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自严自语

不管前门还是后门,大马读书靠的是“运气”!

大学预科班学额大增,但维持固打制的政策,就这样吵吵闹闹了两个多星期。当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还在说,大学预科班政策或有新宣布时,首相马哈迪就先杀来一句:“当初设立大学预科班的宗旨就是帮助马来差生进入大学,这是为他们而开的‘后门’。”

这一句话,还真是杀得让人措手不及,可以看到不少网民都在新闻帖下留言:“首相都那么毫无掩饰地说出这样的话了,我能不服吗?”服、服、服,因为首相也是你我民选出来的嘛,不是吗?

作为STPM考生,关于大学预科班,都只是“道听途说”,听说课程比较容易,听说有生活费拿,听说一定可以进大学。但,在知道大学预科班只有理科和商科时,我其实在想,不然不申请了吧,反正理科那么差,商科或许勉强可以,只是纯商的氛围还真兴趣不大。但,因为大家都会灌输你这是进入大学的“入门券”,所以还是傻乎乎申请了。

然后,SPM成绩出炉之后,我身边还蛮多同学都拿到大学预科班,不管是A少过我的、和我一样成绩中等的,还是A多过我的优秀生都有。后来的一、两年,我也发现,那些从小到大都拿全A的学妹,也陆续成功拿到大学预科班,再到后来申请大学时,也都顺利拿到了她们所属的科系。

那感觉就像是中乐透吧?至今,除了固打制的数额,关于如何筛选,笼统的说法永远都是除了看学生成绩,也会看学生的课外活动表现,但谁都知道,这完全就是看你的“运气”,就像你看演唱会要抢票、每星期坚持买彩票……都不一定会如愿啊!而且,这是“后门”,“后门”难道会有标准的吗?连考完STPM进入大学的“前门”都没有标准了,更何况是“后门”吧?

(图片来源:网络)

我本来就没什么运气可言,就这样乖乖回到中学读大学先修班。当下,也感谢没有那个运气,所以可以读文科。身边朋友又问:“万一你之后拿不到中文系呢?”毕竟也只有两所国立大学有中文系,对于没什么运气可言的人来说,真的是一点都不乐观。

但,我也清楚,去了大学预科班,就肯定读不到中文系啊。所以,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只有那些想要读热门科系:医学系、药剂系、牙医学、会计系、工程系等等的,才真的要拼尽一辈子的运气,去抢那张进入大学预科班的入门券。

因为身边的朋友陆续进了大学预科班,我又继续“听说”……虽然首相说了,大学预科班是一个为马来差生而设的,但听她们说其实里面有很多很厉害,让你刮目相看的友族同胞。“最可怕的就是我们都有一种优越感,总觉得我们的数理科是最强的,但班上最高分的根本就不是华裔。”

到底是谁给我们冠上这莫名的“优越感”了?也只能说,“后门”不完全差,正如朋友说的,若真的差,完全就不会想要升学,你开个“后门”,只是想让他吊颈。

再后来,我又继续“听说”……其实,也不用怎么听说,因为每年都会看到全A优秀生挤不进想要的医学系新闻。只是,后来身边真的出现了这样的一个人,一个从小到大的全A优秀生被派到砂拉越大学读一个冷门到我也忘记的科系,心情低落得难以适应,却还是熬过了4年,但毕业后更加迷茫,更加不知如何是好……

当初为什么不干脆出国?干脆到私立大学?因为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能力,也不是每个人都敢保证每个学期拿到奖学金……也因为大人只能默默安慰孩子:“读什么都好,只要有一张文凭,出来一定有工作的。”工作当然会有,只是整个人生轨道就这样突然被打翻了啊!

或许,这就是社会不公的现实。幸运的,抢到入场券,拿不到入场券也拿到奖学金出国读书,毕业后留在当地发展,反正人才外流,也不是什么课题了。不幸运的,或许也只能认命,默默地改写再改写自己的人生,安慰自己政府已经正在考虑要给社会新鲜人发放“额外奖励收入”(因为部长不喜欢用补贴二字),这一次不会又那么不幸,没有我的份吧?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3 / 5. 评分人数: 7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严纬芹

厌倦网络谩骂,更讨厌被恶意攻击,却天天沉浸在虚无缥缈的网络世界里“找吃”。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