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在脸书上看到一则广告,推销女性私密处清洁用品。广告是以看图说故事的方式进行,一名女子险些被强暴,不过她的私处散发着异味,所以歹徒无法下手。女孩难过地想结束生命,站在一旁的歹徒带着她求医、问神,试图消除异味,但始终无效。在女孩再次试图自寻短见时,歹徒想起在脸书上看过的广告。女孩使用了歹徒推荐的女性私密处清洁用品后,私处散发着花香,歹徒最终也被逮捕。
我觉得这则广告有很多地方都很不妥,但底下的留言全是夸赞,说他们很有创意、很有想法。一旦有网民质疑这则广告侮辱女性时,就会有网民说是他过于敏感、不够开放。
究竟是他们的笑话真的不好笑,还是我们过于敏感了?
我相信,制作这则广告的人绝对没有恶意,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广告中所暗藏的负面讯息。然而,他们的笑话确实不好笑,并非我过于敏感。
该广告先是以强暴作为笑点,当歹徒不愿对女孩施暴时,女孩甚至感到非常难过。后来又多次描述女孩想要结束生命,拿自杀当梗。在暗喻女孩散发着异味的私处时总是使用鲍鱼的图片,但“臭鲍鱼”通常是用来侮辱女性,辱骂女性的用语。
“只是一个笑话,何必那么较真?”
体育老师对17岁的Ain和同学们说道,“如果你要强暴人,不要强暴那些18岁以下的,强暴18岁以上的”,只有Ain和三、四名学生觉得有些不舒服,其余的学生都觉得这就是个笑话。即使老师有补充说明,强暴将会使他们入狱,也会受到鞭打,但Ain始终感到不适。
是Ain过于敏感,还是笑话真的不好笑?
该名体育老师想要表达是“强暴不对”,但他所传达出来的讯息并非如此。体育老师口口声声说不支持强暴,但却拿强暴开玩笑,丝毫没有意识到自身观点带有嘲弄的成分。他的玩笑是在正常化强暴行为,而认为这只是个玩笑、是Ain小题大做的同学们也接受这个做法,助长他的偏见。
这就是玩笑的可怕之处。只是一句玩笑,但久而久之,你会觉得拿强暴开玩笑也没关系,拿自杀当梗也无妨。有些人会用“开玩笑”包装自己的失言,有些人甚至没有察觉到自己的笑话有些不合适,但这些笑话正反映着你的价值观。
今年年初的白娃娃事件,不正是最好的例子?创作者并没有歧视的意图,然而他的作品却传达了不易察觉的偏见。
朋友A的上司总爱叫她宝贝,不仅是信息里,现实生活中也会这么做。有一天,她受不了了,发了篇职场性骚扰相关的文章给上司。上司回复说,“我一直都在开玩笑,你怎么会开不起玩笑”。在那之后,上司再也不敢称她宝贝。
我们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微歧视,那些细微的偏见可能是有意的、可能是无意的,有时候稍微敏感些也无妨。质疑那些笑话,将问题遏制在萌芽阶段,别让那些偏见再继续发酵。
延伸阅读:郑颖专栏《正言不讳》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