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年底将举行地方公职人员选举,其中县市长的候选人已经大致出炉。这场选举被视为总统蔡英文第二任的“期中考”,也是2024大选的前哨战。德国之声请专家分析前瞻看点。
台湾将在11月26日举行地方公职人员选举,俗称“九合一选举”,选出县市长以及立法委员之外的各级地方民意代表。目前整体看来,还是由执政的民进党与在野的国民党互相争霸,提名人选纷纷出炉。
各界最关注的台北市市长选举,现任市长柯文哲所属的民众党派出现任副市长黄珊珊,迎战民进党籍前卫生福利部长、防疫指挥官陈时中,以及蒋家后代、国民党籍的蒋万安。各家民调显示,陈时中与蒋万安势均力敌,黄珊珊则紧追在后。
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主任蔡佳泓告诉德国之声, 台北选民的决定因素主要还是蓝绿意识形态。他说:“可能最后就是拼可以动员出来的人数,但目前看不出来谁比较占上风,各有各的强项,可能还要过两个月才比较明朗。”
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王宏恩也向德国之声表示,目前台北市处于一个“混乱的状态”,但最后“蓝绿支持者自然会归队”。他认为,台北市一直是全国政治的风向球,而都市往往求新求变,所以会有什么新议题还很难说。
东吴大学政治系助理教授陈方隅则认为,黄陈蒋三人形象都不错,各有基本盘,而政治光谱接近的民众党和国民党之间可能会出现“弃保效应”,但在政党忠诚度越发低落的情况下,没有特别政治偏好的选民反而成了最后决定胜败的关键。
蒋万安受关注
现任立法委员蒋万安是台湾知名政治人物蒋孝严之子,蒋孝严原姓章,在2005年“认祖归宗”改姓蒋,其后,蒋万安被视为是蒋家第四代,一举一动都受到两岸三地的关注。蓝营的蒋万安尝试在政治上走中间路线,争取年轻人支持,在2019年具争议的同性婚姻法案中,是国民党少数投下赞成票的立委。
但是蒋万安的选举准备方式近日遭台媒讥为“佛系打法”,相较于积极备战的陈时中与黄珊珊,蒋万安政营的大将未定,也没有掌握话题风向。蒋万安日前曾抛出将“中正纪念堂”转型为“台湾建设纪念馆”的想法,更是让他饱受深蓝选民抨击。
陈方隅分析,温和的蒋万安目前在议题操作上落得“两面不是人”,是三人中最早宣布参选,但声量最低的一位。但他也表示,以过去的政治版图来看,蒋万安的“国民党籍”与“蒋家第四代”能够让他有基本盘60万票,这是其他候选人难望其项背的,这也可能是他比较被动的原因。
蓝绿版图如何变动
台湾有22个县市,上一届2018年台湾县市长选举是执政的民进党一大挫败,从原本的13席掉到6席,国民党则从6席一口气增至15席,台北市则是由当时无党籍,现任民众党主席柯文哲连任。专家们认为,国民党之前的好成绩也让2022胜败压力落在他们身上。
王宏恩提到,民进党2018年表现太差,就当选数字上很难会更低,除非民进党真的这次输更多,不然很难诠释成民进党败选。
陈方隅则提到,目前对于民进党中央执政受到人民肯定,蔡英文满意度超过5成,比第二任的陈水扁与马英九都低于2成还高出许多,但是在地方执政上却没有这么稳定,目前6席中,新竹市和桃园市都出现强劲的挑战者。
至于年底的选战是否会影响2024年的总统大选呢?蔡佳泓强调,“九合一”是期中考,但是比较偏内政议题的表现,跟总统选举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毕竟县市长有一定的影响力,“三党都希望赢越多席次越好,但是县市长选举的得票率不见得会反映在总统的得票率”。
疫情成选举关键
专家们都认为台湾年底的选举,关键议题是疫情。蔡佳泓表示:“因为经济议题比较没有特别的话题,而两岸议题跟地方选举的关系本来就不强,所以可以讨论的可能只有疫情。”
王宏恩说,民进党在台北市提名陈时中有议程设定的效果,而且还是蔡英文掌握权力提名,对反对党来说可以集中火力,因此可能在议题上会以过去两年的防疫成败为主。但是他提到,如果中国在“中共二十大”前后有什么特殊举动,例如军事威胁,那可能就会让大家关注的焦点改变。
陈方隅则认为,若没有新一波疫情,对于执政党比较有利,而受到疫情下经济影响的“仇恨值”也会左右选民的选择。他说:“大家会去看之前两三年发生的事情,那些越被影响到的人,他们对执政党的信任度就会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