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华人正在庆贺农历新年时,首相署(宗教事务部)部长拿督纳因莫达周三(5日)在国会问答环节抛下震撼弹,指政府将出台新指南,以规范穆斯林参与非穆斯林宗教场所的庆典与葬礼活动。 此言一出,立刻引发社会各界的热议。究竟这一指南是破坏民族和谐,还是确保民族和谐,不同立场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首相署(宗教事务部)部长拿督纳因莫达纳因表示,规范穆斯林参与非穆斯林宗教场所的庆典与葬礼活动的指南是由国家伊斯兰事务理事会(MKI)底下的商议委员会(Muzakarah Committee)制定,预计在2月25日至27日召开的会议上敲定。
这项指南的目的在于确保穆斯林在参与非穆斯林活动时,能遵守伊斯兰教义,同时避免引起任何争议或宗教敏感问题。
该指南的核心内容包括穆斯林在参与非穆斯林活动时,需避免可能冒犯穆斯林社群敏感性的行为,例如宣传其他宗教的演讲或歌曲、分发宗教小册子、侮辱或嘲笑伊斯兰的言论、在穆斯林祈祷时间举办活动、活动地点不得靠近清真寺或穆斯林墓地,以及建筑物内不得展示非伊斯兰宗教符号。
此外,若非穆斯林举办庆典并邀请穆斯林领袖出席,主办方必须在活动前获得当局批准,并征求伊斯兰宗教当局的意见。

然而,这一举措引起了各方争议。伊党议员认为该指南有助于维护伊斯兰信仰,同时避免穆斯林因参与其他宗教活动而遭受误解或非议。然而,反对者则认为,该指南不仅限制了穆斯林的社交自由,也可能影响跨宗教之间的和谐共处。
前首相署(宗教事务)部长拿督斯里祖基菲里表示,穆斯林参与非伊斯兰庆典和仪式的指南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不应该争论。他在脸书上发文说,从他任职联邦直辖区宗教司以来,他就已经建议起草这项指南,并在2023年3月重提此事。
“重要的是要包含尊重、容忍以及注重宗教的基本原则,即伊斯兰信条(Akidah)。”
马华总会长魏家祥博士对此表示,政府应先在内阁进行讨论,以免随意宣布政策,导致社会误解。他还强调,华人农历新年并非宗教庆典,而是一种文化活动,不应受到相关限制。
国大党署理主席沙拉瓦南也对这一指南提出批评。他认为,该指南可能破坏马来西亚长期以来所维持的多元和谐,甚至贬低了国家建国领导人的努力。他进一步质疑,非穆斯林是否必须在邀请穆斯林朋友出席活动前,先征得伊斯兰发展局(JAKIM)的批准?穆斯林是否需要获得许可才能向非穆斯林逝者致以最后的敬意?这些问题都加剧了社会的不安。
行动党万宜区国会议员谢瑞詹则指出,该指南可能影响到那些经常受邀出席非穆斯林宗教场所活动的穆斯林议员。他强调,穆斯林议员出席这些活动,主要是履行对选民的职责,并非参与宗教仪式,因此政府应慎重考量指南的实施。
在舆论压力之下,内阁最终在会议中决定,JAKIM可以在有需要时对穆斯林发出劝告,但这些劝告并非政策,不具备强制性。首相署(宗教事务部)部长纳因与团结部长艾伦达干共同发表声明,强调政府必须考虑国民团结,并在制定政策前获得内阁批准。

首相安华随后在内阁会议上拍板定案,宣布政府无需制定穆斯林参与非穆斯林庆典的指南。他认为,穆斯林都清楚自身的宗教限制,不需要额外的官方指南。例如,他在巡视大宝森节现场时,并未参与任何宗教仪式。同样的,数码部长哥宾星也经常到清真寺履行公务,但并非参与伊斯兰宗教活动。这种情况在马来西亚的多元社会里本就是常态,无需过度解读。
最终,政府决定不推行该指南,以免引起更大的社会分歧。安华强调,不要让事情复杂化,也不要在社会中制造不安。马来西亚作为一个多元宗教国家,最重要的是相互尊重和理解。
正如首相安华所说,穆斯林了解自身限制,无需制定参与非伊庆典的指南。宗教信仰的本质是引导人们向善,如何在多元社会中保持自我克制,全凭个人的信念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