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性本善

红爷事件,性教育的X光照

我这几天都在忙亚洲性教育研讨会的琐事、包括连接其他单位的见面和安排自己的讲座活动。虽然看到网络热闹又激烈的讨论着,但实为没那个时间去写。

但也因为没写反而让我看到了来自不同网友、网红、媒体账号、社群平台的文字或视频观点,虽然语气、立场与角度不同,但背后都有几个共同的认知与偏差盲点,这让我不知道用什么词来表达和写,担心自己的词汇量不够,无法用准确的文字来表达,甚至担心这这少部分的人的想法会是你们也认可的吗?这会是社会群体集体的价值观吗?

近日,“南京红老头”事件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图片来源:香港01)

无论如何,我尝试整合这几天网民文字/视频带出来的讯息,里头共同的核心想法。如果你们觉得我的表达不到位,欢迎一起讨论。

第一、“性别错认”与“来都来了。”

网友写……“都到现场了就做吧”、“没想到是男的,但已经箭在弦上”、“这不是直男了吧?”评论“红爷”网友的共通认知是,将男性在知情后仍继续行为的决策,简化为“欲望强烈”,“忍不住”与“已经脱裤子了”。这其实是很明显的性别潜在偏差,混淆了“性同意”与“欲望失控”。无视“被欺骗性别”的心理影响,或可能存在的“被性诱骗”潜在元素。甚至忽略此行为中是否存在羞耻感、压力、恐同伪装、性取向挣扎等心理因素。

这其实是很明显的性别潜在偏差,混淆了“性同意”与“欲望失控”。(图片来源:reddit)

第二、颜值反差与行为难以置信

网友对“丑陋”红爷能与高颜值男性发生性行为深感震惊与不解。所以会写“红爷长那么丑还可以骗到型男”、“到底这些男的是多饥渴?”和“毁三观,这样一个男人竟然吃得比我好!”等字眼。

其实,针对红爷身材和样貌羞辱本质上是性别歧视的一种延伸。有这样评价的有女性也有男性网友,这里头藏有强烈的“容貌羞辱”与“阶级化审美偏见”。可见社会依旧以 “颜值交换”为性行为的逻辑标准,将性行为视为“只能发生在赏心悦目者之间”,隐含深层的身体歧视,忽略性互动背后的心理、情绪动机。

第三、情绪价值与渴望被需要

“红爷给的情绪价值才是关键”,“男人只要被顺着就愿意什么都做”……所以有网友表示,这千多位男性哪怕最后知道红爷是男人,但仍然愿意与他有亲密关系,就是现代男性很容易因“被接纳或被理解”而放弃理智。

听起来好像在说,这些人真的太渴望被接纳、太想被理解了,才会做出这些决定。这讲法某种程度也没错,确实反映出现在很多人在人际关系上很孤单、很缺连结。但问题是,它也把很多复杂的东西讲得太简单了。“情绪价值”跟“愿不愿意发生关系”本来就不一样,不是只要有人对你好、听你说话,你就非得把身体交出去。

“情绪价值”跟“愿不愿意发生关系”本来就不一样,不是只要有人对你好、听你说话,你就非得把身体交出去。(图片来源:pixabay)

所以我们不能只是把这些事解释成“男人太容易被温柔搞定”,它背后还有很多心理层面的东西,像是依附、操控、情绪成瘾,其实一点都不简单。

第四、男同志污名与同性行为恐惧

当网络上出现这些字眼陈述红爷事件,“这些男的是不是gay?直男怎么可能做得出来?”、“男菊互啃,恶心”、“只要有洞”就能解决男性欲望”、“男茎大屠杀”、“男上加男”、“男以自拔”或“男以忍受”……这是我非常不能忍受的文字表达,但这也是很多网友的性迷思,甚至还不知道自己的文字伤害了其他人。

以上写出这些文字的网友,都将所有涉事男性贴上“同志”或“变态”等标签。这是错误的偏差想法。透过文字,可以看见网友有强烈的同性恋恐惧(homophobia)与对非异性恋性行为的羞辱。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无视性流动性(sexual fluidity)、情境性行为与自我认同未定型的存在的可能。

透过文字,可以看见网友有强烈的同性恋恐惧(homophobia)与对非异性恋性行为的羞辱。(图片来源:freepik)

