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上批评政府、谈论政治的人很多,各方各派在网路上成为“键盘侠”,抨击政府政策和政治人物的作风。 但事实上,在这个社会当中,有更多的人对政治无感,他们认为政治很太肮脏,既不愿意关注,也不愿意参与。 这样一想,政治就像一个马桶一样——马桶很脏,人们不想要碰马桶;政治很脏,人们也不想要碰政治。 马桶与政治是人们在生活当中最强调卫生的,但是却都最让人退避三舍。 残酷的是,你不碰政治,不代表政治不会碰你。
开始关注政治的契机
2020年1月15日,由孝恩集团和《访问》联合呈现的《人生直播》第二期就“关心政治来干嘛?”的话题,邀请了三位讲者分享对于关注政治的想法。
洪伟翔是一名律师,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笨珍县的一个华人新村——北干那那(Pekan Nanas),父亲在新村内有一间杂货店。
小时候,他总是感到很困惑,为什么作为马华终身党员的父亲,却会在竞选期间帮行动党和四六精神党等反对党造势,帮忙挂党旗、派传单,这样的作风,在当地人看来是十分特立独行的。
难道每日运营杂货店、需要接触这么多人父亲不害怕得罪别人吗?
“这不关个人是什么党员的事,而是国家一定要有反对党。”他记得父亲是这么回答的,这一句话令年幼的洪伟翔印象深刻,也影响了他日后的政治理念。
而洪伟翔首次自发地开始关注政治,是从中学时期开始的。
1998年,政治人物林冠英因为揭露马六甲州首长阿都拉欣与未成年少女的性丑闻,在煽动法令与出版及印刷法令下被判罪成,须坐牢18个月。
1999年,在“霸王车站”(即非法德士车站)中,刚刚升上中学的洪伟翔看到了一张又一张贴满了林冠英双臂举起,拷上手铐的贴纸,上面写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标语。
当时不了解时政的他很好奇,为什么这么一句有着奉献精神的标语,背景图却是一位拷上手铐的政治人物。
也就是这一份好奇,让他开始关注政治。
资深时事评论员林宏祥与洪伟翔不同,他开始关注政治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点或是事件,与许多同辈类似——他关注政治,最初仅仅是因为阅报的时候,时评人每每会将政治事件写得有声有色,十分有趣。
更让他感受到关注政治的迫切和重要性的,是生活中的不公不义。
在他中六的时候,“烈火莫熄”席卷全国,在普通常识科(Pengajian Am)的课上,林宏祥和同学们隐隐约约的感受到了教授该课程的老师对反对党的同情和支持。但是纵然老师同情反对党,他在委任学生担任巡察员(Pengawas)的时候,却会优待巫裔学生,种族政治的幽灵仍然困扰着教育体制。
在马来西亚的教育体系之下,固打制更是让林宏祥等非巫裔子弟面临更竞争的升学道路。
到了大学,关心政治似乎成了林宏祥等每位大学生的使命。后来,到了职场,成为记者的林宏祥更是活在政治当中,每天都需要和政治人物打交道。
“到后来我发现,已经不存在我有没有关心政治这样的一回事了,而是我已经活在政治里头了。”林宏祥感叹。
和林宏祥类似,资深媒体人许国伟也是因职业才开始关心政治,令人意外的是,他是三位嘉宾中最迟开始关注马来西亚政治的。
“到大学毕业为止,其实我不会关心马来西亚政治。”他笑着说道。
中学,他阅报存粹是为了看新闻。在大学,作为留台生的他更是没有什么渠道关心马来西亚政治。但是回到马来西亚,成为地方记者后,他需要和地方上的政党领导、有政党背景的三教九流打交道,久而久之,就活在政治里了。
1998年11月,是许国伟正式当记者的第一个月。
那时候的他没有想过,他会遇到马来西亚政坛上三场重大的政治事件,把自己活在政治内。
发生于1998年的烈火莫熄,让许国伟和许多政治人物,特别是来自反对党的政治人物打交道。
“我们看到的是国阵政府的不公不义、看到的是那些许许多多的马来年轻人走上街头抗争被捕……我们跟着这些人一路采访,听着他们对老马和政府的控诉。”
后来发生的马华AB队之争和行动党因邓章钦公开呼吁林吉祥退位而引发的“倒邓”行动,也让他有一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触。
作为记者,他必须活在政治当中。
关心政治,改变生活?
