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马来西亚华人不认识胡渐彪,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无论是当年名噪一时的电视节目《百万富翁》主持人,还是ntv7电视里的新闻主播,或是后来参与全国大选的候选人,再到后来中国火红节目《奇葩说》,大家对胡渐彪的认识,总是离不开辩论两个字。辩论,几乎是胡渐彪的同义词。当年人称“大马辩神”的胡渐彪,已然从一个12岁的年轻小男孩蜕变成辩论界的“老头儿”,打了30多年的辩论,他不厌倦吗?好久不见的胡渐彪,最近可好?他还在辩论吗?
这些年来胡渐彪走过岁月,层层历练已然使他铅华褪尽,现在的他可以打趣地自称“老头儿”,转眼却又能在辩论场上挥洒满腔的蓬勃热血。胡渐彪在辩论的道路上一直像开了挂似的,然而他在辩论场上的胜利并不全然是后来的事,早在12岁那年,他就初尝了胜利的滋味。
从男孩长成老头儿,他始终沉醉辩论
初中时期他打了一场班级辩论赛,这是他首次于辩论比赛中崭露头角,接着又受到了学姐的鼓励参加校际辩论赛。
他说,当时自己作为一个12岁的年轻小男孩,很希望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于是在虚荣心作祟的情况下,就参加了校际辩论赛并且顺利夺得了冠军。
就在12岁这一年,辩论的种子开始在胡渐彪的心中萌芽。他说,会接触并且沉醉于辩论,一开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虚荣心作祟。但是越发成长后发现,辩论这件事情还真的挺好玩,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我享受舞台,我享受掌声,享受在舞台上表现自己的机会。
胡渐彪正是怀着这份念想,随着日子渐长,他对辩论的喜欢亦深入骨髓。从大学毕业以后,他仍然会花很多时间回到辩论,依然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直至2013年,胡渐彪迎来其辩论生涯中的第二次跳跃。当时同为辩论界翘楚的颜如晶在马来西亚创办了《星辩》。当时《星辩》是华语辩坛中少有的,也可以说是首个开放给所有毕业的前辩手组队参加的比赛。
胡渐彪重出江湖,组了一个团队便出来打辩论了。他们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华语辩坛中出来比赛“资历最老”的一支队伍。而这一群身经百战的“老头儿”重回辩论界,果不其然地连续几年都成功夺冠。
“老头儿”重出江湖的事迹虽然迅速传开,消息铺天盖地而来,但在我追溯关于辩论的回忆时,却赫然发现自己初次耳闻“胡渐彪”这号人物,竟是在一档名叫《奇葩说》的综艺节目当中。
步入《奇葩说》成辩论生涯转捩点
胡渐彪说,自己步入《奇葩说》是多个机缘巧合下所碰撞出来的结果。《奇葩说》作为一档与辩论相关的综艺节目,旨在寻找华人华语世界中观点独特,口才出众的“最会说话的人”。
当时制作团队这么一找便找上了辩论界的老头儿胡渐彪。刚开始他觉得这个概念挺好玩的,想到辩论得以重回大荧幕,并且还有机会变成是一档综艺节目,那就试试看呗。怎料走着走着的过程,突然发现《奇葩说》辩论和传统竞技辩论有点不一样,就是这点不一样造就了他辩论生涯的转捩点。
原因是胡渐彪开始接触辩论就已经是以竞技辩论的方式出赛,然而竞技辩论是非常侧重于“搏斗”的一种辩论比赛;《奇葩说》则是一种侧重于“说服”的辩论比赛。当他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就更加沉醉其中了。
他坦言,“因为我喜欢辩论,而说服型辩论这块恰好是我从小到大很少有机会碰触过的这么一个辩论赛事,所以就走到了今天。”
听说胡渐彪很骄傲,是真的吗?
胡渐彪加入《奇葩说》已年深日久,观众喜欢看他在舞台上游刃,欣赏其纯熟的辩论技巧,他辩论的时候字字珠玑,真是看得大快人心!
