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影音情怀

蛇年贺岁片特别多

今年的农历新年来得较往年早,阳历一月底就来临。

当今看电影的习惯与往日不同,特别是经历了几年疫情,大家被逼减少外出,串流频台顺势崛起,习惯了留在家中,在串流频台看电影反而渐渐成为影迷们看戏首选,只是碰上农历新年期间,大家却仍然会殷切的想知道,新一年的贺岁片到底是那种货色,反映出大家(特别是资深影迷)对这类电影皆有一份情意结,如果从深一层面分析,亦凸显了大家对二三十年前香港电影全盛时期的缅怀。

记得当年各家电影公司逢新年的到来都会把握商机,使出浑身解数,动用所有资源,势必要在这个档期取得佳绩,那个时代,贺岁片是电影业的势力标签,也是红星们显示个人号召力的法宝,所以几乎年年都竞争激烈,但却很少出现两败俱伤局面,在观众都开心踊跃往戏院里闯之际,市面的气氛却是互相辉映的和谐,原因是就算是应节之作,电影公司都不敢怠慢,不会投机取巧,大家对本身产品都注重质素,落足斤两,没有只顾抢市而滥拍的恶习,这点从成龙谐趣功夫片种类的一手遮天,到许氏兄弟喜剧的兴起,新艺城公司成为香港电影新势力的仿西方摩登动作巨作的《最佳拍档》系列,到双周出击,润发及星驰的贺岁佳作,观众都会看到眉飞色舞,不想错过任何一部的盛况至今还叫人津津乐道。

记得当年各家电影公司逢新年的到来都会把握商机,使出浑身解数,动用所有资源,势必要在这个档期取得佳绩。(图片来源:pixabay)

不过时代毕竟有了很大的改变﹐谁也不能否认传统农历新年的气氛已越来越淡化的事实﹐除了小孩拿红包,大人打麻将照旧,家中剥瓜子花生,吃甜柑肉干还能保持外,在目前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人手一把手提电话主宰了我们的生活习惯,连电视节目也少人问津时,往日在农历新年期间就会紧守在电视机旁看特备节目的狂热早已冷却,如此大环境之下,新世代影迷对贺岁片要求和以前不同已属必然, 贺岁片的定义也迥然不同, 没有几个人会有祈求这个档期上映的片子必须要有大堆头大卡士挂帅,而又有新年欢欣气氛好意头,而变成只是泛指一切在农历新年档期上映的电影,任何种类不拘,只求是能看到赏心悦目。

新世代影迷对贺岁片要求和以前不同已属必然, 贺岁片的定义也迥然不同。(图片来源:pixabay)

再说,港片的辉煌到今天已是镜花水月,在90年代末期衰败至今,贺岁片的拍摄架构也正面化解。“变质”已属必然,早期还可以到中国发展时旧瓶装新酒再捞一笔,但到中国电影“收成正道”而栽培出很多年轻俊秀后,香港电影公司已视农历新年档期为一年中最有把握赚钱的机会,开拍贺岁片已纯粹是商业考量,趁机刮龙心态很重,什么片中需要的新年气氛多已抛诸脑后,这种恶性发展也慢慢也失去人心,所以去年的《毒舌大状》一部完全与新年无关的影片能横扫而创下票房新高就是明显的例子,传统上的贺岁电影都要好意头,片名都要吉祥如意只能喜不能悲的现象已明显荡然无存了。

其实贺岁电影在某种程度上与欧洲国家一年一度的嘉年华会情况相似,几天的假期和狂欢颠覆了社会次序,大家以笑声逃逸一切严谨的常规,而这种笑闹是无伤大雅而又能增加这节日的欢乐气氛的,而这种笑闹是无伤大雅而又能增加这个佳节之欢乐气氛的﹐坦白的说,在电脑和电子游戏才是年轻人最爱的今天,贺岁片其实可有可无,那只不过是这佳日有多天假期,而有较多空闲时间往外跑,顺便看场电影时的一个选择,打发时间的心态多过长辈们在新春佳节时看贺岁片的兴高采烈。

在电脑和电子游戏才是年轻人最爱的今天,贺岁片其实可有可无,那只不过是这佳日有多天假期,而有较多空闲时间往外跑,顺便看场电影时的一个选择,打发时间的心态多过长辈们在新春佳节时看贺岁片的兴高采烈。(图片来源:pixabay)

不过今年蛇年的在本地上映的贺岁片与过去最大的不同,是道地的制作比港产来的多!

香港电影市场不景气,就算去年有《九龙城寨之围城》及《破地狱》两部创下过亿票房纪录,但仍无法挽现实狂澜予即倒,导致一段时间传出将没有人肯投资拍贺岁片的惊人消息,直到年尾才证实有三部拍摄,分别是麦启光执导被视为《九龙城寨之围城》搞笑版的《临时决斗》、罗耀辉执导的《祥赌必赢》及王晶与叶念琛合导的《麻雀女王追男仔》,这其实已给人一种惨谈经营之感,然而在我国却一早证实了有多部邀得香港演员主演之作,分别是有袁咏仪主演的《OMG阿妈有喜》、曾志伟主演的《半金百两》、姜皓文担任制片兼主演的《哈哈哈新年喜戏》,加上《关你茶室》、《新年奇迹号》、《守护者》、《我是kelefe》及《做个有钱人》等八部,真的是琳琅满目,叫人侧目,也因为如此,今年贺岁片的竞争却是异常热炽的,过去本土贺岁片在声势上比起海外的都只能靠边站,今年在海外贺岁片制作团队及主演红星们纷纷到来宣传造势之际,本地制作也因为有海外红星主演的光环而吸引大众眼球、在星光熠熠之下也一样成为了媒体报导重点,“身价”有了提升。

今年即将上映的蛇年贺岁片。(图片来源:网络)

这现象其实折射出香港及本地电影业的困境,其一是香港方面虽偶有佳作而有惊人票房,但毕竟是小数量,无法提抗整个行业及市场的浓缩及衰弱,而在产量上无法没大幅度减少,所以很多电影人开始往外找机会,而我国是其中之一。

其二是在我国,道地的中文电影平时似乎无法立足,农历新年是较有把握的档期,贺岁片成为投资人首选,所以大家全力出击,更下重金邀请大家熟悉的港星演出,更加强了号召力而希望能杀出一条血路。

站在观众的立场上,其实贺岁片多少不是问题,是否拍得好看,而又具有真正吸引力才是大家买票参观的关键﹐电影是门赌博性质高的生意,也是创作人的心血,但过年过节上映的电影,表面看声势大会占优势,但说到最后还是要看电影本身的质素和讨好性,这是天下所有观众的共同心声,这也是很多人看好虽然没有什么宣传,但因年前上集上映时已获得佳评如涌,留给大家深刻印象的中国导演乌尔善执导而会在年初一再本地院线上映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原因。

在此希望及恭祝所有贺岁片的创作团队在今年都能收获美满。

▌延伸阅读杨剑专栏《影音情怀》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1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杨剑

杨剑是资深影评与乐评人,曾任跨国唱片公司“宝丽金唱片”新马区总裁。他见证了过去50年来电影与音乐演变,是流行娱乐的活字典。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