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舟人指点

安华承认物价上涨引不安,然后呢?

首相安华坦承,国內确实面对物价上涨问题,引起社会不安。

之前官爷、政治领袖,再到民间铁粉与各路后援会,种种护航洗白缓颊的言行,照理也该消停了。

不为什么,就是该让政府直面问题了。

持平而言,团结政府不是没有尝试各种方式,來处理物价上涨问题。

例如,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部就大张旗鼓,强打各种关爱计划。

已故內贸部长沙拉胡丁获各界称赞是好人,他也确实努力工作。

只是,当內贸部大力推动和宣传“爱心餐单”(Menu Rahmah)时,有些心水清的朋友就怀疑,这计划成效如何?能走多久?

团结政府推动的“爱心餐单”计划,几乎是纳吉政府当年推动的“一马人民餐单”的翻版。(图片来源:马新社)

毕竟,这套计划几乎是2011年,时任首相纳吉大肆宣传和推动的“一个马來西亚人民餐单”翻版。

当年“一马人民餐单”也打着业者自愿参与、没有获得政府津贴的招牌,高官更为参与餐馆强打广告,风风火火了一阵。

然后,无疾而终了。

既有前车之鉴,“爱心餐单”是“一马人民餐单”的翻版,若没注入新意,很大可能也会翻车。

《透视大马》就有一则报道,参与业者直言,如今“爱心餐单”几乎是衰亡了,很多业者退出计划。

说到底,食材与原料不仅价格上涨,还面对短缺问题。

物价上涨与供应短缺问题,是环环相扣,也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

但是,多位官爷没有直面和承认这问题,依然拿通胀率的漂亮数字说话。

举几个例子。

6月时,內贸部长沙拉胡丁说,熟食或许有涨价,但基本食材没有涨,而外食通胀率从9.6%降至9.3%,消费人的购买力加强了。

7月时,社区通讯局(J-KOM)贴文说,一家四口每个月日常开销只需391令吉,每个星期只需97令吉75仙。这是用來反驳网上出现的复制式贴文,指200令吉都不够用了,要500令吉才行。

社区通讯部第一版本的图表,指一家四口每月的厨房开销为391令吉。(图片来源:截至网络)

于是,內贸部副部长傅芝雅就拍了视频,证明只需136令吉就能买到日常食品与用品。

9月时,经济部长拉菲茲指通账率已下跌,但因为国人喜欢外食感受不到。

正副部长讲的不算是错,只是跟人民直接感受有落差,且让人民觉得这些话,都只是在自我辩护,而不是直面问题。

本地白米也是类似情况。

农粮部官爷讲的,其实也没有错,例如讲当进口白米涨价后,转向买本地白米的人多了;还有指出现抢购白米现象,尤其甘榜最严重。另外,官爷也强调,我国年产150万吨白米,因此不存在本地白米短缺问题。

现实情况呢?

这阵子在社媒看到不少人拍照发文,力挺官爷说法,指在超市看到白米还是很多,哪里有白米短缺问题?

有意思的是,从这些照片可看到,一袋袋的白米底部是浅蓝色,另还有橙色和粉红色,就是没有紫色。

根据政府规定,不论是什么品牌的白米,包装底部都需有颜色标签,紫色是本地白米,浅蓝色是进口白米,粉红色是香米,橙色是特种白米。

民众抢购的就是标签紫色的本地白米,因为价格受控制,维持在每公斤2令吉60仙。

所以,本地白米有没有短缺,能不能顺利买到?有买米的民众最清楚。

首相安华坦承,国內确实面对物价上涨问题,引起社会不安。(图片来源:马新社)

粉丝团在社媒和网上,替官爷洗白洗再多,都无法帮政府解决问题。

如今,安华承认了物价上涨问题,现在就看要如何來解决。

话说回來,当年沙比里当首相时,成立了一个抗通胀特工队。虽然沙比里坚称见到成效,但仍被希盟揶揄差得掉渣应该解散,而且民众也感受不到物价有下降。

既有前车之鉴,安华可要想清楚,別再搞个抗通胀特工队了。

延伸阅读:许国伟专栏《舟人指点》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7 / 5. 评分人数: 43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许国伟

koh438@gmail.com

许国伟,从小志愿当记者,现在觉得好傻。怕被讲不读书才当记者,只好一直读杂书,偶尔就写写评论,傻傻的把笔当屠龙刀。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