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以柔克刚

瞬间崩塌的安逸,老年人如何与悲伤和解?

前几年,土耳其新秀作家爱诗乐·沛克(Asli Perker)的小说中译版《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横空出世,马上占据中国各大阅读平台的前十榜单,豆瓣读书和微信阅读评分更是高居8分以上。

光看书名会以为这是一本关于食物如何疗愈悲伤的鸡汤著作,但翻了几页就知道,这本书讲的不是美食与厨房,而是人生,而且是逆境的人生,看着看着容易致郁,必须酌情观看。

书的原名叫《Soufflé》,舒芙蕾是一种源自法国的甜品,小说以制作难度极高的法式甜点舒芙蕾为隐喻,带出三段人生。三个主人公都是年到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他们的痛苦都发生得非常突然,三人都是惯于现状,计划顺其自然老去,却突然在头发花白时,原本稳定的生活遭逢巨变。

土耳其作家爱诗乐·沛克(Asli Perker)的小说中译版《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原名《Soufflé》。(图片来源:网络)

书中有三个平行故事:纽约妇女莉莉亚疏离的丈夫某日突然中风,她发现自己此后人生都要照顾这个已经没爱意只有怨怼的丈夫;不食人间烟火的巴黎男子马克某天发现爱妻猝死,年过半百才开始学习如何在没有妻子的照顾下独自生活;土耳其妇女菲尔达被中风的母亲捆绑在家中,必须日复一日随侍在侧,还要忍受失智母亲的冷言冷语。

照顾长期病患非常痛苦,莉莉亚和菲尔达都是六旬的中老年人,在身心体力都大不如前的情况下,还要全天候近身照料另一个不能自理生活的人,丧失了自由也丢失了自尊。

作者的笔触,让人隔着扉页也感觉到莉莉亚和菲尔达透不过气的责任感,隔着扉页都让人窒息。莉莉亚在丈夫第二度送院时,她坐在医院的等候区,莫名想着如果丈夫挺不过去,自己就可以开启新的人生;至于菲尔达,也曾经想过,要是卧病在床的难搞母亲能在女儿生产之前“刚好病逝”,她就能恢复自由身陪女儿坐月子。

三场挫败的人生故事,三个城市,三个厨房,三个截然不同的故事,写尽味觉与情感密不可分的联系,三场悲剧最后都围绕着同一个法式甜品舒芙蕾,三个主人公在生活重压下走进厨房,准备食材、搅打鸡蛋,满怀期待地打开烤箱门,全神贯注地盯着蛋糕,一秒一秒地数着这个蛋糕能撑几秒才塌陷,塌陷了再重来。重复制作舒芙蕾对他们而言,是在一种生活坍塌后,重建另一种生活的有力承载。

三个主人公在厨房,一遍遍尝试做容易失败的甜品舒芙蕾时,完成了某种内心的疗伤,厨房似乎有一种疗愈的魔力。厨房是什么呢?书里说到:“厨房是母亲的乳房,是爱人的双手,是宇宙的中心。”

“厨房是母亲的乳房,是爱人的双手,是宇宙的中心。”(图片来源:Pexels)

我们会在厨房里感受到人间最温暖的爱,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不仅给家人带来踏实的安全感,一个没有烟火气的家也不能称之为家。可是生活总是残酷,经营人生和制作甜点一样,善于下厨的人总是酌量加入配料,可是没人知道精确的分量到底是多少,佐料要么太多,要么太少,“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稍有不慎,生活就会在不注意时偏离轨道。

说到这里,必须要说为书名起名非常重要,这本土耳其语原著出版于2011年,面世后即成为当地的畅销书,台湾中译版和欧美英译版分别在2013年和2014年出版,都没有掀起太大水花,直到中国在2015年推出简体中文版,书名舍弃“舒芙蕾”,再起一个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书名《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就突然爆火。

这名负责起名的编辑认为,她在看过小说后,发现故事核心要表达的是“厨房和食物对人的抚慰”,所以才会直截了当起了一个能够引发很多人共鸣的书名——《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可见一本书是否能畅销,很大几率还是取决于书名是否能够直击读者。

延伸阅读:张以柔专栏《以柔克刚》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未经许可不可转载;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9 / 5. 评分人数: 15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张以柔

成长于新村小地方,毕业于帝都大城市。电视新闻人,随性阅读人,热衷观察各色人物与生态。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