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他是一位平易近人的上司;有人记得他无论什么天气总是穿着针织毛衣出现;有人对他不问价格的收藏嗜好印象深刻;有人对他学识渊博所折服⋯⋯这位让所有人都深藏心中的媒体人,最后只留下逝世的消息。 2025年9月7日,一场只开放给至亲好友的纪念预展,像是一个小型的老友聚会,一起回到有赖忠苑的时光,无论交情,一窥彼此不曾了解过的那一面。
在搜索引擎打上“赖忠苑”三个字,本想在出席活动之前找一找资料,没想到这位前辈一生都极为低调,搜索出来的资料只有寥寥数则,但仅从新闻中的只言片语,零碎地拼凑出这位资深媒体人低调中的不平凡。
赖忠苑是马来西亚资深杂志媒体人,长期旅居中国上海,曾担任时尚杂志《ELLE》中国副主编兼策划总监,也曾出任本地杂志《VMag》主编,还有《Mens Uno男人志》大马主编兼出版人。2024年8月11日,赖忠苑逝世,终年56岁。

对于赖忠苑,新闻上这么说:“作为一名时尚达人,他除了对潮流和文字有敏锐的触觉,也特别喜欢研究爵士乐。”
“赖忠苑纪念展”位于吉隆坡大城堡的城邦阅读花园二楼举行,推开玻璃门,一瞬间像是被吸纳到另一个时空,实木书桌和黄色台灯、成片墙的书籍、成箱的杂志、还有数不清的黑胶唱片,仔细听,还有不属于这个时代的音乐流淌在这个空间。

音乐、台灯、沙发、书籍、老友,我们就这样走入赖忠苑的“家”。虽然只是开放给亲友的预展,但参观过程中不断有人推门而入,空间变得有些拥挤。这个展出空间被取名为“韶光”, 与今日这份思念和追忆不谋而合,每一个进入这个空间的人,都只是单纯地进入有赖忠苑的时光。
被展示的私藏,留下来的时代记忆
从藏品规模来看,赖忠苑绝对是一个极致的收藏家,所有杂志都依据日期整齐地摆放:《今日世界》、《国际电影》、《南国电影》…泛黄的页面和翻阅时散发纸质的气味,都暴露了这些杂志的年纪。除了杂志,这个展出空间占比最多的还有书籍:文学、时尚、音乐、国际等等,赖忠苑涉略的书籍甚广。

再来是音乐,书柜上赫然摆着好几个附上亲笔签名的黑胶唱片,有人说他喜欢爵士乐,但他绝对不只是喜欢爵士乐,从葛兰、凤飞飞、刘文正、费玉清、蔡琴、梅艳芳、姜育恒等等,都再一次对这位收藏家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在被各种书籍和唱片挤得密密麻麻的空间里,还有好些香港电影海报、京剧、日本艺术品也在这个空间里“夹缝中生存”。
一位60年代在城市出生的孩子,却在十几岁的年纪开始学会收藏“老物件”,赖忠苑身上对艺术的触觉是天生的。

该怎么形容这号人物呢?
是一个奇怪的人。就连相识二十多年的挚友,守艺人宗柏伸都如此形容。
赖忠苑几乎不让朋友上门参观,这些宝藏都是他金屋藏了多年的“娇”,尽管收藏杂志和书籍已经堆成山,外人看来也许杂乱,但他绝对能精准地找到自己的每一件心头好。宗柏伸回忆道,每当赖忠苑从上海回到老家,就会马上放下行李,走进放有藏品的三间房里,在里面长达好几个小时。

能促成这一次的特别展出,城邦出版(马新)总经理周金明特别感谢了赖忠苑母亲的信任,愿意让他们着手整理并摘选赖忠苑生前的物件,也让亲友们有机会踏入赖忠苑的“家”。但这占据一层空间的藏品,也只是占据赖忠苑一生的一小部分。不仅如此,赖忠苑的干儿子杨飞还和友人在上海整理出两百余箱藏品辗转运回吉隆坡。

“它也是我们华人当时那个时代很重要的东西,我希望不管哪个年龄层的人来到这里都可以感受到这个部分。”
周金明还提到,他和团队还在积极整理赖忠苑的遗物,计划在十二月份利用一楼和二楼的空间,从工作层面到日常生活,正式开放给大众,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位媒体人的一生。
每一个举手之劳,都把每个人串联在一起
2013年,宗柏伸陪着赖忠苑到上海面试新工作、找房子,2014年,赖忠苑正式加入时尚杂志《ELLE》一直到后来成为该杂志在中国的副主编兼策划总监。在上海打拼近十年,赖忠苑曾和挚友透露自己非常喜欢上海的生活,而友人也相信赖忠苑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和目标,才会在离开的时候,也不忘托梦给母亲一个笑容。

在朋友们的口中,赖忠苑一直不吝于推送自己的人脉给合适的朋友,而每一桩在他看起来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在对方眼里都是救人于水火的重要一笔。他们和赖忠苑的交情深浅不一,但他在所有人心中的影响是同等重要。
“Roth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特别神奇的是,他好像可以把共同兴趣的人无形中串在一起。”一次槟城游玩的经验,让赖忠苑的“干儿子”杨飞无意间走进了一家黑胶唱片店,才发现这家店的老板也和赖忠苑是老相识,这让杨飞感到不可思议。

杨飞形容自己是个“老灵魂”,在实习路上遇见了合拍的赖忠苑,即便作为上下属,赖忠苑也一直平易近人,随着工作交际的深入,两人的关系也越来越亲近。有一次,赖忠苑把杨飞介绍给自己的朋友,“干儿子”就这么脱口而出,让杨飞和赖忠苑的关系多了一份羁绊。如今,杨飞有了自己的制作公司,事业上也更上一层楼。
在亲友们的分享过程中,周金明特地向众人介绍同样到场的赖忠苑的母亲,而众人口中的“赖妈妈”就这样一直默默坐在角落,不怎么说话,只是专心听每一位亲友的分享,在回忆里寻找儿子的踪影。

小小的空间里,来了各领域的佼佼者,从媒体、广告、时尚、艺术,因为赖忠苑,他们聚在一起。每个人都带着一块和他有关的记忆拼图,来到这里,拼凑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聚会渐入尾声,人群渐渐散去,大家回到各自的生活。老歌还在播放,这个空间不再拥挤,也许不太引人注目,但有人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