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专访台湾独立乐团守夜人:拿什么来守护黑夜的结界?

宇宙、暗夜、睡不着……台湾乐团守夜人的歌曲围绕各种黑暗意象而生,为不眠的灵魂画下结界;双主唱声线柔软而坚韧,仿佛两道夜色中交织的微光。在他们的音乐里,黑暗从来不是沉沦的代名词,而是一片人们相互理解的净土。

烈日当空的中午,第一次遇见守夜人。秦旭章和林稚翎妆发整齐,从上一场采访赶来,也从歌曲中的黑夜走出来,漫步白日之下。

四人编制双主唱乐团守夜人,2016年成军,目前由秦旭章(团长、键盘、主唱)、林稚翎(主唱)、蔡佳颖(电吉他)、杨其伟(鼓手)组成。他们曾入围第31届、第32届金曲奖“最佳演唱组合奖”,获得第24届台北电影奖“最佳配乐奖”。

团长兼主唱秦旭章和主唱林稚翎妆发整齐,从上一场采访赶来,也从歌曲中的黑夜走出来,漫步白日之下。(摄影:余坤恬)

一场大港开唱压轴演出,让众人发现他们的“助眠”属性——媒体是这么形容的。演出时邀请上千名观众席地而眠,全场沉入一片宁静。守夜人以最直接的方式告诉大家:唯有休憩身心,才得以重新感知人与宇宙之间的连结。

只是,四人真正想守着的,是怎样的夜?

“光和白昼,在大家眼中似乎是正面的词汇。可是它对有的人来说很残忍。”

在常人眼中,黑暗意味着危险。那里埋伏着混沌、看不清的碰撞,有些人却必须潜入其中才感到安全。

守夜人不执着于“疗愈”、“助眠”等标签,更愿意称自己为“净化系”乐团。选择守在夜里,是为了净化一些什么,也为屈膝于光明的情绪保留一处容身之地。

四人编制双主唱乐团守夜人,2016年成军,目前由秦旭章、林稚翎、蔡佳颖、杨其伟组成。(图片来源:守夜人面子书专页)

四人站在一起,画下夜的结界

起初做乐团,是因为想把熬夜的人们聚集起来——“夜”不只是真正意义上的夜晚,更是日常中煎熬的瞬间。

秦旭章的眼睛看过许多日常中的黑,无论这抹沉沦来自他人或自己。“每个人总会有一些格格不入的时候。比如分组做报告,你不喜欢你的同学;或上班的时候,被同事排挤。尽管阳光普照,你却觉得一瞬间双眼漆黑。”

所以觉得守夜人这个概念很浪漫,去守住每一颗内心中黑暗的压力。

讯号、订单和通知充斥日常宇宙,人的情绪像石子投入深海,根本不敌噪音,发出细微声响后又消失。守夜人收集那些沉没的黑暗,为它们画一圈夜的结界。

守夜人收集那些沉没的黑暗,为它们画一圈夜的结界。(图片来源:吹音乐)

秦旭章担任乐手起家,从陈绮贞、柯泯薰、柯智棠、安溥等人的演出中累积舞台经验;而初始时期的守夜人做电影配音、游戏配乐,还参加电玩展表演。直到有一天,当时的老板陈建骐告诉秦旭章:“你们应该要有一个固定的名字,不要总是用工作室名义去表演。”

2017年,秦旭章到淡江大学金韶奖创作暨歌唱大赛担任评审,遇见林稚翎的声音。乐团女主唱人选,就此落定。

“稚翎的声音让我想到一些早期的民谣女歌手,Tori AmosJewel——甚至她自己当时也没有听过这些女歌手。”

林稚翎的独特声线,给予乐团曲风定位上的思考,秦旭章开始在各种曲风中找寻发声的旋律。对他来说,众多曲风之间不会有立足点,一如成员的变动是从一开始就预设好的。

2017年,秦旭章到淡江大学金韶奖创作暨歌唱大赛担任评审,遇见林稚翎的声音。乐团女主唱人选,就此落定。(摄影:余坤恬)

