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学而时习

从特朗普改革教育部说自由

特朗普第二次上台后,给美国、乃至于全世界带来了大地震。他的其中一项政策,是改革教育部。而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革掉整个联邦教育部。

一个国家可以没有教育部?这对马来西亚人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其实,根据美国宪法规定,各个州属有很大的自治权,可以组成自己的政府、制定自己的法律。而美国的联邦教育部,竟在该国204岁(1980年)才成立。

所以革掉教育部又算什么?何况特朗普又不是真的完全不管教育。看回他的竞选宣言,他承诺的是:把教育权归回各州(return education to the States)。说到未必做到,但我们看到他真的在做着。

何况特朗普又不是真的完全不管教育。看回他的竞选宣言,他承诺的是:把教育权归回各州(return education to the States)。(图片来源:Freepik)

美国很奇妙——从经济和军事实力衡量,她有全世界最强大的政府。但其之所以强大,不是因为她把权力集中于一身,而是因为她把权力分散到各个小个体、小单位。

美国人之所以选择“分散权力”(decentralized power),是文化传统使然——其立国者(founding fathers)在1776年建国时所立下的制度,要旨就是坚守个体自由(individual freedom)。

反过来说,主张“集中权力”的思想,都含义著一种对自由的蔑视及怀疑。吊诡的是,集权社会的掌权人,享有的自由比普通人多。纵然掌权人给出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号称自己责任比较大、贡献比较多;退一步客观看,这种社会,争权夺利就等于追求自由。世上没有“集体自由”这回事。

自由,人之所欲也。 “绝对的自由”指的是“绝对的权力”,尽管大部分人都想得到,这种自由只限于少数人;分散权力,则确保大部分人有一定限度的自由,人人互相制衡及竞争,达致“相对的自由”。

自由的本质是相对的——你多点自由,我就少点自由。重点不是谁的自由“应该”多一点,而是双方如何通过协商,决定一个彼此同意的自由限度。每个人在限度内行使权利,就是“分散权力”的自由哲学。

自由的本质是相对的——你多点自由,我就少点自由。重点不是谁的自由“应该”多一点,而是双方如何通过协商,决定一个彼此同意的自由限度。(图片来源:Pixabay)

让我们诚实反省吧:你是希望自己成为掌握绝对自由的少数人,还是希望别人跟自己一样,享有相对而平等的自由?你是真的相信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还是你都在找漏洞,一有机会就冒犯人、占人便宜?如果不那么做,就生怕自己好像是抢输了的笨蛋?

整个社会——从家庭、公司,到政府——比较接近哪一种理念在运作?

美国立国者所确立的传统,不是什么三权分立,而是分散权力。权力分散,所以每个人都能互相制衡。其成功的秘诀是确保个人自由——即在法律及文化的许可范围内,让人民各自为自己的事作决定。

自由的范围包括努力赚钱追求人生,亦包括自由躺平度过余生;但不包括去偷去抢,更不保证努力就能成功,或躺平就能幸福。万事皆有风险,自由是愿赌服输。

特朗普第二度上台所承诺的教育改革,正是从分散权力的哲学去推行。他不只要把权力下放至州,更要把权力归回父母(restore parental rights)——通过把教育津贴直接交到家长手上,让他们自由选择将孩子送进哪所学校,被选中的学校才能拿到教育经费。这是运用市场机制到政府决策上。

特朗普第二度上台所承诺的教育改革,正是从分散权力的哲学去推行。他不只要把权力下放至州,更要把权力归回父母(restore parental rights)。(图片来源:Pixabay)

在美国成立联邦教育部的1980同一年,经济学大师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写成了《自由选择》(Free to Choose),检讨了政府集中权力管制教育之后,反而导致教育素质下滑的恶果。他主张学券制(school voucher),由自由市场的原则分配教育经费的制度,原理如前所述。

特朗普在2024年竞选期间,推荐了一本书,叫The Parent Revolution。该书作者本来默默无名,却一时声名大噪,登上畅销书榜。原来,该书作者Corey DeAngelis是一名33岁的博士,毕业后加入民间智库工作,倡导教育的自由选择权(school choice)。年纪轻轻,却已被标榜为弗里德曼教育主张的继承人。

所以你说,特朗普是毁坏传统,还是回归传统?

一国总统不须自己写书,亦不须雇用庞大团队作闲人;若一国秉持自由传统,社会自有大批贤人义士可举荐和采用。

如果我们想知道教育好不好,不须问教育部长,亦不须调查学校,应该先看看社会上的人生活得怎么样、社会风气怎么样。

特朗普是毁坏传统,还是回归传统?(图片来源:Pixabay)

华人古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可以反过来理解——只要看看今人的模样,就知道以前立下的教育制度是成是败。

美国人选上了特朗普,不管你站在支持还是反对的立场,都证明了美国的教育制度是失败了——如果你支持特朗普,你大概知道“觉醒文化” (woke culture) 的毒害;如果你反对特朗普,且当这是教育失败的最强证据。

无论持何立场,都不改变教育失败的事实。是站稳立场难,还是认清事实难?

而马来西亚今天的社会风气怎样?我们生活得怎样?我们的教育是成是败?

尊重知识,使人及早反省;尊重传统,使人拨乱反正。美国的经验,值得好好研究和学习。

延伸阅读:张恒学专栏《学而时习》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3 / 5. 评分人数: 10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张恒学

hsteah@outlook.com

在槟城志于学,在香港读经济,目前在日本东京大学攻读永续发展科学博士(PhD in Sustainability Science)。星洲日报及当今大马《学说经济》专栏作者、《毅论环境》专栏合著者。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