林宏祥,和很多的时评人一样,总是喜欢以“政治就是一场游戏”的态度看待马来西亚的政坛。对于时评人而言,把政治事件当成电影、球赛来评述,似乎已经成为了习惯。
“我觉得比较关键的部分,不是什么时候开始关心政治,而是在面对政治的时候我心态的转变。”
他发现,若是一直以政治就是一场游戏的态度来对待,那么他能做的仅仅是分析政治,把故事说得绘声绘色。但是他认为他肩上的责任更重——在分析政治和改变政治上,他认为可以做得比前者更多。
但是要如何促成改变政治,也成为了他和千万选民的困惑。甚至有人对此感到十分困惑,难道不关心政治,还会对生活带来影响吗?
很多人会认为,生活与政治是可以切割的,但是,正如著名文学家钱钟书所说:“有群众生活的地方全有政治。”,政治与生活之间,是没有楚河汉界的。
而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便是政治。”,政治管理众人的武器,便是“法律”。
换言之,政治将管理众人的权利赋予法律,而人民将制定法律的权利交给政府。因此,我们生活中的大小事都与法律相关,而法律的大小事都与政治相关。
洪伟翔律师认为,在生活当中,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法律相关,打个比方,为什么人们在生活中有水电供应、为什么学生可以选择接受母语教育和参加考试、为什么电影能够上映等,都是与相关法令脱不开关系的。
但是令人心酸的是,有些人认为,只要不投票,就不会受到政治的影响。
509大选前,网络上有选民提倡废票。许多选民认为参选的政治人物没有能力,所以提议干脆投废票,哪一方的候选人都不选,让其他人去做无用功,自己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但是,洪伟翔反问,这样难道就表示选民不需要交税、不需要受到政府制定的法律约束吗?
“你不去投票,不代表你不用吃屎,而只是把选择的权力让渡给别人,让别人来帮你选你吃哪一坨屎。”
话糙理不糙,在洪伟翔看来,废票只是将选择的权力让渡给别人,让别人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而已。
如他所言,所有的事情都是遵循着“What Comes Around Goes Around”(即种什么因,得什么果)的因果关系。
选民今天不关心政治,让别人代替他们选出政府,那么最后当政治干预到他们的生活时,他们也只能咬牙吞下这一枚苦果。
但是很多人会反驳,他们认为,投票的意义在于改朝换代,如果这一票不能带来什么重大的意义,那么也就没有了投票的意义。但是林宏祥不这么认为。
在座谈会中,林宏祥以买万字为例,他说,在大多数人的生命当中,投票的次数也许还少于他们去买万字的次数。
那些去买万字的人,可能从来没有中奖,即使有,也不是每一次都中奖,有的人甚至在尝到甜头是花费更多地钱去买万字,最后亏损更多,但是他们还是会坚持去买万字。
同理,放到政治层面来看,人们抱着改革换代的希望去投票,但是在投票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效果时,却不会如同买万字一般,继续坚持下去。
所以选民究竟为什么不能以买万字的积极态度去对待政治投票,是选民必须反思的地方。
然而,对于那些关注政治、有履行公民职责去投票的选民而言,他们或多或少都会对政治人物颇有微词——为什么政客的发言都这么不合时宜?为什么他们看起来都不知道人民的苦难是什么?为什么支持的政客在掌权后好像变了?