“刚开始想做的曲风比较偏电子,也比较独立民谣,混合一点点迷幻和另类摇滚。现在会比较倾向另类流行吧,但另类摇滚的成分还是存在的。有些歌的编曲比较酷,但也不想写得太意识流。”

经过一轮变动,守夜人在2019年正式固定成员人选。四人站在一起,夜的结界从此画下。

陪伴:阴影面积交叠、连结,才能找到逃生路径

守夜人从幕后转换成台前表演者时,仍无法太坦然地跨越这一身份转换。面对拍MV这种需要“抛头露面”的工作,就采用游戏、虚拟画风的元素,留给自己一个喘息空间。

结合自身游戏配乐相关背景,他们认为网络空间并非毫无温度的,反之提供当今世代一些陪伴功能。林稚翎说:“每个人都有自主意识,真正的陪伴是一同感受快乐、感受痛苦,但不会干涉对方步伐。”

秦旭章补充:“我觉得陪伴对我来说,是共感。静静的,什么都不说,听对方倾诉就好。只要理解彼此‘阴影面积’交集的部分,不需要去克服什么,但是我在这边默默守着你。”

“每个人都有自主意识,真正的陪伴是一同感受快乐、感受痛苦,但不会干涉对方步伐。”(摄影:余坤恬)

〈阴影面积〉和〈我睡不着〉的歌词与MV,皆源自网络上征集的真实留言,这一创作形式亦源自陪伴初衷。

Messenger聊天机器人是起初的灵感。晚上11点到隔天早上6点是一个游戏过程,只要在指定贴文下留言心事,便会收到机器人的回覆。没想到,这个游戏吸引了一万多名网友参与;因为各自的阴影面积,不相识的人们在社群网络上产生深度连结。

阴影面积 / 当你踩到我的阴影面积
没有人看懂你 / 痛苦的过去
继续累积

阴影面积 / 欢迎光临我的阴影面积
剩多少百分比 / 修复你自己
是逃生的路径

——〈阴影面积〉

采访中,两人拿出已经绝版的周边。一盒占卜卡牌,每一张卡片都是网友曾经在留言区留下的文字——秦旭章熟练地洗牌、摊牌,引导我们从中选出自己的命数,再进行解析。他告诉我们:“我从前也曾斜杠占星记者。”

在这个当下,我们的命运似乎又神奇地与素不相识的听众连结起来。

守夜法则:清醒地理解世界、交流情绪,不让悲伤成为商品

面对翻涌的情绪时,清醒和沉沦从来都是一体两面。守夜人的歌曲容纳太多绵密的刺痛,可是一路走来,反而对伤痛有更广阔的理解,也不希望交流伤痛这回事成为一种过于世俗的交易。

〈昏迷指数〉副歌反覆出现数字,像倒数,也像沉沦的量表。

写下这首歌时,守夜人正在走所谓上坡路,〈我睡不着〉入围金曲奖,也越来越多人发现他们的疗愈发声。然而,浸泡在无止尽的掌声、赞美中,不会让人感到真正的愉悦,反而是一种昏眩。

继续安心浪费 / 不想得到安慰 / 昏迷指数 3 / 昏迷指数 2——〈昏迷指数〉

秦旭章努力从这种昏眩挣脱出来,只因——“要提醒自己,我们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我们是很清醒地在理解悲伤。

“如果过度陶醉悲伤,悲伤会成为我贩卖的商品。我只是想让相互了解的人在歌曲中找到一个出口。”

写这首歌,是为了让逞强的人们暂且安心,却也提醒自己要做好“守夜人”的法则——可以深入黑暗,但双眼要明亮,不要被茫茫夜色吞没。

“要提醒自己,我们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我们是很清醒地在理解悲伤。”(摄影:余坤恬)

在世俗草原上奔跑,难免变得乡愿?

