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你係得嘅!

记忆中的九皇爷神诞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可不要听错以为是“崇洋节”),因有两个“九”字,又名“重九”。可能会有人问,五月初五有两个“五”,为什么不叫“重五”,而叫“端午”;七月初七有两个“七”,为什么也不叫“重七”,而叫“七夕”呢?

在中国,重阳节是个重要节日,节庆习俗是上山登高。但在马来西亚,九月初九似乎没有人特地去登高庆祝重阳节,较多华人重视的,反而是参与“九皇大帝神诞”庆典,忙于去拜“九皇爷”!

九皇大帝到底是谁?有传是中国上古九名大帝: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帝诰、尧帝、舜帝、禹帝。而道教却说他们是掌管北斗七星(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的七个星君,加上左辅和右弼两星君,合组而成的九名神仙。此外,还有传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起义反秦被斩首杀害的九名结义英雄。另一传说则指九皇庆典是拜祭清代反清的洪门天地会首领万云龙。这种种传说莫衷一是,各有各的说法,善信也给搞糊涂了,总之照拜可也,但求能保全家平安就行了!

从农历九月初一至九这九天,都是拜“九皇爷”的日子。因季候风的关系,这几天通常都会下雨,信徒便说是上天要用雨水洗涤大地,以恭迎“九皇爷”的驾到。

九皇爷神庙附近一带人潮汹涌,十分“墟冚”。(图片来源:网络)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去安邦(那时叫“暗邦”)南天宫九皇爷神庙拜祭回来,就把一条条橙黄色的布带绑在我们几个小孩手腕上,说戴上了就会“乖乖”,且“冇病冇痛”。放眼附近邻居的小孩,几乎也是人手一条,这种“满城尽带黄金布”的情景,可比日后张艺谋周润发巩俐那部《满城尽带黄金甲》还早了几十年出现!

直至1968年我中学时期,才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的一次)和两名同学一起亲身去见识一下拜九皇爷的情景。那时我们是从吉隆坡半山芭火车站(如今已变成了LRT轻快铁的Pudu站)乘搭火车前往“暗邦”。抵达后,只见那九皇爷神庙附近一带人潮汹涌,十分“墟冚”,简直系“宾虚咁嘅场面”!路边摆满小贩档摊,售卖香烛、斋菜、红龟包等;路中央则挤满善男信女,都是来祈求九皇大帝保佑阖家平安的。

所谓“入屋叫人,入庙拜神”,我们三个学生哥既然一场来到,也凑热闹买些香枝,挤进庙里拜祭。依稀记得,神坛是用黄色布帘遮掩着的,我们点燃了香枝,不能亲身进内把香插进香炉里(不像李昂所描述的“北港香炉人人插”那样),而必须把香枝交给身穿黄色制服、头绑黄色头巾的神庙员工,由他们走进布幔后面代插。(有个传说指九皇爷是反清复明义士万云龙,被斩首而死,故神像是没有头的,不能被善信看到。)我们去九皇爷庙距今已有55年了,年代久远,当时情况也不知我有没有记错。如今还会是这样吗?

最能代表九皇爷神诞的食品,应该就是用面粉制成大乌龟形状的红龟包。(图片来源:网络)

最能代表九皇爷神诞的食品,应该就是用面粉制成大乌龟形状的红龟包,有头有尾有四只脚,龟头上嵌进两粒黑豆,充当眼睛。其外皮染成红色,硬硬的很难吃;红皮下面的包肉是白色的,口感如面包,味道一般。每只红色的龟背上都写着一个金色大字,如“福”、“寿”、“财”、“发”、“富”,都很好意头,让信众依需求选购。我想,万一写的是“病”、“痛”、“穷”、“衰”、“霉”这类不吉利的字眼,就等于自己倒自己的米,搵鬼嚟买咩?

七十年代我三姐带着才三四岁的女儿去拜九皇爷,回来后我问我这小外甥女去拜什么神,她只知道有用红龟包来拜,就童言无忌地想当然耳回答说:“去拜’乌龟神’啰!”

小甥女现在长大成人,已是个烘焙高手。今年中秋节时她配合兔年和玉兔,做了些可爱兔子造型的小巧月饼送给我吃。不过九皇爷神诞不是所有华人都会参与庆典的节日,相信她不会也做些乌龟造型的小巧红龟包来配合应节。不然把其玉兔月饼和小红龟包摆放在一起,就可上演一场“龟兔赛跑”了!

九皇爷神诞最高潮的节目,就是九月初九晚上的“过火坑” 仪式。(图片来源:网络)

九皇爷神诞最高潮的节目,就是九月初九晚上的“过火坑”仪式。乩童因有神灵护身,就赤着脚在烧得火红的火炭上踏步而行,毫无损伤,据说也不会被烧痛。(这使人联想起那道制法残忍的菜肴“铁板鹅掌”,据说是把活生生的鹅丢进烧得火热的铁板上将鹅掌硬硬烫熟!)还有乩童用尖利的小刀小剑小叉刺穿自己的脸颊,甚至舌头,自信有神灵护体,也不觉疼痛,就像练“神打功”一样!

总之,九皇爷神诞就是一个如此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跟印度同胞的大宝森节一样神奇热闹。如果让九皇爷乩童与同样用尖利器具刺体还愿的兴都教信徒共同举行一场“中印信徒神灵护身刺体神功交流大会”,互相切磋一下心得与技巧,也不失为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交流盛事”!

延伸阅读:李系德专栏《你係得嘅》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未经许可不可转载;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7 / 5. 评分人数: 15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李系德

原名李英华,著名杂文作家,资深编辑。1972年开始在各报章上发表作品,至今不辍。著有杂文集《有冇搞错》和《古灵精怪集》。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