所以,利用“直男崩塌”来引发网络嘲讽,实际上是对男体阳刚标准的扭曲控制。我根本没办法认同。

第五、性病焦虑与传播恐慌

网络谣传红爷是病毒的源头,所以“红爷可能传播了HIV”,“你们回家害了老婆女朋友”和“检查啊!鼓励查病”

确实复杂的性行为存在着性病传播的高风险,也从这些文字里头看见大家对性病传播表现出的恐慌与焦虑。

但存在的偏差盲点就是,网友在情绪驱动下,将责任单方面归咎于红爷,却忽视了高风险行为的共犯结构。也有对感染者的污名化,如,得性病就是“你最脏”和“你恶心”的,这其实加剧了对艾滋与梅毒性病等疾病的公共歧视。

得性病就是“你最脏”和“你恶心”的,这其实加剧了对艾滋与梅毒性病等疾病的公共歧视。(图片来源:freepik)

第六、免费性行为与贪小便宜心理

“带瓶牛奶就可以上床”、“他只要你的小咕咕,不要你房车”、“半桶食用油就可以吃全套”,将一千多位男性披上“你们上钩”是因为贪便宜。真实暴露出性在部分男性心理中的“低成本”定位。

但这想法偏差也掩盖了性交易背后可能涉及的经济压力、性成瘾、情感依附等更深的社会问题,还进一步强化“男不择性,女要值钱”的性别刻板印象。

以上的种种让我看到性教育的深沉问题,网友的讨论并未普及“性同意”、“性自主”、“性别认同”相关概念,这其实会导致阅读者的误解与混淆。

而情感教育上也非常的匮乏,才会在评论中没有办法做到情绪识别、亲密关系建构或看见有没有可能是“情感依附模式缺位”的问题。简单来说,情感依附模式缺位就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稳定、安全、被接纳的亲密关系经验,所以在成年后,不容易知道该怎么去信任别人、亲近别人,或者是分辨对方是否真的在乎自己。所以“当一个人不知道自己值得被好好对待时,很容易拿身体去换他以为的爱。”这无关是男扮女,女扮男,同性或是异性关系,都有可能因情感能量的匮乏而透过肉体的抚慰获得安全感,其实真的一点不不需要感到奇怪或惊讶的。

网友的讨论并未普及“性同意”、“性自主”、“性别认同”相关概念,这其实会导致阅读者的误解与混淆。(图片来源:freepik)

更可怕的是,大家对公共舆论的处理方式,无论是玩笑、批判还是讥笑,这都是我们缺乏深层讨论的能力情况的表露与显现的弱点,大家似乎都没有看见或忽略这1691名男性是在不知情底下被偷拍,这其实已经牵扯到隐私权、数位性暴力、平台责任是否具备专业的审核能力的问题,即便被拍摄的男性并非“未成年人”,也并不表示拍摄、保存、上传贩售性行为影片是合法的。哪怕红姐与这些男性有发生性行为的共识,但“被拍”与“被公诸于世”是两个完全不同层次的问题。性行为同意不等于拍摄与公开传播的同意的。所以这1691名男性他们的个人隐私权利是需要被维权的。

而我们不但没想过站在更多元的角度去看问题,还成了这些被公开男性的猎人,网民和社交平台不断的挖去制作各种视频和文字,所以才会出现“捉奸名册”和“认亲”风潮,我们也成为“惩罚性羞辱”的审判者。

中国警方发出通报表示已逮捕“红爷”。(图片来源:中国网)

与我来说,当红爷事件和视频的曝光,各种“视频围观、转发、嘲笑、角色扮演”来施加羞辱,已经意味着红爷“男扮女装、偷拍”的新闻事件已经脱轨了,甚至跨越了他人身体隐私的底线,造成了无法控制的网路扩散。整个社会掀起的是“群体性羞辱、性霸凌与污名化”的氛围。

所以,这几天我其实在手机刷各个网友的评论和转发,我看见的就不再是“伪娘或性别骗局”,而是一次社会性教育的X光照。

而你,有看见吗?

延伸阅读:郑珍珊专栏《性本善》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8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郑珍珊

chinsan88@gmail.com

游走各中小学推广性教育。深切体悟“性是科学的、性是快乐的、性是自然的、性也是美好的。”任何性议题一点都不需要过于隐秘不谈,尤其对身体的认识与接纳应该是浑然天成。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