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访问》创办以来最长的访问,访问的对象是过去常常访问人的记新闻从业员,最近获颁林连玉精神奖的陈彦妮。她曾经是ntv7华语新闻主播、著名调查报道节目《追踪档案》主持人兼记者、TV2《前线视窗》专题节目制作人,目前是希望之谷故事馆馆长、 Care & Share Circle创办人与双溪毛糯口述历史工作队总协调。
回首来时路,陈彦妮承认自己以前高估记者的力量,“其实记者的力量没有那么大。特别在这个时代,我们几乎不再需要记者,我们只需要一个有心的记录者。生活的记录者,通过手机,人人都是记者的年代。”资讯固然重要,但陈彦妮认为,故事才是可以串联整个世界的唯一媒介,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十二年前,她以媒体人身分来到希望之谷;十二年后,她以“守护者”身分守住希望之谷。
因为希望,十多年来,陈彦妮为希望之谷甘之如饴;一直不放弃希望,这不屈不挠的心念和坚定的信念,让陈彦妮成为2018年林连玉精神奖得主之一。
提起2006年那年,她以ntv7电视台记者身分首次进入双溪毛糯麻风病院(希望之谷前身),她犹记得被侵略者破坏、当桥梁、及下陷得东歪西倒的墓碑⋯⋯
虽最终因她《追踪档案》节目报道引起回响,成功驱赶侵占者而“功德圆满”,但她心中已种下好奇种子,只不过被日复一日,被忙碌的工作麻木了。
直到隔年的2007年,麻风病院东院因玛拉工艺大学工程遭到拆除,她与同事黄义忠以独立纪录片制作人的身分,再次进入麻风病院采访。
两人花了2年时间,深入官民视角采访报道,纪录成2009年的《永远的希望之谷》纪录片,化作一座桥梁,走入院民内心世界,让外界聆听他们曾经被集体隔离的情感世界。
当时,陈黄俩人为了要拿最好的画面,拍录神手推倒东院的画面,就呆在东院内的一对院民的夫妇家中。
就此,她从夫妇口中得知院民被与世隔绝整整40年的隔离生活制度,其中特别深烙她心的就是强制隔离的保护儿童政策,医院逼迫院民一旦生下孩子,就须签切割书,把孩子送出去,让他人领养。
“保护儿童政策”导致骨肉分离
“请你不要告诉他,你找到我。”
他的伤害其实就从早年“保护儿童政策”,骨肉分离的当下已经促成。
这么多年来,一直为希望之谷搭建“回家”之路的陈彦妮深深体会到,康复者与后代被毁天伦的内心伤害何其大。
“尤其是你华裔被马来人领养,从小给人家说你是单眼皮⋯⋯那种对身世般的迷,寻寻觅觅的失落感,是我们没办法去理解的⋯⋯”
彦妮说,被马来人或外国人领养的小孩从小已有他们另一个人生故事和经历,即使之后再找到他们,出于“保护心态”,他们选择不愿回来相认,我们都得给予尊重,因为这是他们个人的选择。
“很多人是因为他养父母去世了,他很想回来⋯⋯养父母还在的话,他觉得那就是他的家,这点我们可以理解。”
对于这些后裔的故事都很相似,当陈彦妮他们找到康复者的后代后,他们希望能建立一个支撑点,让后代认识后代,连接及了解彼此之间的故事。
在这过程中,也让陈彦妮扩大自己的包容度,尝试去理解别人的生活,尽量减少干扰,避免造成二度伤害。
陈彦妮说,当他们帮助院民寻亲时,实际上已给他们一份期待,当期待落空的时候,你怎样去陪伴他走一段路,这些都需要很强的心力和耐力。
无论如何,当陈彦妮看到后代找回多年失散的亲人,对方依然活着,而且他愿意回来,这种“圆满”是最摄心的。
替康复者寻求这条路是曲折艰辛的,过程中陈彦妮曾有想过要放弃。
“他们的无力感影响了我,同时他们的坚强也影响了我……它们是相对的。”
“当他们很想(寻回亲人)、不想这样不甘心地离开时,我也很希望再尽一点力……”
也因为这样的历程,造就今天的她凡面对事情,很难陷入真正的绝望。
无私贡献获颁“林连玉精神奖”
凭着对希望之谷十多年来不屈不挠的长期投入及贡献,陈彦妮刚于2018年12月拿到林连玉精神奖。
提起抢救希望之谷召集人张集强和成员曾维龙博士共同推荐她参与此奖,陈彦妮是这么诠释的。
“他们不是要让我出名,更多的是,他们希望我们希望之谷被政府看到,被政府认可,那意义不一样。”
她觉得,张集强和曾维龙等人都是守护希望之谷的前线人员,他们都很爱希望之谷,很想守护这地方,大家目标一致。
“他们对我有期待,刚好我就在这位子上,所以就应当仁不让接受提名。”
她认为,这已经变成一个义务,她须承担起来这个角色。
“我也跟他们有个共同的愿望,那是坚定不移的,就是这个地方必须要成为国家文化遗产,它也符合了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格,我们希望加快这速度⋯⋯”
帮助院民重建尊严与自信
十年前和十年后,希望之谷最大的转变?
