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某君说

流行心理学的迷思:你真的了解自己在说什么吗?

突然有一天,人人口中都在说一些像是从心理学里借来的名词:PUA、情绪勒索、煤气灯效应、自恋型人格障碍(NPD)、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讨好型人格、高敏感人群、人际边界感等等。

这十年之间,中文网路世界出现了许多心理学知识分享平台、心理学自媒体、主打身心灵疗愈的名师。一本又一本书名很长很长、打着心理学名号却更像是古早味心灵小语的大众读物成为畅销书——于是,随着内容农场式的网路传播,这一些“流行心理学名词”在人们的日常用语里蔓延开来。

这十年之间,中文网路世界出现了许多心理学知识分享平台、心理学自媒体、主打身心灵疗愈的名师。(图片来源:网络)

等等,你知道的真的是你知道的吗?比如,当你使用PUA这个词语的时候,你真的知道PUA是什么意思吗?你知道它的由来与演变吗?你知道它甚至根本不是一个心理学词汇吗?

你想表达“精神控制”这个意思,可你使用的是网路流行用语“PUA”。

就如同当人们想要表达“排遗”这个概念的时候,往往会错用“排泄”这个词语,而大家也总是以讹传讹、将错就错、不求甚解地错用下去,也没有人想要花时间搞清楚两者的不同——哎呀,反正你懂我意思就好——我们也常常在不同的人际互动场景里,随意而胡乱地指称他人正在PUA、情绪勒索、NPD等罪名。

想想看,你不会轻易地指控他人对你进行精神控制,但你可能会不假思索地说出PUA这个词。“精神控制”听起来很严重,但若使用“PUA”似乎就不必背负那么大的举证责任,对吗?于是我们往往更容易把后者这个标签贴在他人身上。

流行心理学带来的科普效应,当然是有好处的。比如,许多人用MBTI来涵容了更多元的人格特质,让内向者懂得安放自己在社交场合的手足无措和能量低落,让P人不再跟着社会主流观念来谴责自己做事散漫。童年时期遭受家暴的孩子,懂得辨识自己在原生家庭里的创伤,于是宽慰了自己,也拉出了和家人相处的安全距离。

许多人用MBTI来涵容了更多元的人格特质,让内向者懂得安放自己在社交场合的手足无措和能量低落,让P人不再跟着社会主流观念来谴责自己做事散漫。(图片来源:网络)

但心理学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你一定在网路媒体看到类似这样的文章标题——你遇到自恋狂了吗?十个要点识别你的伴侣是不是NPD——嗯,有什么不对劲的东西在失控了。

即使你的男友刚好符合了文章里列出的十个要点,也不代表他真的就是一个NPD;但你的内心却隐隐相信了这种流行心理学“显学”,而后为你的伴侣贴上了某个人格障碍的标签。

图为自恋型人格障碍(NPD)特征展示图。(图片来源:网络)

人的心智和行为是复杂的,在不同场景下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解读一个人的行为需要考虑脉络和前因后果,要加入当下的人际互动作为重要判准之一,而不是仅仅把肉眼观察的行为本身作为单一凭据,盖棺定论给一个心理学注脚,或是,标签。

如果没有经过多次的严谨观察、检验、对话和互动,心理学家并不会随意为一个人写下某种诊断。如果专家要用一种“正直”的方式为大众解说“最正确的知识”,他们一定要引用统计学和各种研究理论,或是使用克制且严谨的句式——可以想象,这样干巴巴的内容不会有多少流量。

然而,人们喜爱的那一类流行心理学,夸大了真正的心理学现象,无限扩充了心理学词汇的适用范围。那是过于简化的、扭曲过的心理学概念,是吸人眼球和制造话题的娱乐版本,它们以懒人包、梗图、内容农场文的方式在社交媒体上提供不能深思的心理学见解。

 人们喜爱的那一类流行心理学,夸大了真正的心理学现象,无限扩充了心理学词汇的适用范围。那是过于简化的、扭曲过的心理学概念,是吸人眼球和制造话题的娱乐版本。(图片来源:网络)

可怕的是,我们读了都可能会深信不疑,因为我们从中找到了某种共鸣。

什么共鸣?那些我们想不通的东西,或是往深里细想了会动摇自我内心秩序的东西,就从别人身上找理由吧;把他人一律视为加害者,比反思自己的问题更加容易,更加轻松。

错的是原生家庭里不合格的父母,错的是权力比我大的上司,错的是难以沟通的伴侣。既然我是受害者,那么需要做出改变的人,就不再是我了。我就不必背负把事情搞砸的任何责任了。

