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川越管理

你,是不是该“高调”一点?

在职场上,一些人很努力耕耘也表现不错,但个性比较内敛低调,才能总被埋没; 另一些人,不一定是最努力,表现也没什么出色,甚至常被说“很会抢风头”,却一再被领导们赏识。

身为华校生的我们,也常被碎念:总是那么含蓄、害羞,只会默默的埋头苦干,不懂得如何在领导面前表现,让他们看见你的能力、努力。结果 “功劳”都给别人拿去,自己只好继续做“苦劳” !

所以你,是不是该学习“高调”一点?首先,我认为必须打从心里认定:高调表现不一定是负面的,不意味着就是自我吹嘘或傲慢自大。实际上,在职场里,学习如何去展示、凸显自己、团队的实力与价值,并增加影响力,是非常关键重要的。若没做好这方面沟通的学习,确实会比较吃亏。

(图片来源:AIChE)

身为一名职员或率领团队的一名领导,究竟什么时候该表现得高调一点?我有几点思考:

  • 出色业绩或成就 — 在工作中取得出色业绩、重要成就或完成关键项目时,应懂得展示并分享成就。通过这个方式,可获得更多的认可和赞赏,并增加个人、团队的职业声望与信任度,更有利于长期发展;
  • 重要议题 、创新与建议— 在表达对重要议题的想法、立场,过程中展示自己与团队的专业知识、能力。特别是在提出一些有创新、突破性或改进建议时,可因此引起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有利于进一步推进、落实;
  • 挑战时刻和危机管理 — 在面临危机、挑战或困难时,愿意“站出来”引领团队、承担职责,可传达稳定性和给大家更多信心往前迈进。通过积极的沟通、透明度和果断的行动,展示领导能力和决策力;
  • 团队激励与建设 — 与团队历经努力的成果,无论是大大小小的里程碑,都值得被庆祝。通过激励、赞赏和公开表扬,向团队成员展示对他们工作的重视和认可,让大家更有动力继续努力;以及
  • 树立个人、团队品牌— 除了在工作上表现优越,也该学习在领域里树立起个人、团队品牌和“专家形象”。发表演讲、写作专栏文章、参与行业活动和展览等行为,可帮助并凸显个人、团队在行业内、外提高知名度和认可度。

如何做到“适度”的高调? 说真的,每一个人选择处理的方式大不同,主要需考虑你自身的职场环境、个别情况,以及个人价值观。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大原则可参考:

  • 选择适当时间、场合 选择适当的时间、场合来展示自己或宣传某事。避免在不相关或不合适的场合引起关注,给人留下不恰当或自负的印象;
  • 谨慎切入角度、用词— 考虑目的与目标受众,谨慎地选择沟通的切入角度,并使用客观、友善和尊重的用词,避免让在场的相关人士感到不适、不满;
  • 关注质量而非数量 在高调的行为中,质量比数量更为重要。关键是确保所作所为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实际价值,而不是引起“不必要”的注意或争议;
  • 确保说到做到 话不要说的太满,确保有一定的把握才说出口,且说到做到。这样才会更有底气、公信力,也更有资格高调;以及
  • 多给予集体肯定 — 避免过度吹嘘或夸大个人(尤其是自己)的成就,而是选择多给予身边曾经协助、正在一起努力的集体更多的认可与肯定。

针对以上A、B点,我给个例子。在自家庆功宴,可大声地说“我们很棒,实至名归的第一名!”、“只要加倍努力,没人能超越我们!”等,作为激励与鼓励团队;但在其他公开场合,例如宣传、销售项目则应该说“我们的产品、服务,品质保证!”、“我们对团队、产品严格要求,对于排名第一感到很满意!”等,更为恰当、合适。关键是话要说到位,才是沟通的重要表现!

切记:越是“高调”的表现,就越是需要提醒自己保持踏实、谦卑和尊重。就算自身、团队是多么的优秀、曾达到多少的成就,也必须继续保持谦逊、学习的态度,尊重并虚心的接受别人批评、指导,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不要反被自己高调的表现,周围“盲目”的歌颂、赞美,冲昏了头脑,也忘记了最原始的初衷。心态、想法上,都必须要做好调整、管理。

最近看到一个专访,现任交通部长陆兆福说:“做事要高调,做人要低调”。我觉得他总结得非常恰当、贴切,也完全体现了他现阶段的处人、处事方式。你呢,是否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方式?如何做到与职场环境、个人价值相符,不让他人感到唐突、不违和的情况下,达到“高调”的目的、目标 这绝对是职场生存之道!与大家共勉之。

延伸阅读:黄智川专栏《川越管理》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13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黄智川

专业会计师与MBA商业硕士。曾任职于四大会计事务所、区域投行、世界五百强企业,并在本地上市公司与民营企业担任首席财务长(CFO)。热衷于企业策略、战略金融、筹资与资本市场、组织行为等课题;喜欢阅读、聆听、分析、分享。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