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为全球大流行疾病。至少七百万人死于与该病毒相关的病症。其带来的后果至今都在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武汉到全球

2019年12月,在中国武汉确诊出了一种可致命的未知肺炎。根据官方的说法,最初的病例可能发源于华南海鲜市场。此后短短几周时间理,这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疾病开始在全世界传播。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为全球大流行疾病。
贝加莫的车队

意大利北部是欧洲最早爆发新冠肺炎疫情的地区。当地老人大批染病,医院和火葬场不不堪重负。三月下旬,政府不得不动用军用卡车,从贝加莫市(Bergamo)将遗体运往其他地方火化。
史无前例的空城

为了防止人际接触感染,许多国家祭出禁足令。车水马龙的喧闹城市突然变得寂静无声。图为2020年3月31日空无一人的纽约时代广场。
超负荷运转

人们很快发现了一个无情的事实:感染新冠病毒致死的大多数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在感染高峰期,大量病患让各国的医院超负荷运转,医护人员日夜午休,直到筋疲力尽。
日夜焚化

2021年春季在印度开始流行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种,让该国疫情迅速蔓延失控。单日确诊人数一度高达数十万。各地出现氧气告急,火化能力难以应对的景象。之后,奥密克戎成为在全球占主导地位的病毒变种。
居家办公和网课

商家停业、工厂停工、学校停课、企业推行居家办公。封控措施给各国经济造成重创,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发生巨变。在家中办公成为一项受到员工青睐的选项。但有研究表示,学校和幼儿园关闭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
社交距离

除了戴口罩、洗手,为了减少近距离接触,卫生当局建议人们与家人以外的人保持“社交距离”。在旧金山一座公园里,管理者为野餐的游人划定了活动空间,以便与陌生人不产生交集。
核酸检测

在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被确定不久,科学家们就开发出了能准确测出该病毒的核酸检测法,是的新冠感染者能较快地被确诊。在中国,“全员测核酸”成为当局新冠防控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少民众的噩梦。
排队打疫苗

2020年12月,首款新冠疫苗终于获批在欧洲上市。但一开始由于供不应求,只能优先给风险高的老年人和医护人员接种。直到2021年春夏才展开大规模接种。很多地方设立了临时接种站和流动接种车。中国自行研发的新冠疫苗2020年夏以来就开始对国内“高风险人群”接种。
迟来的疫情海啸

在中国,由于新冠爆发初期就开始实施严格的封控措施,病毒在武汉以外并未大规模的传播。直到2022年底,当局突然放松管制,导致疫情失控,图为2022年12月23日,重庆一家医院因床位爆满,病人只能躺在走廊和大厅。
无法确知的数字

2023年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结束新冠肺炎全球公共卫生紧急状态,但同时称该病毒对人类仍然具有危险性。截至当时,全球确诊的新冠死亡人数达到700万人。但专家估计,实际的死亡数字至少有2000万。在伦敦的新冠纪念墙,人们可以画一颗红心,纪念在大流行中死去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