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以柔克刚

狮城巫裔,要先进还是要特权?——《马来素描》

以巴开战,中东战火延烧到海外成了立场对立,海外穆斯林清一色同情巴勒斯坦,马来西亚政府更是从上而下的政策主张挺巴勒斯坦原则坚定不移,国会议员和国营台新闻主播更是披上巴勒斯坦格子围巾隔空声援。但是在这波挺巴群情汹涌中,在新加坡媒体上看到一则题为“内政部:未经许可展示外国国旗国徽属违法”的新闻报导,更有指已经有人因为展示巴勒斯坦旗帜而吃罚单。

新加坡政府与以色列建交,还在冲突爆发时谴责哈马斯,这么做是否伤害了马来人的感情? 关于狮城巫裔的宗教身分与家国认同这一记灵魂拷问,可以从新加坡巫裔作家亚非言(Alfian Sa’at)在2012年写的短篇小说《马来素描》(Malay Sketches)窥知一二。

新加坡巫裔作家亚非言(Alfian Sa’at)在2012年写的短篇小说《马来素描》(Malay Sketches)。(图片来源:城邦阅读花园)

《马来素描》书中的马来其实不是在写马来西亚,而是新加坡马来裔,本书就描写了这批在新加坡生活的马来人,心中对于家园、归属感、民族身份、宗教身份等方面的疑惑与不安。作者通过48则短篇故事,述说马来人在新加坡作为少数民族的处境。中文版由本地自由译者苏颖欣翻译,台湾四方文创出版。

这48则故事的主角,都是新加坡的马来民族,他们在新加坡政策下,开始以英语对话,不得不放弃马来语的主流地位。从英语和母语的应用下,牵扯出民族认同的问题。

主流叙事也放大了新加坡少数族群的脆弱性,讲述世俗弹丸小国被包围在马来西亚和印尼两大穆斯林国家之间,何其惶恐。

其中一则短篇〈理发店〉,年轻马来男子到理发店理发时,无意识地从马来语转换成更加熟悉的英语,结果却被对方嫌弃怎么不会说母语。

“我先用马来语说,后来无意识的转换成英语。那没关系,我能被理解的,我想起那位理发师,只因为他嫌弃我无法掌握语言,迫使一个12岁的小孩展开一连串的自我谴责,他在新加坡活了那么久,为那么多不同族群的人剪过头发,有可能听不懂我的英语吗?我只想到那些把自己看作成语言警察,死守文化纯正论的纯粹主义者。”

主流语言与母语牵扯出的认同问题,放到马来西亚华社来看也有相似之处,背后是复杂的历史成因,这本书真的能看到一些类似华人在马来西亚作为非主流的挣扎。

我想起新加坡曾有一段疯传的网络短片,一名华裔女子指控载送她的上班的电召车“兜远路”行为等同于绑架,要求这名马来司机马上载她到警局报案。就在司机抵达警局时,女乘客见到路旁就有警察,马上开窗大喊救命。

这名“被求助”的警察也是马来人,他向摇下车窗的马来司机了解情况,后座的女乘客就听着警方和司机用她听不懂的马来语沟通,表情显得很没安全感。女子用力甩门离开前抛下一句:难道就因为我是华人?

两个马来人闻言后就很慌张地撇清并不涉及种族。

《马来素描》主流叙事放大了新加坡少数族群的脆弱性,讲述世俗弹丸小国被包围在马来西亚和印尼两大穆斯林国家之间,何其惶恐。(图片来源:Unsplash)

在马来西亚华人眼里,新加坡很世俗,真正贯彻了多元的精神,不过一些社会事件也证明,新加坡政府刻意扫除种族歧视,不经意在社会遗留了一些尘埃。

所谓的种族歧视,就是带着刻板印象,本书的马来族群对立面就是新加坡多数群体华人,对华人的描写还是少不了金钱至上、爱读书会考试、喜欢在影楼拍全家福……

亚非言擅长用家庭和手足对话,叙述马来民族在新加坡面对的矛盾。其中一篇〈星星之丘〉,新加坡马来姐妹的父母喜欢到吉隆坡逛逛,因为走在吉隆坡街头,被大多数穆斯林包围,以及大部分保证清真的餐厅让他们很安心。但是年轻姐妹一边以新加坡人身分而有莫名优越感,另一边又迷恋马来西亚仍存在的王室制度和马来特权。

〈两兄弟〉一篇,希尔米与哈兹里两兄弟,希尔米定居马来西亚开豪车生活优渥,哈兹里则留在新加坡发展,是个普通的打工族。希尔米认为新加坡已经变成华人为主的国家,马来人已经没有容身之处,声称新加坡政府已经引入中国人成为公民,以维持华人人口的高比例。

种族这回事,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境看问题也有不同的角度。我常听到在新加坡打工的华人朋友说,新加坡的马来人和马国的马来人一点也不同,新加坡马来人勤劳、刻苦、干净、有品味。

我也常常听到在吉隆坡工作的马来朋友说,他们那些在新加坡打工的亲戚朋友饱受委屈,失去了信仰、失去了母语、也失去了马来尊严。

当然,狮城巫裔活得好不好,这轮不到其他人来论断,但亚非言用48则短篇故事,带我们去感知和理解少数者的生活与现实。

延伸阅读:张以柔专栏《以柔克刚》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未经许可不可转载;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8 / 5. 评分人数: 20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张以柔

成长于新村小地方,毕业于帝都大城市。电视新闻人,随性阅读人,热衷观察各色人物与生态。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