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电影记事

哭泣女鬼定格野人史,本地慈母有对好姐妹

今年恐怖片无所不在,连复活节都有专捉小孩的哭泣女鬼可以看;还有野人冒险回归文明的定格动画在极少量戏院上映,不留意就会错过,但怎样都不及本地电影命运悲催,无论是慈母马来片还是姐妹中文片,连强制上映的两个星期都捱不过,真是同病相怜。

《The Curse of the Weeping Woman》

拉丁民间传说的哭泣女鬼La Llorona知名度不高,在本地上映时改了片名,搞到我还以为是另外一部电影。预告片剪接精彩,可惜真正到了戏院观赏,银幕上酝酿这些画面的过程十分温吞,等到观众都不耐烦。片中那隻女鬼的身影经常玩突袭,真正的妆容反而不够惊吓,而且电影对她的内心刻画不足,捉小孩的动机有点牵强。社会工作者把驱鬼仪式当成家暴处理的切入点,以及处于信仰边缘的牧师力抗女鬼入侵过程,其实都有可观之处,只可惜导演无法把当中的看点拉拢在一起。重复的惊吓技俩出现,让期待变得疲惫,一如电影中那道黑暗的走廊,总是看不到尽头似的。

《Missing Link》

Laika工作室制作的定格动画,故事一直是另类取向,野人是人类史上遗失的一个环节,这次安排森林野人主动联络冒险家帮忙自己融入文明社会,动机就别树一帜。相比之前的出品,本片注入了更多的喜剧元素,实际上淡化了文明价值的探讨,剧情走向有点无可适从的感觉。野人想学习人类的文明举止,人类的所作所为却越来越野蛮,如此有趣的对比竟然没有被突出,那段野人“雪山寻亲记”篇幅不小但作用有限,合家欢式的娱乐削弱了讽刺殖民主义的讯息。Hugh Jackman为冒险家献声还让自己的形象给动画化,比野人Mr. Link本身还要抢镜。这是一部有趣的动画,只是过程处理得有些平淡。

《Bu》

很意外的,这部马来电影的幕后名单以华人居多,这样的跨族制作近年越来越多,是一股新气象。本片以三个母亲的心路历程铺陈剧情,到头来才发觉戏份不多的作家才是重心,在大量脉络不清晰的叙事后,剧终时刻来了一个感人的真相大白,这样的处理也未免太不成熟了。因为观众一直被看似没有关联的片段影响心情,我只能说这三位母亲的刻画很生硬,虽然演员表现称职,但对白与拍摄手法都很平庸,无法做到抽丝剥茧,观众也察觉不到迈向结局发展的脉络。所以到最后,电影仿佛是为了成全那个结局而拍了这部电影来交代,我不否认最后被真挚的母爱行为打动,但诠释的过程实在太煎熬了。

《姐妹》

陪我看戏的友人看完后最直观的反应:这么简单的故事需要拍成电影咩?我的分析如下:(1)导演把10秒钟的镜头拖成一分钟来拍。(2)白描的空镜头频频出现。(3)演员以中风式的速度讲对白。(4)已经出现的场面重复出现来交代”真相“。(5)找一间偌大的别墅在里面走来走去。(6)大量幻想与回忆画面填充时间。(7)慢慢拍给你看演员如何慢慢酝酿情绪。(8)简单的情节不怕复杂做出来,即使观众一早已经看出来。(9)要跟观众比耐性,电影镜头尽量拉长。这已经不是独立制片时期的James Lee,他这次让我感觉好陌生。可惜我看的不是首映场,否则可以向片商声称那样要求退回票钱。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0 / 5. 评分人数: 0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陈伟光

马来西亚资深剧场人,影痴与音乐发烧友,先后创办《剃刀实验剧场》和《戏剧家族》,发起《黄火》和经营槟城地下音乐基地Soundmaker。曾任职槟城光明日报副刊主任,先后在各华文报耕耘艺文专栏。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