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人间烟火

AI时代 何必读书?

年末最后一篇稿子,来聊点有意思的话题:有了ChatGPT,读书还重要吗?

首先要恭喜ChatGPT当选2023年《自然》年度“第11位非人类大人物”。是的,10大人物(Nature’s 10)正式揭晓,ChatGPT却凭一“机”之力改变评选规则,成为例外的第11位,未来可期。

从当初ChatGPT点燃烽烟,引起“百模大战”(最新的AI大语言模型大混战),再到硅谷亿万富翁,身为科技风投巨头的Vinod Khosla断言,10年之内,人工智能将取代我们今天80%已知工作,包括会计、医生,以及很多的高薪领域职业,因此他善意提醒年轻人,“接受尽可能广泛的教育,因为你不知道以后AI的界线”,种种迹象一再论证,当代社会学历“贬值”,容易知识“过期”,因此要学会资讯和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管理的不是知识,而是思维,正如时间管理,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精力。

10年之内,人工智能将取代我们今天80%已知工作,包括会计
、医生,以及很多的高薪领域职业。(图片来源:India Today)

突破认知,才能打破阶级固化,实现跨越,因为人是不可能了解到你认知以外的概念,也赚不到你认知以外的钱。

有人提倡,我们要培养AI思维,跟上时代的脚步,我举双手认可。

有人建议,我们要多广泛阅读,自我增值,不被AI淘汰,我举双手赞成。

但在探讨“迈入AI新纪元,我们该如何适应”的同时,极少有人反思,AI时代来临,为什么读书真的有用?

谈这之前,先来看看当今社会现象。

UCSI调研显示,有一半的SPM文凭毕业生不准备继续升学了,其中的34%还想成为网红。

这一半人能打翻一船人吗?49%比例之高,足以显示当前社会就连中学生都认为,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早早出来赚钱混口饭吃,搞不好还能名利双收当个小网红,这也比浪费时间读书,自诩有知识的文化人有用。

《南洋商报》因此做了一期报道,标题为“年轻人宁做网红不升学,大专文凭输给赚快钱”。等到AI普及,大概率会有更多人觉得,AI工具这么多,你想要的知识都能谷歌和善用ChatGPT,何必”读高书“,既浪费金钱又浪费时间?

疫情之后,零工经济崛起,学历低的分分钟赚得比学历高的多,何必绕一大圈,读完大学归来仍是社会新鲜人呢。

但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命题,而这个时代是在物资过剩的社会里,活成最匮乏的自己。

学者郑永年就认为,“知识圈在下行,知识也在下行,如果这个方向不能逆转,那么我们很快就会面临一个全面弱智的时代。”

AI时代的到来,则会加速这一社会进程,未来10年可预见科技“光速”进化,但人作为个体,却变得越来越焦虑、抑郁、倦怠,且无法忍受无聊,也不需要独立思考。

韩裔德国哲学家韩炳哲在《倦怠社会》一书中,提到了几点极有意思。

第一,比起福柯所说,社会是一个时时被全景监督的大监狱,他认为现代的规训社会是另一种社会形态,“由健身房、办公室、银行、机场、购物中心和基因实验室所建构的社会。21世纪的社会也不再是一个规范社会,而是功绩社会,其中的成员也不再是驯化的主体,而是功绩主体,他们成为自身的雇主。”

他还提到,阿兰·埃亨伯格(Alain Ehrenberg)将抑郁症视作规训社会向功绩社会转型期产生的并发症状。现代人丧失了沉思的能力,积极生活变得绝对化,从而导致现代积极社会的焦虑和歇斯底里症状。

这也是为什么,社会越发达、越文明,人类越忙碌、越讲求绩效,我们就越烦躁不安、焦虑疲惫,感觉心灵被燃尽掏空,对生活不再热情。这种“过度积极”让我们成为了工作的机器和资本的奴隶。

所以你看,现在的年轻人要么摊牌摆烂躺平,要么只在乎眼前的小惠小利,拒绝内卷,赚点小钱就心满意足,00后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养生、上香、游戏,只求一夜暴富,不想结婚生子。

所谓的自由一代,是没有房贷、没有车贷、没有下一代。

极少有人反思,AI时代来临,为什么读书真的有用?(图片来源:Good Reader)

现实中年轻人的躺平,是因为没有能力做自己的主,也缺少了成为自己的激情。

第二,韩炳哲认为,“功绩社会作为积极的社会,逐渐发展成一种兴奋剂社会(Dopinggesellschaft)”。

现代人已经无法忍受深度无聊。我们身边充斥着多巴胺, 包括手机和美食。尽管知识渠道多元,但年轻人也因社交媒体和资讯泛滥,造成大脑没有足够的耐心、滤网和专注力,只能接受短、快、趣的信息,无法深度且独立思考。因此,游戏、戏剧、搞笑综艺流量爆灯,深度节目却不受年轻人青睐。

人之所以沉迷于这些娱乐,是因为它定格在神性与节日庆典之间。我们在仪式中能忘掉对过去的抑郁和对未来焦虑,定格在当下那个瞬间(moment),比如看戏时的“代入”和游戏时的“忘我”,所有我们凡人平常做不到的事情,全都跨越时空变成可能了。

到最后,在资本消费主义操弄下,世界成了一座百货商店,我们每个人都是售货员,也是透明的顾客,时刻受到监督和操控。你以为的喜欢,是大数据推送给你的猜你喜欢。

那么在AI生成的ChatGPT之下,未来的世界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自以为投入了庆典,可以定格在神性节日的时刻,在元宇宙里以虚拟的超我,以及社媒里营造的理想人设,来替代现实中那个充满无力感和倦怠感的自己。

事实上,我们只是从一个透明的百货商店,躲进一个富贵迷人眼的透明泡泡里。我们自我驯化又自我否定,自己是囚犯也是狱卒。在人造的AI阳光下,透明泡泡看起来七彩斑斓,多姿多彩,我们是造梦师,也是梦中人。但长此以往,戳破泡沫的风险已不再是我们任何一个人所能承担。

AI时代已然到来,社会节奏只会越来越快。多巴胺的刺激也像“有毒”(toxic)上瘾,让人变得越来越急不可耐、抑郁倦怠。

而多读书,并不是为了积攒对抗命运的勇气,也不是为了凸显自己的文化和知识水平,跟AI一较高低,而是为了拥有凝视深渊的底气。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作为个体的人又怎能抵抗席卷而来的时代海啸?但我们总可以做些什么,才不至于在物资过剩的时代,活成精神匮乏的自己。

林正英饰演的一眉道人在戏里有一句话意味深长,他说,尸变成僵尸是因为他多争一口气。在这个功绩社会,人生前不争气,就成了别人口中的废物,死后多争一口气,又成了僵尸。

而我们之所以陷入倦怠和忧郁,是因为精神已经宣告死亡的你,却又愤愤不平多争了一口气,你在生活里过度活跃和积极,以至于活成了自己人生中的僵尸,既不能死去,也毫无生气。

AI时代来临,多看看书,或许不是为了寻找答案,而是为了不要遗失自己。

延伸阅读:王钶媃专栏《人间烟火》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4 / 5. 评分人数: 34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王钶媃

大马首位获博士学位新闻主播,暂退新闻线去当田野的守望者,只想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读灿烂的书,听澎湃的雨。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