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有个已故专栏作家叫Hugo Young,我自行给他起名杨雨果。以前为了打好英文基础,我每周必读他在《卫报》的专栏。他笔锋锐利,观察入微,而且从不刻意培养与政治人物的关系。
他和撒切尔夫人没有任何交情,却为对方写了被公认最好的传记《One of Us》,纯粹因为他长年从旁观察,不受任何私人关系影响; 关于政治人物,他很自豪地写道:
“我想不到有超过三个被我视为朋友的政治人物。如此的洁癖对于一个专栏作者而言并非优势。它让人接触不到某些内部情报。但我认为水也因此比较清。随之而来的是另一种的“外在形态”——同样也是个人品味,就是一辈子无法形成任何的政治认同。”
“I can think of no more than three politicians I’ve regarded as friends. Such fastidiousness is not an advantage for a columnist. It cuts off some of the inside dope. But I think it keeps the water purer. It goes along with another piece of ‘outsiderdom’ – again a personal taste – which is a lifelong inability to form any political allegiance. ”
Hugo Young对从事新闻工作或政治评论的后辈有两个劝告:“不要信赖君王”以及“打那美好的仗”,而这两句话都出自圣经。
杨雨果于2003年离世,至今已将近20年。这些年来,媒体形态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他还在世,会否仍然坚持自己与政治人物保持距离的态度?我们无法得知,也难以假设。
过去10年,各类网络平台兴起,进而产生的是民粹式的政治领袖或网络红人,带动各种舆论和风潮,即使是号称独立和自由的西方媒体人,也发现不得不和这些人竞争,毕竟前者的一则推特所引起的效应,恐怕比资深记者花了长时间整理出来的分析报导大得多。
这当然和互联网的发达和普及,导致媒体受众割裂成多个群体有直接关系,所谓的主流报章甚至独立媒体已无法扮演引导舆论的主要角色。因此,有的媒体人为了能够证明自己的新闻来源具有权威并可靠,以显示名嘴或网红们的不专业,选择与政治人物建立友好亲近的关系以确保可以得到第一手消息,无可厚非。
但政治人物比任何行业都具有多面性。因此,一个记者认为某个政治人物其实并不如政敌或评论人所描绘的那样虚伪,他/她的观感或许就受到本身和该政治人物的个人关系左右,毕竟对方在面对选民、政敌、记者和官员之时,通常都会有不同语气和姿态。
从事新闻或评论工作的人,如果真心希望自己可以做到公允的监督与检视,批判之余依旧保持广东人说的“心水清”,就必须明白政治人物出于政治现实,所处环境甚至个人野心,其对事务或公共政策的考虑,视角和利益与我们常常并不一致。一旦与对方有了个人关系,或经常出席对方的私人宴会,下笔或评论之时是否还能客观公正,颇为可疑。我不讳言自己过往就犯了这样的错误。
而且人的本性就是随着自己的官职或地位提升而改变。有的人未当官以前可以和任何人称兄道弟;上位之后社交圈子不但随之改变,就算偶尔和民间交流也是出于选票考量;这些人是否真心诚意聆听意见,抑或为了刻意显示自己谦卑亲民,其实不过圆滑的交际手腕,很值得认真观察思考。
因此,尽管媒体生态已和20年前迥然不同,我依旧认为任何从事媒体,评论和政治学术工作的人,都不应该抱持与政治人物“建立交情”的想法,更别单纯将对方视为“我们的朋友”。真的有心听取意见的政治人物,无需个人关系,他们都有办法找到你。
尤其在这个资讯管道发达的年代,认真写文章的人,如果写得好,对方总有办法看到。与其他和你杯酒言欢却将之视为交际应酬,还不如他读了阁下的文章以后,认真思考,默默采用。这正是我20几年来,始终认同杨雨果的立场的原因。
延伸阅读:唐南发专栏《弹无虚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