政客心,海底针
不同时代的政治人物,他们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许国伟认为,上世纪90年代的政客比较关注民生问题,是因为他们都是通过一步一脚印、不断地接触基层的方式来累积经验的。他们了解人民讨厌、希望和愤怒在哪里。
在以前,参政者若是要上位,最普遍的途径是从基层做起,一步一脚印地走上高层的位置。若是他们想要进入中央的核心权力圈,那么他们需要的是对人民的服务、经验的积累,也因此,只有少数人能够平步青云。
但是现在,这个节奏变了。
2008年,马来西亚出现“海啸议员”,一些政治领袖以非常快速的方式上位中央。且不论他们的学历和能力,但是比起前辈,许国伟认为,他们丧失了基层经验的积累,对于不同生活环境的基层人民,他们不了解这些群体的困境,自然也就没有办法为人民发声。
而在政客上位之后,他们的生活和社交圈子变得很狭隘,他们接触不到基层,导致政客被困在信息茧房当中,不了解真正的民生问题。
相较于人民普遍以“善恶忠奸”来分辨的标准,许国伟提出,应该以“主流 vs 非主流”、“掌权 vs 没有掌权”来区分政客。
一位政客会因为自己的位置而产生不同立场和态度,许国伟说:“不是他变了,而是权力使得他必须改变。”
所以有些时候人民会发现,之前关心民生,敢怒敢言的政客在执政后突然怂了起来,不是因为他的性格在一夜之间大变,而是因为权力使得他不得不作出改变。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林宏祥虽然认同权力的确会腐蚀人心,但是他认为,从政客的角度而言,在其位、谋其职 、负其责、尽其事是很重要的。
“如果在一个岗位上,你是政府,那你不要表现得如同反对党一样……每一个政治人物,当你把他摆在不同的岗位时,他就有不同的角色……我们不能期待一个执政党在掌权后,如同反对党一样在责骂、发文告。”
执政党和反对党面对危机时的对策是不一样的,这也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的做事态度。作为执政党,他们的首要责任是解决危机,安抚人心。当危机显现的时候,在野党便一定会夸大危机,让掌权者意识到什么方面是他们没有处理好的。
人民不能期待,在反对党掌权成为执政党后,面对危机的时刻他们仍然只会口诛笔伐。
洪伟翔对此也十分认同,但是他认为人民在看待政治人物的时候,应该预先将他们当成坏人。他认为,权力是肮脏腐败的,这些追逐权力的政客做不到出淤泥而不染。
毕竟,在政治的名利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正如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Mark Twain)曾经将政客比作尿布一样——“政客如尿布,必须时常更换。”,洪伟翔认为政治人物就是肮脏的。
因此,选民要做的不是相信政治人物,而是监督政治人物。
政客都是一群蠢货吗?
《人生直播》主持人王彪民引用英国《卫报》的一篇题为“为什么人们总是将票投给蠢货?”的报道,说明人们在选择政客的时候,往往会将票投给看起来信心满满的人,但是根据心理学,信心满满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
但是许国伟认为,英国《卫报》的这一篇报道的逻辑,其实更适用于直选国家,在马来西亚,选举制度就决定了其实最终能够坐上王座的,不一定是选民选出来的,而是政党选出来的代表。
所以很多选民会纳闷,为什么有一些政客的发言屡屡没有经过脑子,但是却能够得到政党的青睐,登上高位。
许国伟认为政客有时看起来很不精明,甚至像个憨憨一样,有三个原因:他是装的、他是偶尔装给老板看的、他是真的不聪明。
在政治上,越聪明,“Game Over”的机率就越高。
在某一些时候,政客没有办法越俎代庖,替上位者解释某一项政策或是举动,因此他们就会假装愚笨,躲避记者的盘问。有时,政党的领导人也会为了衬托出自己的睿智而找来一些真的不聪明的绿叶,让他们成为左右手,阻止更厉害的人上位。
但是这样的局面,选民不是没有责任的。
在马来西亚,因为选民通常都是“投党不投人”,对于政客自身的素质,选民并不会有什么要求,因此无论政党推出来的候选人是个天才还是庸才,只要他所属党派是受到欢迎的,那么他就会成功上位。
因此,若是要改变这样的风气,党领袖的决策和人民监督是关键。
选民要怎么作出改变
为了改变政坛的风气,选民是至关重要的,林宏祥认为选民不应该把政治看作很宏大、距离生活很遥远的事情。更多地去了解政治,关注政治并非一定是要作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举动,而是为了让自己了解自己在这个国家、社会当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许国伟更是提出生动比喻:“如果今天你在路上遇到一个路洞,你会是想方设法把它弄好、还是每一次都要聚精会神地绕开它?”
许国伟认为对待这些路洞的态度,就是选民对待政治的态度。
选民要做的不应该是政治冷感,完全放任“路洞”不管,而是要去尝试处理这个问题,即使不能保证结果,但是至少是一个机会。
正如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John F.Kennedy)曾经说过:“不要问国家可以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同理,洪伟翔认为,选民应该“不要问政治关不关心你,而是问你有没有关心政治。”
因为政治关不关心你,它的因,就是人民有没有关心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