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乐活系述

《阿公手里的莽吉柿》中的祖孙情深:亲情跨越宗教文化隔阂

回到校园不久,我有幸受邀参加泰莱大学电影节颁奖礼。

在数码媒体制作课程主任郭佳文高级讲师的带领下,这届电影节收到了来自六个国家的大学生提交的113部参赛影片。

泰勒大学电影节颁奖典礼在2024年7月3日举办。

当晚的大赢家是刚在多媒体大学毕业的吕苑菱,她的作品《阿公手里的莽吉柿》斩获六个大奖,并受到了国家电影发展局主席拿督卡米尔的高度评价。

《阿公手里的莽吉柿》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短片,讲述了疫情封锁期间,一位传统华人爷爷保成被迫照顾他的混血孙子菲兹(Fizi)的故事。因儿子天哲和马来儿媳阿丝拉(Asilah)都是抗疫前线的医生,保成不得不承担起照顾孙子的责任。这部影片用短短17分钟,生动地展现了祖孙二人在冲突中逐渐理解对方,最终感受到血浓于水的亲情力量。

影片开场,一只母鸡带着三只小鸡在乡村屋旁觅食,象征着家庭的延续与生命的繁衍。接着,镜头切换到报纸封面“军警驻守巴刹超市:助控制人潮”,观众瞬间被带入了疫情封锁的背景下。

在这种特殊时期,保成作为一个传统的华人老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向天宫祈求儿子“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画面,既展现了他对儿子的深切关爱,也表现了他对宗教的虔诚。

下一幕呈现出一名马来妇女在路旁购买水果的场景,这暗示着即将发生的家庭故事。

随后,一对异族夫妻在劝导坐在车座后的儿子,他看似很无助又很无奈的被安排到初次见面的爷爷家门。随着疫情期间管制令的实施,让儿媳不得不将菲兹送到保成家中,而保成虽然心中满是顾虑,但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任务。菲兹,一个八岁的穆斯林小男孩,由于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与爷爷的生活方式产生了诸多摩擦。

影片通过细腻的细节展现了祖孙之间的冲突与互动。比如,当保成将葡萄供奉在土地公的神坛前时,菲兹因天真无知,将供品当作食物吃掉,导致爷孙之间的一次争执。这种冲突不仅揭示了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差异,也突显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

短片中所揭示的是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差异,也凸显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图片来源:《阿公手里的莽吉柿》影片截图)

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影片传达出一种深切的温情——亲情能够跨越一切文化和宗教的障碍。随着祖孙关系的逐渐加深,保成开始意识到,尽管菲兹与自己在许多方面有所不同,但他却从孙子身上看到了自己儿子的影子。这一认识促使他放下偏见,开始以新的方式接纳并理解他的孙儿。

影片在处理宗教和文化差异的表达上非常考究。菲兹学用筷子吃饭的场景,不仅展现了他对爷爷文化的尊重,也象征了一种跨文化的融合。另一感人的场景则是菲兹在祷告中为爷爷祈福,并为自己之前的行为感到惭愧,展现了他内心的善良和理解。

《阿公手里的莽吉柿》中以华人常用的餐具来作为电影中跨文化的象征之一。(图片来源:《阿公手里的莽吉柿》影片截图)

影片的结尾通过莽吉柿也是俗称的山竹这一象征物,巧妙地表达了家庭和谐的主题。保成用儿媳购买的水果祭拜天公,祈求一家人的“平平安安”,这一动作不仅象征了他对家庭的关爱,也表现了他对儿媳和孙子的接纳与尊重。莽吉柿在这里不仅仅是一种水果,更成为了连接家庭成员情感的纽带。

《阿公手里的莽吉柿》通过生动的情节与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在面对文化和宗教差异时,亲情如何超越一切。祖孙二人在封锁期内从陌生到互相理解的过程,不仅营造了温馨的家庭氛围,也深刻地揭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与包容。

这部短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致的表达,成功传达了血浓于水的主题,值得细细品味。

《阿公手中的莽吉柿》电影海报。(图片来源:The Movie Database)

▌延伸阅读:张炳祺专栏《乐活系述》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7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张炳祺

drchangpengkee@gmail.com

公关院士。中学毕业后初为大马皇家空军地勤,自修考入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后踏入企业公关领域,随后离职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并投身学术界。2022年荣休于国立大学,目前仍继续在政府与私立大学担任博士导师,同时在泰莱大学推动积极老龄化项目。著作有《1/3人生哲学:公关小品60篇》。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