有没有可能,你的男友并没有NPD,他只是父权社会里典型的顺直男思维,潜意识里隐藏着厌女的价值观并且不自觉地表现出来。他确实不曾体察到女性困境,而妳作为长久以来被规训良好的女性,不懂得如何与另一个性别平等共处。

有没有可能,你的上司并没有PUA你,他只是直白地指出你在工作表现上的不足,他毫不婉转且没有修饰的语句刺痛了你的自尊心,而你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职与无能。你对自己评价过高,因此听不得他人的大实话。

有没有可能,你的父母并没有对你情绪勒索,他们只是表达了自己内心悲伤、愤怒、失望的情绪,而你不懂得用更成熟的方式来承接与回应,于是你索性使用完全隔绝的方式,用指责他们情绪勒索的方式来让他们闭嘴。

有没有可能,你为自己标榜的的人际边界感,并不是和他人的互相尊重和对等权利,而是“我说什么,你就得听,不然你就是侵犯我的边界”、“我不喜欢听到你说那些不中听的话”。

当心理学术语已经被滥用成一种武器,我们的人际关系就离爱和信任越来越远。

我见过太多了,只是工作场合里常见的意见分歧,却被人归类为PUA。实际上常常是什么情况呢?比如其中一方在理性层面的协商和谈判里处于下风,情绪上过不去,于是他就觉得自己仿佛被人PUA了。

或者这样说吧,如果你不曾PUA自己,别人是不可能成功PUA你的——这不是受害者有罪论,而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像是在照镜子,别人只会用你允许的方式来对待你。如果你的自尊足够健康,那么他人的话语不会如此简单就动摇你的内心秩序;你懂课题分离,你有能力让对方知道目前的沟通情况不尽理想,或许大家需要换个方式。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像是在照镜子,别人只会用你允许的方式来对待你。(图片来源:网络)

你知道没有绝对的加害者,也没有绝对的受害者,一切都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拉扯的过程。

而当你过早而仓促地定义自己一一社恐、高敏族、抑郁、亚斯伯格或INFP一一就像个对外展演的人设一样,这些未经专业诊断的心理学标签会变成另一种围篱,限缩了你自我潜能发展的可能性;或许,也将变成另一种你用来攻击自己的话语。

每个人都会对自我和生活有许多的疑惑,但难题在于,适用于你的解方不一定适合我。于是资讯发达的时代,宗教和各种灵性成长流派大乱斗,都要人们按照他们的指导方针来寻求一颗平静的心。

偏偏很少有人愿意亲自去和心理咨商师聊一聊,或是花时间精力研读艰涩的心理学专业书籍,更遑论保持存而不论的心态、克制自己评断他人的欲望。

更多人是因着自己的偏见,去翻找和引用市面上的资讯来佐证自己的想法。而大众媒体的流量机制创造了一种游戏规则,这种游戏规则有利于误导性资讯的生产和传播。

而流行心理学太有亲和力了,一来它仿佛快速解决了困扰你几年的人际难题,二来它给你一种自己学会了某种真理从此人生再也不同的错觉,三来它是人们容易接触且会觉得有趣的快速消费品。以自我疗愈和个人成长为旗号的人生指南、温情小语到处都是,快速吸引眼球且是票房保证。

以自我疗愈和个人成长为旗号的人生指南、温情小语到处都是,快速吸引眼球且是票房保证。(图片来源:网络)

可是,现在所流行的那一类自我成长、心灵疗愈、self-care、爱自己等口号,过度强调“自我优先”,却绝少谈论如何与他人建立平等的关系,也不细谈人际互动的眉角。这很危险。爱自己、接纳自己等概念,很容易在单向传播中变成一种固步自封,或是绝对的自私自利。

那些流行心理学搭建某个简单的场景,让你可以快速理解某一个心理学概念。如果你觉得其中的概念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帮你辨识和指认某种人际境况,那么我们可以先把这个概念留在心中,当成往内心安顿自我的辅助工具。

但如果我们随意把PUA、情绪勒索等大词丢出去,那只会变成另一种伤害他人的武器。

延伸阅读:陈奕君专栏《某君说》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10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陈奕君

野生媒体人,哲学系毕业生,策展人,脱口秀新手。正正经经做人,高高兴兴体验。每天都有很多事要思考,所以非常需要糖分。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