只是辩论过程中,胡渐彪却也隐约地散发出一种“高压”气息,外人可能会觉得他气势逼人或是带有多少高冷骄傲,但他解释道,这大部分可能受限于他的职业或是舞台呈现的习惯。
实际上胡渐彪一开始出道时,担任的就是《百万富翁》的节目主持人。他说那本来就是得“装”的一个节目,后来当上新闻主播,为了呈现最认真的面相又得扮得专业了。
然而辩论在舞台上本来就要对对方施予不管是价值上、定位上或者是判断上的打压,所以自然地他一讲话就会往下压。他亦自称好为人师,所以就养成了公众演说的习惯,比赛的方式也属于居高临下的辩论方式。
“自卑是我的底色”
常见他在辩论场上神采飞扬的样子,其实很难想象辩神也会感到自卑。他说,“我会比较冷但是我不骄傲,我其实更多的是内倔,我的底色是自卑的。”他认为,人是这样子的,第一是自我价值感属于偏高或是偏低,第二就是你看待世界认为它偏向安全还是危险。然而这两个面向他都是倾向于比较内倔,自我价值感是相对低的。
有的人会照着镜子说 “我很棒啊!”但他说,自己是没有办法这么称赞自己的,这样做也无法让自己获得自我价值感,反而他会对别人的看法相当敏感。别人对他的一些评价,有时候会对自己起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第二个就是他相信世界是危险的,他认为相信世界是安全的人,对人会比较大剌剌,但他不是,他害怕世界,他觉得世界是危险的,因此他习惯和别人保持距离。但是如何在保持距离的同时还能够维持体面呢?那就是礼貌。他自认,在和一般人相处的时候,礼貌会做得非常足,足到让别人觉得自己不打算跟你太亲近。
“所以这是我,他和骄傲无关,它更多的是自我价值感低和对世界的恐惧,这是我的底色。”对于在《奇葩说》上的表现,他自称肯定是讨不了好的。然而长久以来,辩论影响的已不仅是他的说话方式,甚至已经融为了他的思考方式。
学辩论的可贵之处在于思考方式
“我觉得学辩论,你要真说捡起一块宝山中最有含金量的宝石,那我会觉得那就是辩论的思考方式。”对所有新晋学辩论的人说,如果要他推荐一个学辩论最好的理由,他会这么说,辩论能够给我们提供一套相对靠谱,而且相对成体系的思考方法。
他感叹道,现在的教育系统,教育的是知识,并没有教导思考的方法,而辩论是一套现成的思考方法,它是用二元对立的方式,让我们以观众和对手为坐标的一种说服型的思考方式。因为成就这一套体系有明确的检测准绳,有实质操作的方法,所以在我们现在教育制度当中,在思考方法教育从缺的情况下,辩论就变得格外的有价值。
他认为辩手的思维最独特的地方就是不权衡、不抉择。他们所有的选择或是所有的判断一定源自于权衡。如今这样的思维已经变成他今天决定自己做什么事情,做什么样的选择而不得不用的一套动脑袋的方式。
他说,自己与辩论仿佛已经交融在一起了,而辩论的思考方式,其实就是他现在的思考方式。他自觉辩论给予的这套思维方式帮了自己很多,起码让他在想事情的时候会变得更明白一些。
所谓的明白不是让他知道所有的事情,而是让他大概知道每一件议题他需要考虑些什么,又或是会有什么样的思维盲区。在自己不清楚资讯的情况之下,他做了决定,知道它可能性的代价和后果会是什么。以至于做出的任何决定与行为,它可能带来的所有后果,他都能坦然地去接受它。
对辩神而言,有什么值得他害怕?