经过反复思量,奖项对守夜人来说,如今意味着现实中的求生技能。“毕竟在入围奖项之前,独立乐团不容易接到政府标案或商演合作。独立乐团总要赚钱做专辑,只唱音乐节的话难免艰辛。奖项不是做给父母看的成就,而是一种让道路更为顺畅的途径。”

面对世俗,他们也有一些相对锋利的观察。2024年,秦旭章和草东没有派对前贝斯手杨世暄合作,写下一片〈乡愿草原〉,在一贯柔软的声线之上展现较为厌世的一面。

独立乐团总要赚钱做专辑,只唱音乐节的话难免艰辛。奖项不是做给父母看的成就,而是一种让道路更为顺畅的途径。(摄影:余坤恬)

乡愿,指那些表面诚恳、实则虚伪的人。但写下这首歌,不是为了讽刺某个人群,而是为了提醒自己一些什么。

在音乐这个行业,当大家需要一些商业机会或案子,就要做出选择。从众不可耻,前提是你真的喜欢众人偏好的东西;如果你不喜欢,却为了得到机会去翻覆自己的作品,它就好像失去灵魂的躯壳。

在现实的原野上跑着跑着,要记住最初启程的理由,不能失去自己。

风哪来往哪晃 / 美得就像画 / 你在我耳边轻轻对我讲
乡愿的 / 不曾消失 / 良善的 / 却慢慢静止
——〈乡愿草原〉

舞台:无论何时开始歌唱,演出都容纳流动的情绪

歌唱者、演奏者,与舞台总是如影随形。

如果有机会设计一个理想中的舞台场景——林稚翎当机立断,仿佛心里早有答案:“床。”

秦旭章思考了一下,举起手中《我以为宇宙跟我说好了》专辑:“想用这张专辑的封面元素,做成一个LED背板。有一些生物,也有宇宙中的各种行星,它们像闪烁而过的情绪流动。”

守夜人9月来到马来西亚,是为了参演“浮现祭大马2025”。专访安排在浮现祭前一天,秦旭章和林稚翎并不掩藏此行的担忧:“第一次来马来西亚,压力有点大,不晓得会不会有人来看我们表演?待会我们有一场诚品的谈唱会,听说有一百多人报名,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守夜人9月来到马来西亚参演“浮现祭大马2025”。(图片来源:浮现祭大马官方Instagram账号)

隔天来到音乐祭现场,听众把现场挤得水泄不通,簇拥在舞台下聆听他们唱歌。站在现场,突然想起他们昨日的忧虑,相信此刻都已挥发在热烈的空气中。

此时,秦旭章在台上说:“我在38岁才写出自己的第一首歌。想鼓励大家,只要你想做一件事情,没有一个年纪是晚的。”

来自不同土地的歌者,灵魂也总有某处是相惜、相通的。问及守夜人对大马音乐人的印象,秦旭章表示:“他们都很有思想,有时候穿着主流的衣服,内心其实有奔放的灵魂。”

他最早开始聆听的大马歌手是戴佩妮,近年从新加坡Fresh Music的活动关系得知片山凉太,也渐渐认得庄启馨、黄淑惠、张静汶等独立歌手。

秦旭章在台上说:“我在38岁才写出自己的第一首歌。想鼓励大家,只要你想做一件事情,没有一个年纪是晚的。”(图片来源:浮现祭大马官方Instagram账号)

净化心灵的演出尚未终止。11月21日,守夜人就要返回马来西亚,在哥打白沙罗的Live Fact开专场,把众人带进他们的专属宇宙。

夜晚也是柔软的一隅,当光洒不进来,所有界限都变得模糊;四人守着的夜,无需与日光融为一体。绵延的音乐像一场未完的梦,这个结界还在接住更多坠落的人们。

守夜人“宇宙跟我说好了”巡演马来西亚站海报。
【守夜人“宇宙跟我说好了”亚洲巡演马来西亚站】
日期:11月21日
时间:8.30PM
地点:Live Fact
票价:RM128
点击此链接购票
版权声明 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网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1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傅译萱

00后,访问网记者、专栏作者。喜欢新诗和摇滚乐。

余坤恬

kuntian.er@theinterview.asia

访问网记者,努力把故事写好,也想要写好故事。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