十年前,当陈彦妮进来希望之谷,院民觉得他们是无法选择,受压迫的一方;十年后,最大的转变就是院民的心转变了。
“印象最深刻的,这十年来,不只是古迹没有遭到破坏,当然它会随着岁月慢慢被摧残,拯救硬体的工作要快,但是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软体,你个人的内在重建,对人的信任。
“我觉得它是个过程,他们觉得他们被重视,声音被听到外界的人没嫌弃他们了。”
这2年来,陈彦妮开始积极重塑及建立院民内心精神世界的工作,增强其自信,重建他们的尊严和自信。这是最抽象也最挑战的。
“让他们回到主流社会去,我觉得这工作才是最挑战性的。”
通过办一系列活动,院民学会画画,有一技之长,成为助人者,将院民从被迫者的身分转为助人者,让他们有能力去协助他人,重建院民内心的自信和尊严,融入社会。
陈彦妮甚说,社区小孩与康复老人之间爱的互动的化学火花最唯美动人。
“小孩子拿着绘本,坐在老人家床边跟他讲故事,老人家变成‘小老师’,帮小孩念。”
这种近距离的接触所碰撞的火花,溶解了隔膜,也融化了康复者的芥蒂。
陈彦妮也透露,去年的义卖会,希望之谷院民的画作为一间佛庙筹到1万2000令吉,突破前年的5600令吉。
她也披露,今年3月20日,这些康复者“素人作家”会到国家画廊去办画展,也得到文化部和国家画廊批准。
“我们觉得最重要是,发挥我们的软实力,影响我们政府看到这一些无形的文化遗产。”
她也希望这个国家能看到一个康复者慢慢地从以前被唾弃,到1950年代,开始种花把希望之谷打造成“花卉批发重镇”,慢慢迈入他们的晚年,他们再站立起来,为社会贡献的故事。
“这样一个丰沛的历史,绝对就是我们国家无形文化遗产需要被记录、被记得、被纪念。”
将来他们走后,这样一个山谷里真英雄的事迹,需要世世代代被流传下去,这是希望之谷的精神。
而最近刚推出的儿童绘本《希望之谷》,讲述一个小孩种太阳花与乌云的故事,所传递的信息就是我们人生都会面对“大乌云”或“小乌云”的不如意,疾病或死亡,关键就在于我们怎样去建立内在精神力量去面对这些乌云。
她也很庆幸该绘本的网络预购创下本地预购新纪录,打破原本预测的2000本,直接突破5000本数量。
“我们希望看到通过很简单故事,教育新生代,未来的孩子,希望之谷的精神。
故事才是串联世界的唯一媒介
希望之谷对陈彦妮的人生改变极大,否则她不会留下来。
陈彦妮告诉《访问》,这十年来,她开始有点后悔,为何当初她没早点离开媒体呢?
她23岁进入媒体界,9年后离开时已是31岁。
“如果再一次给我做选择,我还是会选择同样的路。”
她说,每个记者都会经历这个阶段,想通过记者的笔和镜头为社会不平事发声,伸张一点点正义感,让国家变得更好。
以前高估记者的力量,其实记者的力量没有那么大。特别在这个时代,我们几乎不再需要记者,我们只需要一个有心的记录者。生活的记录者,通过手机,人人都是记者的年代。
她认为,资讯固然重要,但故事才是可以串联整个世界的唯一媒介,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历史的传承、故事的传承,它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它未必是要一个族群的大历史,它可以从家庭小历史开始,慢慢地让它完整,珍惜身边的人和故事。”
过去的十年,陈彦妮的生活只跟希望之谷连接,这里就是她的小小世界。
如今,对她而言,这一刻,我还在做我喜欢的事情,就是她的人生方向。
“我就是过着我想过的生活,不计较别人怎么对我评价。”
她还自嘲,若以一个40几岁人,跟她同龄的朋友都已有车有房,已有家庭,过着很好的生活,她可能就变成比较“没出息”的那人了。
支持陈彦妮的最大力量就是“希望”,活着就有希望。
她发现内在精神世界的经营是每个人必经之路,这也与她本身的佛教信仰有关,禅修经验有关。
她说,每个人都要找到一个平衡的方法,她发现往内行走的力量极大,让她内心如如不动,这也是她极力为院民经营内在世界的原因。
她希望身边的人都能够往内走,不要往外攀越,因欲望追求不完但生命却如此短促。
“这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必须去经历,真正去付出,然后你会真正的去体会那个叫做幸福。”
“众生一体,万有同源”,若是美好的,她希望别人也有机会经历,去享受这个美好。
希望之谷故事馆 拼凑遗失的拼图
已在去年2月开馆的希望之谷故事馆,如今每逢星期日早上9时至下午3时对外开放。
身为馆长的陈彦妮希望将这地方打造成历史文化园区,让更多年轻人、家长进来,休闲活动,因为这地方未来是属于全人类的。
她也希望能慢慢感召其他人,甚至希望政府加快步伐,实现世界文化遗产这目标。
在国际串联的部分,今年他们会邀请菲律宾和日本专家学者来马与我国文化部进行闭门会议,探讨文化遗产串联,跨国申遗的可能性。
世界最大的麻风病院在菲律宾,马来西亚是第二大,这是基于其历史角色和意义。
她指出,我国是人居环境最完整的,菲律宾是资料档案最齐全的,马菲可相互补。而日本采取铁腕政策,大规模去逮捕麻风病人,这在历史上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也探讨将菲律宾、日本和大马的希望之谷和木寇山串联,一起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她说,这是很长的一段路,我们正把遗失的“拼图”一个个拼凑回去,通过各种管道,带动、打造希望之谷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