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检方9月突然宣布撤销一起中国间谍案的起诉,多家英媒报道称工党政府介入此案,目的是避免让中国不满。部分英国议员批评政府未把英国国安放在优先地位;英国政府则否认干涉。

英国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又称施凯尔)政府近期遭质疑干预了一起“中国间谍案”的调查,疑因不愿破坏英中关系,而让检方撤告。斯塔默政府的发言人周一(10月6日)强烈否认此事,声称没有任何政府官员涉入撤告的决定。
英国政府发言人说:“说政府隐匿证据、撤回证人,或者限缩证人引用特定证据,这都不属实。”
路透社引述法律专家说法指,有其他因素可能导致检方决定撤销指控,例如检方可能不希望英国间谍运作方式被公诸于世。
不过,部分英国保守党人士仍质疑,工党上台后把跟中国的关系置于英国国家安全之上,斯塔默政府也因干涉司法的争议,而面臨信任危机。
这起间谍案是怎么回事?
这波争议从两位遭指控为中国间谍的英国人开始:30岁的凯希(Christopher Cash)和33岁的贝瑞(Christopher Berry)。其中,凯希曾担任保守党议员凯恩斯(Alicia Kearns)、董勤达(Tom Tugendhat,又译图根哈特)的国会助理,还曾是保守党成立的智库中国研究小组(CRG)主任。
2023年3月,凯希和贝瑞首度被捕,去年4月被英国皇家检察署起诉。他们被控违反《政府机密法》(Official Secrets Act),涉嫌在2021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间,把“政治敏感资讯”外泄给中国特务。该法规定,若传递“对敌人直接或间接有用”的资讯,就可能涉嫌违法。这两人否认所有指控。
根据英国检方说法,有一位“中国共产党的高层和政治局委员”从这二位英国人那里获取了敏改文件。《卫报》指,英国检方认为这位中共高层是现在中共党内的第五号人物蔡奇;首先,由凯希把资讯提供给友人贝瑞,贝瑞又撰写了至少34份报告,之后传递到蔡奇手中。
也有中国专家对“蔡奇涉入”的说法有疑虑。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所学者布朗(Kerry Brown)指出,外国人不太可能跟蔡奇这种等级的中共人士有接触管道,而且还是跟情报有关的案子。布朗表示,此案让人质疑英国安全机构是怎么评估跟中国有关的资讯。

英国工党政府遭质疑介入案件审理
此案在英国保守党执政时期引发巨大争议,部分议员主张这暴露出中国特务渗透英国国会的风险。
案件程序进行2年多后,两名被告原定本月初出庭受审,然而检察长帕金森(Stephen Parkinson)却突然于9月15日以“证据不符標准”为由宣布撤告。《星期日泰唔士报》、《每日电讯报》等媒体报道称,案件之所以无法进到审判阶段,部分原因是英国政府拒绝在法庭上以“敌人”一词来描述中国,导致案件缺乏以《政府机密法》来起诉的基础。
《金融时报》消息指,英国政府内部对此案的看法也有分歧:国安顾问、外交事务部等单位认为应该避免激怒中国,内政部则希望继续推进此案的审理。
部分议员则质疑斯塔默的工党政府刻意让此案无法成立,为的是要跟中国保持良好关系。斯塔默于2024年上任,此后新版的英国国家安全战略称中国为“地缘政治挑战”;上届保守党政府时期的国安战略则称中国为“划时代的挑战”,未明确将其定位为“敌人”。
下议院议长霍伊尔(Lindsay Hoyle)对于撤告的决定“非常不高兴”,考虑要另行对凯希和贝瑞展开调查。曾聘用凯希的保守党议员凯恩斯向英国广播公司(BBC)表示,如果部长级官员或国安顾问等人真没有介入案件,很难理解为什么审判无法继续下去。
凯恩斯说:“之前起诉时,证据標准都有满足,结果后来在被告要出庭前几週却发生了某些事,让情况有变……这只可能发生在有证人或证据被撤销,或是国家官员预计使用的情报被撤回的情况下。”凯恩斯还表示,她担心政府为了重新定位跟中国的关系,而“把英国国安放在次要位置”,因此她要求政府应出面具体说明。
工党籍的保安事务国务大臣贾维斯(Dan Jarvis)称对于无法开庭感到“非常失望”,但政府还是“极为关切中国间谍活动带来的威胁”。
斯塔默政府的国安顾问鲍威尔(Jonathan Powell)将于接下来几週内赴国会听证会作证,预期会被议员问到上述的间谍案。《星期日泰唔士报》等媒体指,在鲍威尔和几位政府官员会晤讨论此案之后,皇家检察署就撤回对凯希和贝瑞的指控。英国政府因此面臨干涉审判之嫌;皇家检察署否认受到任何外部压力影响。
中国官方的态度如何?
2023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曾称此间谍案“无中生有”,要求英方“停止反华政治操弄和恶意诋毁”。
前英国首相苏纳克(Rishi Sunak)2023年会晤中国总理李强时,曾对中国疑似介入英国国会一事提出关切;不过,当时中国官媒新华社的新闻稿并未提及英国对议会民主的关注,而是引述李强说中英两国“应共同反对将经贸合作泛政治化、泛安全化”,并且“妥善处理分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