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残奥金牌得主谢儮好上周四通过网络发文,批评大马残奥理事会(PCM)在赛后一年仍未兑现将发放他在2024年巴黎残奥摘金后,应从赞助商处获得的6万令吉奖金的承诺,并指他和其他奖牌得主因此感觉仿佛遭到诈骗。此事一经曝光,立即在社会与体育界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也将我国残奥运动员的奖金发放机制问题推向风口浪尖……
谢儮好在2020年东京残奥会SU5级别(上肢残疾)男子单打项目夺得金牌,2024年巴黎残奥会他再次卫冕成功,为国争光。然而,他最近却在社交媒体上坦言:“巴黎残奥已过一年,但我还是没拿到承诺的奖金,感觉就像被骗了一样。当他们(PCM)要我们交出成绩时,什么都说得天花乱坠;等到我们真的赢了,换来的却是一场空。”这一言论表明,他对大马残奥理事会在奖金发放上的迟缓感到极度不满。
针对谢儮好指奖金迟迟未发放一事,大马残奥理事会会长拿督斯里美格沙立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去年巴黎残奥会为我国运动员提供的奖金,原本由三家私人企业赞助,每家企业承诺向金牌得主提供2万令吉,总计6万令吉。
然而,其中一家因财务问题撤资,另一家则要求由其代表亲自颁发奖金,导致发放延迟。大马残奥理事会秘书拿督苏巴玛廉则解释,尽管延迟已在三个月前通知运动员,但由于涉及跨国赞助商,颁奖时间难以确定,最终安排在本周四于甘榜班丹的残奥精英中心举行颁奖仪式。
然而,这一安排引发运动员的不满。谢儮好直言,他本人目前正在中国参加残疾羽球国际赛,而另一位金牌得主波尼也在砂拉越参赛。他质疑:“他们想举办颁奖仪式,但他们应当知道在国外参赛的运动员的行踪吧?现在不只是我一人不在吉隆坡,波尼也在砂拉越。”他认为,如果两位金牌得主缺席,颁奖仪式的意义将大打折扣,且此举显示出理事会在组织和安排上的疏忽。
谢儮好或被禁赛?
在风波发酵后,大马残奥理事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谢儮好的言论作出回应。美格沙立曼指出,谢儮好在社交媒体上使用“scam(诈骗)”字眼,损害了总会声誉,恐影响未来赞助合作,因此理事会考虑采取禁赛和法律途径处理此事。

他强调,这些奖金来源于私人赞助,并非直接由理事会提供,如果企业撤资或削减金额,理事会在法律上无从追究。此外,他提醒运动员不要自认为凌驾于国家和总会之上,应通过适当渠道解决问题。
然而,青年及体育部长杨巧双力挺谢儮好,强调大马残奥理会无权自行决定禁赛问题。她指出,谢儮好的行为仅是要求兑现应得奖励,并未触犯纪律。杨巧双解释,赞助商提供奖金的初衷,是为支持运动员成绩,而非单纯赞助总会;而谢儮好的训练和开销均由国家体育理事会负责,他本人隶属于大马羽总。
因此,理事会不能单方面对他做出决定。她表示:“每一次上场,他都努力拼搏,为大马带回奖牌。我们不应该以这样的方式对待一名让国家扬名国际的球员。”
此外,事件也引发社会对体育管理与赞助机制的关注。反贪会主席丹斯里阿占巴基指出,谢儮好奖金发放延迟问题,根源可能在于管理体育事务单位的治理薄弱。他强调,治理不完善可能导致运动员信息未被充分传达,或缺乏完善流程指导,使运动员产生不满。
PCM:不知6万奖金从哪来?
纵观整个事件,尽管谢儮好通过国家运动奖励机制(SHAKAM)在巴黎残奥会结束后已获得相应的政府奖励,但大马残奥理事会原承诺的私人赞助奖金至今仍未如数发放,成为争议焦点。美格沙立曼对奖金数额提出质疑,称不清楚6万令吉这一数字来源;而根据《星洲日报》引述去年8月马新社的报道,美格沙立曼曾表明三家私人企业承诺分别提供2万令吉,总计6万令吉。
目前的风波却因其中一家企业退出,奖金最终被削减,但理事会未提前充分协调与解释,这才引发运动员的不满与公众关注。
这一事件不仅涉及运动员个人权益,也折射出我国体育管理体制与赞助机制的潜在问题。运动员为国家争光付出努力,理应获得应有的奖励;而赞助商更应守信用、一诺千金,确保承诺兑现。同时,理事会在处理沟通与安排时,也需更周全,以避免不必要的矛盾与负面舆论。
谢儮好的处境或许并非个例,而是许多国家运动员在奖金与权益保障方面可能面临的共同挑战。随着事件持续发酵,关于他是否会因追讨奖金而被禁赛的问题仍未有定论。然而有关当局应以国家荣誉和运动员权益为优先,确保制度完善、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