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舟人指点

“我会打给你的总编辑”:当权力亲自示范什么叫干预媒体

支持 Supported by  

政治领袖干预媒体新闻,打电话向老总或主管施压,很多时候就像“见到鬼”般的都市传说。

鬼这回事,有人相信有鬼,但也有人坚持不信有鬼。偏偏“见到鬼”的人,只能私下谈到见到鬼,就算有证据也不会拿出來,更不会公开说见到鬼。

毕竟,见过鬼还不怕黑吗?怎会不怕鬼报复?那么,传说里政治领袖是怎样干预媒体新闻操作?

政治领袖干预媒体新闻,打电话向老总或主管施压,很多时候就像“见到鬼”般的都市传说。(图片来源:Freepik)

一般上,如果政治领袖发现有报道写错或偏颇,或者没有平衡报道,会叫助理或秘书來婉转表达,或直接提出纠正或补充。

老实说,这不算是干预。干预,有时是从第一线就开始了。从活动一开始就下指导棋,连标题都替你想好了。

然后,活动现场限制记者提问內容,只准报道替你准备好的內容。

真正过火的干预,是有记者问出“犯禁”的问题后,警告记者;又或者之后一通电话打给媒体老总或主管,投诉记者。

还有一种超级过火的干预,凡是有不利自己的报道,直接一通电话打给媒体老总主管,下令撤图文,甚至把老总臭骂一顿。

当然,会有人觉得,只有在过去一党独大的时代,才会有这种过火干预新闻的事发生。

现在啊团结政府时代,我国的新闻自由排名还在上升,岂可能会发生政治领袖过火和粗暴地干预新闻的事?

所以,当大马半岛新闻从业员工会(NUJM)发文告,表明严看待一名部长涉嫌威胁记者的行为,就引发各界哗然。事由是一名马來报记者向部长提问,而部长不滿这项提问而扬言要打电话给记者的主管。

问问题不仅仅是记者的工作,懂得问问题,更是衡量一个记者是否出色,是否有做功课的基本标准。(图片来源:Freepik)

发问,本来就是记者的职责来的。

记者因为有更多机会接触到高官权贵,也有机会向他们提问。不管他们答或不答,又或者答非所问,都是新闻材料。

所以,问问题不仅仅是记者的工作,懂得问问题,更是衡量一个记者是否出色,是否有做功课的基本标准。

別以为记者发问是很简单的事,因为认真而且好的发问,其实是需要无比的勇气。

当然,高官权贵有拒绝受访的权利,也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照理,能做到部长级別的政治领袖,哪个不是经历大风大浪,应对媒体经验丰富的?就算再刁钻的问题,部长大人都能打哈哈游花园答非所问,又或者一句不予置评就带过。

但是,部长大人一句要打电话给记者的主管,不只是展示权力,也是证明了打电话给媒体主管施压这个“见到鬼”的都市传说,确实存在。有意思的是,上了位的政治领袖,都爱谈媒体和新闻自由。

上了位的政治领袖,都爱谈媒体和新闻自由。(图片来源:Freepik)

团结政府首相安华在2023年5月28日,在国家记者日(HAWANA)开幕仪式上致词时说到,在政治气候变化下,他和现有政府领导层做出非常明确的决定,即大马媒体必须完全自由。

他说,媒体工作者应该获准无畏无惧地批评政府,而媒体本身也需摈弃旧有文化,即笔下只是一味亲政府,反之也应报道反对党的意见。

如果连提问都不能提问,怎么谈得上完全自由报道和无畏无惧批评政府?

真正考验政治领袖对媒体和新闻自由的,从來不在他们的嘴巴,而在他们掌握权力之后。

延伸阅读:许国伟专栏《舟人指点》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3.7 / 5. 评分人数: 3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许国伟

koh438@gmail.com

许国伟,从小志愿当记者,现在觉得好傻。怕被讲不读书才当记者,只好一直读杂书,偶尔就写写评论,傻傻的把笔当屠龙刀。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