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弹无虚发

国旗风波:谁洗了你的脑袋?

星洲日报》在封面错置国旗,触犯了法律之后,没多少人去检讨这条过时的法律如何继续钳制民众讨论的自由,倒是很多人趁机表态爱国,要求严惩,甚至还到英文和马来文媒体网站留言表态,怕死非中文人士不知道自己有多爱国,我看了只觉得好笑。

我不是要捍卫《星洲日报》,而是人家已经道歉,两位高层也遭停职查办,请问还要怎样?

《星洲日报》于4月15日刊登道歉启事。(图片来源:星洲日报)

这次习近平访马,华文报和华团近乎献媚的姿态确实令好些素来厌恶中共/中国的华人反感,结果《星洲日报》犯了低级错误,让这些人捡到枪大肆发泄,可以理解。

但是安华领导的政府要各个电视台播放马来文版的《平“语”近人》(什么东东来的?),不是更离谱吗?如果说华文报被中共收编,安华自愿成为习近平在东南亚的马仔,疼惜希盟的人怎么不说两句 ?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马来语版)在国家广播电视台及其他主流媒体播出。(图片来源:星洲日报)

说穿了,那些举着爱国旗帜喊打喊杀的华人,不过是二等公民心态,所以从不放过任何可以表现对国家忠心的机会,尤其面对马来社会更是如此;过气政客马智礼也大肆表演一番,他毕竟是半个客家人,作为马来人的底气不足嘛!

因此,大批华人忙着批判国旗错置,甚至用英文或马来文同《星洲日报》切割,与其说是展现爱国,不如说他们心底深处害怕被国家政权和马来社会指责为不爱国。

华社亲中现象的另一边,站着所谓“逢中必反”的一群人,对中国或中共什么都看不顺眼,动不动就以批评嘲笑中国,中共或中国人来表示自己热爱马来西亚,强调自己多认同这片土地,正凸显了他们害怕被视为不爱国的脆弱心理,也就更不能容忍在习近平来访一事上犯了“羞辱”国旗的错误。

国旗事件让闷得发慌的马来极右分子有机可乘,一点不意外。但那些因此而要求严惩《星洲日报》的人,已经深陷极右国家势力设下的意识形态陷阱而不自知。

土著权威组织(Perkasa)和其属下WIRA PERKASA到星洲日报前抗议。(图片来源:星洲日报)

这股势力可以是看得见的群体或个人,包括马哈迪,莱士雅丁(Rais Yatim),土权(Perkasa)和那几个非马来人穆斯林教士,也可以是看不见的官僚体系里面的“深层国家”(deep state)。他们的路线和角色各异,但整体目标一致,就是要让非马来人和非穆斯林安分守己 (know your place!),接受自己不会也不能被国家同等对待的事实。

其中一个方式,就是不断炒作种族和宗教争议,包括和中国以及整个中文世界有关的议题(偶尔也拖累新加坡),以此质疑非马来人/非穆斯林对国家的忠诚,更是测试行动党的反应,所以火箭领导们又静静了。

这一切都为了巩固马来主权的议程,也不断强化“马来人人数上多数,心态上少数”的思维;在马来社会普遍认为“行动党坐大”的政治环境中,极右势力更需要这样的争议。

只要马来西亚一天没有达到“全民同化”和“经济平等”,继续保留母语教育体系,华裔继续被视为“经济上强势”,无论哪一个政党执政,都要延续这个马来主权的议程,安华家族领导的公正党也不例外。

安华认为应给予《星洲日报》解释与道歉的机会,帮呼吁各界切勿反应过度。(图片来源:星洲日报)

这次国旗事件给了极右势力一个发挥的机会,很多华人也自己跳进坑里面高喊 “I know my place”。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赢得国家认同,却不知道极右势力只会食髓知味,陆续有来。

要不要认同一个国家,一面国旗,在我看来是很个人的事情。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亦欲无加诸人”。《星洲日报》失误,面对法律惩处,国家再次发挥要民间噤声的威权;高举爱国“大义”,落井下石,更是没有必要。

高举爱国“大义”,落井下石,更是没有必要。(图片来源:iStock)

说白了,这些人喜欢嘲讽中国人高举五星旗是被中共洗了脑,那么号称“民主自由”的马来西亚人为了一个国旗事件搞到要人头落地,他们的脑袋是又让谁给洗了呢?

延伸阅读:唐南发专栏《弹无虚发》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5 / 5. 评分人数: 40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唐南发

标准猫奴,自由撰稿人。研究兴趣范围包括难民与移工议题,以及东南亚区域政治,视人道主义为国籍(humanity is my nationality)。热爱阅读,下厨,骑车和了解世界各国茶酒文化。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