大马辩神胡渐彪这样一个“高压”的人,他用了大半辈子的人生在辩论赛场上叱咤风云。问他有遇到过令自己害怕的辩题吗?他笑着说,“不不,一个爱辩论的人怎么可能会有害怕遇到的辩题?”想想那就对了,堂堂辩神又怎么可能会害怕一切关于辩论的事。
但要是问他如果有一天你再也不能辩论了,你会怎么样?
他问道:“那我还能看辩论吗?还能带队吗?可以的话那无所谓。除非到我有一天失智,我看也看不懂,我没有办法在跟别人分享辩论这件事情,那我会很痛苦。”
胡渐彪感叹,他觉得自己最痛苦的时刻,就是自己失智的时刻,这是他最不能忍受的。他说,“疾病我ok,衰老我ok,失败我ok,失智我很不ok。我人生最大的梦靥就是如果我真的会患上老人痴呆,这我难以想象。”
他不害怕一切有关于辩论的事,但他害怕自己再也与辩论无关。
如今与胡渐彪谈及辩论对于他人生的影响,他坦言,“没办法,因为我至小大多数时间都是接触在辩论当中,所以我想事情的方法,我判断的方式都是辩论。”
从喜欢到依赖,当辩论对胡渐彪而言不仅是兴趣爱好,进而代表的是他的人生,可以相信“胡渐彪”与“辩论”再难以分解。
给侄儿女的一番话,年轻人“不要画地为牢”
胡渐彪说,在中国发展的这几年,他自己没儿没女,所以其实也轮不到他担心。但是他说自己“不幸地”有侄儿女,而在中国这几年的所见所闻,令他不禁为自己的侄儿女感到担心。
“你难以想象在中国大陆这一片土地上的年轻人有多拼。他们从求学阶段到毕业出来,在冲刺自己事业上这一块的那种冲劲有多强。相较之下我觉得马来西亚华人在这一块上比较轻松。”
他因为看过外面世界的无奈,所以自己骨子里头有很深的忧郁。他认为,我们马来西亚华裔年轻人在国际人才市场上没有多大的竞争力。实则上5G时代的来临,当全球企业开始扁平化了之后,我们未来会面对到的竞争就会是国际市场的竞争,当中国的户籍开始开放,全球的年轻人可以到处跑去寻找工作。
他说,“紧随着数字游民时代来临了,我们这个教育背景之下成长出来的孩子,我们的优势在哪里?”
以前尚且能说我们是多语言,但中国人现在的语言多元占比例远不会比马来西亚的低。他在中国待了不少于十年,他感叹回头看看自己年轻侄儿女的那一代,其实充满担心,不知道走下去会是怎么样?
他相信马来西亚的年轻人和自己当年离开的心态还维持是对的,就是“我们是立足马来西亚,但是我们拥抱的是世界,这里是我的家,但是全球是我的江湖。”
实际上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他也认为马来西亚华人习惯活在一个小世界,喜欢为自己划上小框框。
他举例说,生在马来西亚原本就有足够的条件认识与自己的文化习俗大相径庭的各族同胞。但是谁又有足够多的马来朋友?他感叹彼此距离明明如此靠近,却是非常不熟悉的。
说到这里语气中已然尽显对侄儿女的担忧,到最后只说了一句,“我这番话很想有机会对他们说,只是他们现在听不懂。”
采访后记
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来自辩神的“高压”,那不是一件坏事。但他大概不会知道,他是我人生中第一个访问的大人物。在访问的过程中说不出太多浮夸的造词,只能一板一眼地问着纸上排列的问题,紧张程度溢于言表。
他说自己的底色是自卑的,但我却看见了在辩论场上那个满怀自信的胡渐彪。这让我想起阿德勒曾说,人所做的许多行为,都是为了建立一种优越感,通过克服生活中种种障碍来补偿内心对无能的恐惧。
他让我看见对优越感的追求,就是用一辈子的时间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那自卑终将获得解药。
他也说他无法称赞自己。
但如果到最后他将独对黄昏,走过岁月不再青春少年。我还是希望能对他说一句,“胡渐彪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