画面后发现,有一群流浪狗袭击了这些猫咪。
“警方已将此事交由兽医局调查,并证实这些猫咪是受到野狗袭击而死的。”
然而,这一结论受到爱护动物人士的强烈质疑。他们认为,部分猫尸上的伤口更符合锐器造成的痕迹,可能是人为虐杀所致。
根据《星洲日报》报道,爱护动物人士希玛在兽医卡蒂妮法拉医生和拉杰斯律师的陪同下,在雪州白沙罗达迈PJU召开记者会。
希玛透露,她于20日接获猫咪“Lily”的遗体后,立即将其送往兽医处剖验。根据猫咪尸体的剖验报告和X光检查显示,“Lily”身上的伤口边缘光滑且整齐,四肢被完整切下,左侧胸部被利器割下,露出肌肉、肋骨和肠道。
此外,左前肢肩胛骨以下部分完全缺失,“这样的伤口根本不可能是野狗或其他动物袭击所导致的。”
希玛进一步强调,尽管警方早前查明第一宗猫咪死亡案是由流浪狗袭击所致,但后续案件的死亡特征显然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将所有案件都归咎于流浪狗。
兽医卡蒂妮法拉医生也在记者会上表示,“Lily”的身上并没有被动物袭击的痕迹,野狗通常攻击猫咪的颈部和腹部,并会留下咬痕,但“Lily”的身体并未发现类似伤口。
警方于12月24日透露,他们已开档调查这宗案件,同时将传召动保团体录口供。
不料,案件尚未查清,12月25日圣诞节这天,马大校园内外又传出动物死亡事件。一只猫咪的尸体被发现于体育中心运动科学系院附近,而一只流浪狗的尸体则是在校园外KK9巴士站附近。
不过,希玛随后澄清流浪狗是因车祸毙命,与此前疑似虐杀猫只的系列案件无关。然而,这并未减轻公众的担忧。
根据《阳光日报》报道,吉隆坡总警长拿督鲁斯迪26日受询时透露,截至目前,警方共向包括马大讲师、学生及爱护动物人士在内的7人录取口供。
他表示,爱护动物人士较后也将于12月20日在校内发现的猫咪尸体交由警方调查。
“昨日(25日)在马大体育中心运动科学系院停车场上发现的猫咪尸体,明天也将一并送往兽医局实验室解剖。”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雪兰莪防止虐待动物协会(SPCA Selangor)于2025年1月2日宣布悬赏1万令吉,呼吁任何能够提供线索帮助当局抓捕凶手的人挺身而出。
“我们促任何掌握可靠信息者提供线索。让我们一起为这些无辜的动物伸张正义,防止类似的悲剧再上演。”
协会主席陈秀玲透露,SPCA正与当局、马大,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合作,彻查此案。
“虽然目前尚不清楚这些猫只被肢解的确切原因,但这一系列事件凸显了进行全面、公正调查的必要性。无论伤害是由人为行为还是流浪动物之间的争斗造成,关键是要查明真相,并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伤害。”
然而,就在SPCA发表声明的当天,马大医学院范围内再次传出恶性事件——一只猫咪被发现惨死,其四肢严重肢解,内脏暴露在外。猫尸被发现在医学院图书馆旁的小花园里,该区域光线昏暗且缺乏闭路电视监控。马大学生会报警后,尸体已送往法医部门进行解剖分析。
吉隆坡副总警长拿督阿兹里于1月3日召开记者会,汇报了案件的调查进展及兽医局的尸检结果
他指出,自2024年12月17日至2025年1月2日,警方共收到五宗相关投报。针对12月17日通报的两具猫尸,解剖结果显示其身上留有明显的动物咬痕,证实是流浪狗所致。而另两具猫尸则因胸腔重创导致失血和血液系统衰竭,经调查后排除了人为因素。阿兹里补充,12月20日发现的猫尸,三条腿上均出现不规则的撕裂伤口,腿骨出现不规则骨折,但并不是任何尖锐物体造成的。
阿兹里补充道,12月20日发现的猫尸有三条腿出现不规则撕裂伤口,并伴随腿骨骨折,但伤口特征显示并非尖锐物造成。至于12月25日的案件,猫尸左侧肋骨断裂,心脏受伤,推测为断裂的肋骨刺穿所致,腹部则出现三处撕裂伤口。
“至于1月2日发现的第五具猫尸,我们已援引《刑事法典》第428条展开调查。这具猫尸已移交给兽医服务部门进行验尸。”
针对早前爱护动物人士希玛声称,其中一只在马大丧命的猫咪Lily是被人用利器虐杀后惨死,阿兹里强调,警方是依据兽医局的深入解剖报告为依据,而非单凭猫尸的外部情况就做评断。
十五碑警区主任库马沙里曼于1月4日向《新海峡时报》证实,警方接获投报,一名女生于凌晨1时30分,和友人在马大校园内的一处停车场,亲眼目睹野狗撕咬一只猫。女事主赶走野狗后走近查看,发现那只猫已经毙命。
女事主随后将猫尸埋葬,并针对此事报警,马大校方和吉隆坡市政局皆已知悉。“由于该只猫是被野狗袭击而死,因此警方不会开档调查此事。”
根据《每日新闻》1月10日报道,十五碑警区主任库马沙里曼透露,针对警方日前接获的第5宗猫咪被开膛剖肚及肢解四肢的投报,相关尸检报告已出炉。根据报告结果显示,猫的死亡原因是野生动物的咬伤,与早前数宗猫咪的投报结果一样。
库马沙利曼表示,鉴于流浪狗数量较多,马大校方已启动清除流浪狗的行动,并与动物保护组织合作,相关操作由校内安全部门和兽医部门共同执行。
事实上,虐猫事件并非孤立现象。拉曼理工大学(TAR UMT)早前也爆出类似事件。
根据《星洲日报》报道,去年11月17日晚上11时左右,有学生在某栋教学楼三楼发现三具幼猫尸体。现场血迹斑斑,幼猫死状惨烈,幼猫的头部疑似被尖锐物刺穿,怀疑为人为虐杀。
目击学生发现血迹呈规律性滴落,推测加害者可能在其他地方杀害幼猫后,将尸体带到教学楼丢弃。由于教学楼监控设备仅覆盖第一层,未能提供有效线索,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随后,拉曼理工大学学生理事会(SRC)发表声明称,校方已通过闭路电视确认了数名嫌疑人,并对其进行传召录供。幼猫尸体也已送往兽医局进行化验,以确认具体死因。
对此,旺沙玛朱警区主任拉津助理总监证实警方已接获相关投报,有关事件被认为发生在11月17日,警方是在案发后接获学校保安员的投报,而保安员则是通过学生的转述得知此事。
校园虐猫案不仅让人对动物遭受残忍对待的现象感到痛心,也引发了更深层次的疑虑——在一系列骇人案件的背后,学生和教职员的安全是否也面临潜在威胁?
唯有彻查真相并采取措施,才能保护动物,保障校园安全,防止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