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如何把生命发挥到极致?很简单:“专注”两个字而已。
而偏偏这个时代,专注是很难的一件事。我们的心神成日挂在社交媒体上,过度关心别人的琐事,被莫名奇妙的情绪所牵动。现代人很难谈专注,大部份人如你我,注定要虚掷光阴,一辈子碌碌无为。
可悲。我们从小背教条式的:光阴可贵、青春可贵、生命可贵,只能是随口式的参考,知道而做不到。反正大部份人也是如此,随波逐流是最不费力的生活方式。
一成不变的日子虽然枯燥乏味,但我们绝对可以有办法隐忍,一直到呼吸终止的那一天。
这样的人生偶而会响起警钟,那就是看到旁人达到自己无法企及的境地。出于嫉妒,我们把别人的过失、缺点放大来看,只为了平衡自己的内心。我们甚至是如此地鸡蛋里边挑骨头,后来却发现大部份人的喜恶,并没有建立在道德基础、是非对错上,很多时候只是单纯地看不过眼。
我们看网络上一堆酸话、一堆酸民,把别人想像成十足十的坏心眼,个人却没有信仰、没有逻辑、没有常识、没有道德、没有原则,什么话都敢讲。
常常,我们讨论“负面的个案”,都认为是在看别人的事,而实际上,资讯时代的生态,已经把我们的人生卷进这样的境地。
这样的人生,值不值得?
日本电影《秘密花园》说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一名痴爱钞票的少女,误捡了一个装满赃款的皮箱,却又将它落在森林中的一个深潭里。
为了设法取回这只皮箱,少女苦读考进大学地质学系,同时又学习攀岩、潜水等等技能,只为了能够捞起那只皮箱。
结果,因为一心一意“爱钱”,够专注的原故,她成了地质学的学霸,也成为攀岩、潜水好手。靠着这些技能,她终于成功捞起那只皮箱,可却没有花掉里头的一块钱,因为她生命的动力,是源自于对金钱的“追求”,而非对金钱的“享用”。
影片的最后,当她知道百慕达海域有许多沉船的宝藏,决定踏上千里征途,去探险寻宝,临前把装着500万美金的皮箱扔回到深潭之中。
当然,电影的情节难免有些夸张、理想化了,现实生活之中,还真的很难找到这种一心只认死理、一条路走到底的人。
但我们无可否认,世界上有许多大成就者,他们对于自己的人生、事业,所付出的心血、专注和努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的。如果有这样的一份专注和毅力,自然不会虚耗光阴,成日理会不必要的枝枝叶叶,乃至沉浸在网络里当酸民。
我们的人生态度,决定了我们有什么样的人生际遇,不是吗?
近日,星云大师圆寂辞世,华人社会送别一代高僧,引起不小的轰动。大师是个分秒必争的人,为此他非常推崇松下幸之助的主张“人生三百岁”,把人生的点点滴滴发挥到极致,一分一毫都不浪费。
不只是分秒必争,人生还得有明确的目标、方向,专注地前进,为此他说:“我这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做好一名和尚。”为此,他所做的一切,莫不是为了佛教的兴盛。
20年前我加入佛光青年,在许多活动和场合都有机会接触到他。大师很喜欢年轻人,常常把会客的时间留给我们,一讲便是一个小时以上。对于年轻人,他有很大的寄望期许,要我们多读书、多到海外增加阅历,要发心奉献佛教。
谈到佛教未来的发展,常常他是越讲越高兴、越讲越兴奋,脸上的笑容绽开,如春日朝阳,双臂不自觉地挥动起来,准备邀我们大干一场。常常我想:他比我们任何一人都还年轻。
印象很深刻,他80岁的那一年,媒体围着他问:他最想要什么礼物?我第一次听到他说:休息。难得大师当众吐苦水,他说:自己的身旁永远簇拥着人,无论是前来请示的弟子,或是拜会的宾客,无止尽地讲话,常常连一碗饭都没能吃好。
当然,想要“休息”只是他说说而已。80岁是他智慧与创意爆发的年纪,佛光山许多重大的计划、建设都在此时一一展开。常常我们听说:大师在写一本书,在建一个新的学校,在盖一个新的寺院,在策划一个大型活动,觉得那都得等上好几年、遥不可待的事。
可一回首,他的书籍一本本出版了,重大的建设落成启用了,活动已经推广到世界各地了,很多事项就像变魔术一样从无到有,而我们这些年轻人怎么样都赶不上他的速度。
撇开宗教师的身份不说,他绝对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智者,用他一生的行谊告诉所有人:光阴美好、青春美好、生命美好,所以请善用之,专心做好一件值得去做的事。
这是他留给我们的舍利子,熠熠发光,启迪人心,引导我们去建设更美好的人生、更美好的世界。
延伸阅读:沈明信专栏《平凡人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