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美国方面传来了上世纪60年代著名流行乐团“猴子”(The Monkees)其中一位成员彼特·托克(Peter Tork)离世的消息,新世代的歌迷对音乐历史没兴趣,当然不会有任何感觉,因为那毕竟是半个世纪前的人与事。
死者享年77岁,算是有一把年纪,在乐坛上曾有光辉岁月,也算无憾,媒体报导篇幅不大,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不过媒体将“猴子乐队”称是美国流行乐史上的殿堂级乐团,就未免有点言过其实。严格来说,这支四人乐团在上世纪60年代虽有灿烂时期,也灌录过不少流行一时的歌曲,但乐队团员本身的音乐才华及创作力都平淡无奇,只能说他们是处在一个特殊时期,才造就了一个神奇。
事缘一向是西方流行音乐霸主的美国,碰上英国的披头四(The Beatles)1962年先在本土崛起,而热潮开始蔓延到欧洲及亚洲一带后,在1964年登陆美国,以狂风扫落叶之势征服了美国歌迷,让这个摇滚王国在短短几个月之间全面“沦陷”。
披头四当年创下了在同一个星期内,竟然能够同时有5首歌曲高居流行曲榜上首5名位置的惊人纪录,至今还没有其他艺人能破。
紧接下来,英国其他乐队也逐渐获得美国歌迷青睐,而纷纷到美国抢市场,颠覆了以往只有美国艺人乐团到海外称霸的“传统”,这个里程碑过程,流行乐学者将之吁为“英伦侵略”(British Invasion)。
而猴子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之下,美国流行音乐界人士惊惶失措之际,面对这种“革命性变化”的危机上,寻找一个全新破格模式,力图制造出一支能够与披头四抗衡,而同时能制止那英伦狂焰的飙升而诞生。
这个破格模式,就是利用电视平台,在报章上登广告招请,让年轻人报名参加,然后挑选四名认为在外型符合所需条件,将他们拉拢成为一个乐团,然后在电视台开创的一个周期性节目演出,这种卖外型及魅力而凭视觉上取胜,而非靠音乐造诣感染观众听众的策略,在深入每家每户的电视节目竟然收效,而为乐史写下传奇一章。
猴子节目在1965年就开始筹备,花了一年多,终于在1966年推出后“修成正果”,这个设计营造出来的乐团周期性节目在有关电视台的全力吹捧之下,终于连带多首在节目中演唱的歌曲都流行一时,而大红大紫。
由于这乐团的成立并非像一般乐队与几位志同道合的乐手歌手跑在一起而有音乐根底,所以除了歌唱以外,录音工作全找职业乐师担任,故此在荧幕中只作样子伪弹假唱,认真来说缺乏音乐上的真功真夫,又怎能登殿堂之列?
尽管如此,也不能完全鄙视猴子的价值,因为在表演艺术中,有观众缘也是很重要的一环,而歌曲能够流行,也必须悦耳动听才能获得听众的共鸣而拥护,在这方面就看出当年幕后策划人深谙歌曲质素对艺人的重要性,才特别找真正优秀的作曲人操刀,写出了出色歌曲。
而他们那几首雄踞榜首的代表作如《I’m A Believer》出自后来独当一面成为歌手作曲人巨星的Neil Diamond手笔。而另外一首《Day Dream Believer》则是由前著名民歌组合Kingston Trio灵魂人物John Stewart撰写。
不过成名后的猴子开始不屑在音乐上的“扮嘢”,加上看到在全国巡回唱有市场,聘约纷纷不绝,便决心势要找回音乐上的尊严,而极力要以“真功夫”面对群众,欲与披头四看齐,能够自作自弹自唱,转型为实力派乐团。
过后灌录的不再假手他人的专辑虽然因名气的号召而有不俗的销量成绩,但他们始终无法交出震撼人心的作品,反应也比开始时别人为他们度身而作的歌曲来得没那么吸引人。所以到他们在1972年解散为止,始终无法灌录出一张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专辑,乐团地位亦无法再上一层楼。虽到1986年因电视重播他们当年的电视节目而掀起热潮,但他们重组而再做巡回表演且座无虚设的现象,却已是往日歌迷在年逾不惑后的一种怀旧情怀所促成。
猴子乐队成员分别是Davy Jones、Micky Dolenz、Peter Tork和Michael Nesmith,2012年Davy Jones因为心脏病离世,现在Peter Tork又撤手人间,身为电视平台造星的鼻祖,已不见一半身影,往日的歌迷多多少少会有点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