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弹无虚发

马哈迪大寿与人情凉薄

马哈迪一辈子操弄种族主义情绪,让马来西亚华社对他既厌恶又敬畏,到了2018年竟然以王者归来的姿态震慑大批华裔选民,所到之处人头钻动,连他自己也意想不到。很多华人原本以轻蔑的口吻称他“老马”,于509变天后毕恭毕敬尊称“敦马”。

当时还有人在网上发起“给马哈迪颁诺贝尔和平奖”的请愿,和此刻巴基斯坦和以色列提名语无伦次的特朗普竞逐诺贝尔和平奖一样可笑;更有华人表示愿意给马哈迪捐阳寿,足以证明民主选举固然可贵,却从未保证理性投票。

可惜马哈迪终究摆脱不了霸王心态,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最终从 hero 变 zero,被千千万万支持他的选民唾弃。

因此,7月10日虽是马哈迪百岁大寿,昔日支持者竟是淡漠以待者多。试想想,如果2020年2月底,马哈迪没有任性辞掉首相一职,导致当时的希盟政府自我瓦解,此刻会是如何一个普天同庆的浩大场面。

话虽如此,当初全力挺马的选民,学者,评论人,社运人士和政治人物,实在没有不祝贺老人家的理由。说到底,马哈迪带领在野联盟一举推翻纳吉领导的囯阵政府,以92岁高龄再度拜相,举世瞩目;尽管后续发展证明马来西亚并没有摆脱被巫统统治的宿命,毕竟让大批人圆了“改朝换代”的美梦,也使得在野党尤其行动党人初尝当官的甜蜜滋味,自此欲罢不能,同时打开社运和评论界人士进入政府的契机。

直到我这篇文章刊出前,除了副秘书长杨巧双,其他前线行动党领袖或议员都没有丝毫贺寿的举动,无论是曾经表示“敦马是我心中认定的首相”的张念群,当马哈迪批评董总“种族主义”之时,乖乖为他拿着麦克风的陆兆福,“喜来登事变”后坚持“我们都欠敦马一个道歉”的张哲敏,高喊“人人都是马哈迪”,因为马哈迪而有机会走后门出任副部长的刘镇东,呼吁选民支持马哈迪“走之前(离世)打倒巫统,为民除害”的倪可敏,甚或因为马哈迪亲自拨电邀请她担任环境部长的杨美盈,全都对前老板百岁寿诞沉默以对。1974年以来的第一个华裔财政部长林冠英,以及已经原谅马哈迪茅草行动恶行的林吉祥,同样没有任何表示,可谓凉薄。

倒是两度遭马哈迪打压,最终凭借与巫统结盟,成功出任首相的安华,大方在脸书向马哈迪祝寿,只是他选择了一张马哈迪骑脚踏车的照片,令人玩味。

7月10日虽是马哈迪百岁大寿,昔日支持者竟是淡漠以待者多。(图片来源:网络)

要知道,2019年中,希盟内部开始出现要老马交班给安华的呼声,马哈迪淡然以对,还安排了一场骑车活动,既展示领袖魅力,更以老当益壮的行动回应要他交班的压力。安华此时选择老马骑车的照片,看似祝寿,其实更像在炫耀自己的不屈。

我个人当然不会向马哈迪祝寿,原因有二:首先,我们之间唯一的关系是他当过国家领袖,我是纳税人,有份缴付他的薪水,退休金和其他福利,除此之外,我们无亲无故,毫无个人关系,我不必对他感恩,更没有祝寿的义务,他反而应该躬身自省治国的过程中,是否凡事对得起纳税人和选民。

再者,举凡提及马哈迪,国内国外所谈的不过是他的政绩工程,从南北大道,双峰塔到吉隆坡国际机场,再加上让许多马来西亚人尝到富裕的滋味(或许更多人仍然在挣扎度日),也就如此。对于国家体制的改革和国民思想的启发,可说付之阙如,马来西亚摆不脱种族和宗教主义的幽灵,他需要负起相当责任。

相比之下,印尼已故前总统哈比比虽然也出自苏哈托政权,却能够临危受命,大刀阔斧改革旧体制,开放党禁报禁,去除歧视华人的政策,为印尼民主化奠定稳定基础,才值得后人称颂。

马哈迪主义带来的只是物质上的虚荣,思想尽是闭塞蒙昧,如此人物,无需推崇。祝寿与否,悉随尊便,只是曾经操弄大批华裔选民情绪的马哈迪个人并不在乎。

延伸阅读:唐南发专栏《弹无虚发》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9 / 5. 评分人数: 18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唐南发

标准猫奴,自由撰稿人。研究兴趣范围包括难民与移工议题,以及东南亚区域政治,视人道主义为国籍(humanity is my nationality)。热爱阅读,下厨,骑车和了解世界各国茶酒文化。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